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榆树种植前景(【宁品读】榆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10|点击次数:

“山有枢,隰有榆”。这古朴悠扬的歌声,来自遥远的诗经时代。


和桑、枣、椿、槐、楝一样,榆树,也是江淮大地上最古老、最常见的乡土树种。无论走过家乡的哪座古老的村庄,一抬眼,总能看到村前屋后几棵老榆树那粗壮遒劲的身影。


故乡的老榆树,虽然不像玉兰、青桐、洋槐、丹桂那样开出艳丽芳香的花朵,也不如枣树、梨树、杏树、柿树那样挂满鲜甜诱人的果实,但它在我的心中,也有着极重的分量和特殊的情感。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这优美的诗句,出自白居易的《春风》诗。诗人以拟人手法,描绘春天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将田野村头寻常可见的荠花、榆荚赋予有情感的生命,欣然接受春风的爱抚。


榆树的生长习性,也是特别有意思的。万物萌动的春天,在老榆树还未发芽长叶之前,细密的枝条上,便挂满一串串浅黄嫩绿的榆荚。圆圆的榆荚,是榆树的翅果,形如一枚枚古代的铜钱,也因此有了榆钱的称谓。“榆”和“余”谐音,榆钱寓意好,意为有“余钱”。当榆钱儿从枝头簌簌飘落,枝梢间才跟着冒出一簇簇碧嫩的榆叶来。


【宁品读】榆树


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心里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发痒。我经常光着脚丫,一口气爬上高高的榆树,骑在树丫上捋榆钱。满满一篮榆钱拎回家,淘洗过后,拌上少量面粉、玉米粉,上锅蒸熟,当饭当菜。与其他野菜相比,榆钱有清香甜润的味儿,既好吃,又节省粮食。


古人把榆树看作救荒之物。缺粮少食的年代,常以榆钱、榆叶补充口粮,度过荒春。遇到大饥荒之年,不仅榆钱、榆叶被饥民捋个精光,甚至将粗糙的榆树皮剥下来,磨成粉当食物,充饥活命。《神农本草经》中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并与“槐实”“枸杞”等,同列为“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翻阅古代中医典籍,我才认识到,榆树皮不仅可果腹,还是一味中药,有安神健脾、利水通淋、化痰止咳的功效。虽然,我从没尝过榆树皮究竟何种滋味,也未曾见过它怎样的吃法,但从别人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出,它虽算不上什么香味美馔,但一定不至于难以下咽。


【宁品读】榆树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如今,再无须榆钱、榆叶来代替粮食,哄饱肚皮,但我依然对榆树有一种恋恋之情。尤其春天来临的季节,心中更有了几分眷怀,渴望看见满树新绿,捋几把榆钱儿、榆叶儿,做成美食,既为解馋,也是怀旧。


记忆最深的,是耸立在故乡村口的那株老榆树。老榆躯干高大,树冠丰满,枝叶婆娑,绿荫沉沉,远远看去,如同一把撑开的巨伞,成为这个村庄的标识。浓密的树冠里,藏着无数鸟儿的家、虫子的家。这里,春天鸟鸣不绝于耳,夏日蝉噪声声不息。阳光炽烈、高温难耐的炎天酷暑,老榆树却毫不吝啬地给人带来一片清凉。从地里劳作归来的大人,喜欢闲闲散散地坐在树根下歇息乘凉。精力旺盛的孩子,则躲进阴凉里玩耍嬉戏。老榆树那深深的年轮里,贮满了孩子们童年欢乐的笑声。


【宁品读】榆树


古人常以“枌榆桑梓”指代故乡,可见人们对榆树的喜爱程度。在乡间,喜爱栽植榆树,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看重它的正大气象,看重它的优良材质。榆树,属落叶乔木,树干高大挺直,树质细密坚韧,树纹细密清晰,是建筑和制作各种家具、农具、交通工具的上等材料。在古代,鉴于榆树材质重硬、韧性极强,非常耐磨抗压,常常用它制作马车和牛车的车轮和车轴。唐代初年唐高祖李渊下令修编的《艺文类聚》中,就有“桑车榆毂,闻声之”的记载。放在以前,一件做工精致、结实耐用又不易变形的老榆木八仙桌,往往要传上好几代。据收藏界人士介绍,如今,榆木古典家具,以其古朴厚重、美观典雅的特点,深受古典家具收藏者的青睐。


老榆树的根,尤其坚硬难伐,也因此,人们常常以“榆木疙瘩”揶揄那些头脑笨拙、思想不开窍、不知变通的人。然而,在手艺人眼里,这“榆木疙瘩”并非贬义,恰是做根雕、做砧板的上等好材。


假日,逛花卉市场。经过一家店面,见一排石凳上摆放着几盆造型别致小叶榆盆景,虬曲的枝干苍劲古朴,翠绿叶片清新可爱。一番细细欣赏,不禁怦然心动。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刘宏江

编辑:张 理

责编:廖且为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