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宏绿一号工业辣椒种植(“新农人”“老农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10|点击次数: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成为一支兴农生力军。

在寻甸的田间地头,就活跃着这样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他们中间,有能创新、敢创业的返乡“新农人”;有经验丰富、善于学习的“老农人”。凭着一腔热情、一片真心、一份执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动下,他们学习技能、逐梦沃野,怀揣着干事创业的梦想,把科技基因注入传统农业,用知识、文化和信心深耕脚下,扭转农村人才要素单向流出的状况,在家乡的沃土上获得很好的回报。

“新农人”

左杰夫妇的回乡创业路

今年是90后夫妻左杰、范祥灵回乡创业的第八年。

“新农人”“老农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左杰悉心培育工业辣椒苗。

褪去20多岁的稚嫩与青涩,曾经的艰难、辛酸如今都变成可以说笑的趣事。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他们在广阔的乡村沃野上,绽放梦想之花,带动家乡群众奔向致富之路。

寻甸县甸沙乡红果树村,位于寻甸县城西北,距县城35公里,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村。从记事起,左杰一家生计全靠几亩地种植玉米、土豆维持,过着紧巴巴盼也盼不到头的日子。初中毕业,左杰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务工,忙不迭地拥抱外面的世界。在外学了几年技术后,看着童年的伙伴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导致田地无人耕种时,他时常感到可惜。

2015年,正值全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20多岁的左杰和新婚妻子范祥灵,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一来可以照顾父母,二来他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可以将人生梦想寄托于大地。

这一“回”,村里炸了锅。“好不容易去了大城市,咋又回了穷窝窝?”村里人表示不理解。

“父辈穷怕了,但我不怕。”左杰想得清楚,“我出去,不是为了逃离贫困的乡村,而是为了回来帮乡亲们摆脱贫困。”

2015年,左杰夫妇回到家乡后,发现精准扶贫让家乡变了样。“天地广阔,能做的事可太多了!”该从哪里做起呢?两口子东拼西凑加上贷款,凑出30万元的启动资金,打定主意说干就干:“流转20亩土地试种工业辣椒,先踏实试种,多动多学增长经验。”左杰说。

前几年,别说在村里,就是在全县,工业辣椒也是个稀奇东西。“刚开始试种,生怕村民把工业辣椒当成普通辣椒摘回家炒菜,我们做了不少提示牌。”左杰笑着说:“也有村民抱着手,看我们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工业辣椒相比一般农作物,种植成本和技术要求更高,但高投入有高回报。2016年9月,左杰夫妇试种成功,工业辣椒丰收了,20亩收获了40吨,扣除成本后每亩纯收入4000元。

这一下子,左杰夫妇火了,村委会找到他们,在村里推广种植工业辣椒。

“新农人”“老农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左杰悉心培育工业辣椒苗。

老百姓最实际,干得好、能挣钱,自然有人愿意干。2017年,左杰夫妇成立寻甸宏绿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是寻甸第一家种植工业辣椒的专业合作社,带动红果树、海尾、兴隆3个村委会近200名村民一起种植。同年,合作社也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建起烘烤厂房,为村民提供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村民们跟着干也乐此不疲:每年12月到次年4月是育苗关键期,他们干脆就住在育苗棚旁;5月移栽之后挨家挨户做技术指导,大家伙儿皮肤晒得黝黑;9月采收、算账、烘烤,加班加点一直要忙到年底。

勤劳和坚持是万物蓬勃的最好养料,寸寸光阴都在田野上应验。

2018年寻甸县脱贫,甸沙乡工业辣椒种植面积从200多亩扩大到2000多亩。

乡村振兴成为左杰夫妇新征程的起点。产业振兴不能靠“单打独斗”,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农村的创业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

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下订单,随着订单式种植销售模式逐渐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干劲十足。企业对市场需求把握更准,抗风险能力更强。对于农户而言,订单农业因需定产,销路价格有保障,可以把心思都用在地里,以好产品带来好收益、创造好前景,免去农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让收入更有保障。

左杰全家脱贫、红果树村走上致富路。这片曾让年轻人想“逃离”的土地,迎来了一批批返乡的年轻人。与其说他们改变乡村,不如说和乡村一起成长。年轻人作为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正逐渐成为改变乡村的一个个支点。他们的出现和壮大,不仅赋予“农民”这个职业新的内涵,也重新定义农业不再是“老大粗”的活计,而是成为不断革新、希望升腾的广阔舞台。

今年4月底,左杰夫妇的育苗基地里车来车往,辣椒苗移栽就要开始了,一年的希望即将种下。

以农田为纸、以科技作笔。近年来,一大批拥有文化知识和经营能力的大学毕业生、科技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回到乡村。他们把事业扎根农村,从事的多是新业态,种养有新手段、营销有新思路,这些“新农人”正在为昆明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农人”

杨光才的反转人生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老农人”杨光才用10年时间改变自身命运。

“新农人”“老农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杨光才察看西兰花长势。

对于杨光才和村里500多户西兰花种植户来说,每年的“春天”从5月份开始。5月,第一茬西兰花种下,有了足够的雨水和充足的日照,松林村的西兰花销路好卖价高。这是老杨种植西兰花的第11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再到寻甸县柯渡镇松林村委会监委会主任,他的“反转人生”打上了太多时代烙印。

从柯渡镇出发,沿着山路一路前行40分钟才能到达松林村。交通闭塞又缺技术,农作物种了一季又一季,村民一年的辛勤劳作却只能解决温饱,在这个省级贫困村,致富是件奢侈事。

和大家一样,杨光才无力改变家里的状况,但尽可能地鼓励孩子们走出去。多年后,他的这些决定也成为他“反转人生”的关键一步。

2010年,杨光才遭遇车祸,十几万元的医疗费差点压垮这个家。为了尽快还上亲戚朋友的钱,2012年,外出打工掌握了种植技术的女儿建议全家试种西兰花。“刚开始我也怕,从来没见过,也从来没吃过。”每天和女儿在田间地头忙碌,早出晚归也没能完全打消杨光才的顾虑。可没过几个月,一垄垄西兰花在山间铺开,而且一公斤能卖十几元,和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杨光才尝到了精准选种、科学管理的甜头。

“新农人”“老农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杨光才察看西兰花长势。

几年后,小户成了大户。可是,大户不好当。

原以为“种庄稼不用学”的杨光才很快发现,种植面积大了,问题也多了:病虫害怎么防?肥料用多少?农药怎么打?打多少?

于是,杨光才耐心琢磨起了种植技术,算好每一笔增收账。“一年种两茬,还可以套种早春洋芋,销路也要先找好……”种了几年的西兰花,杨光才不仅有“老农人”稳扎稳打的心态,还多了几分“新农人”的冲劲儿。

曾经“因病致贫,缺技术致贫”的杨光才在2016年脱贫。

稳定脱贫,产业是关键。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村民开始好奇起来,产业扶持资金、技术培训、小额信贷也给村民脱贫致富的热情添了“一把火”。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杨光才帮村民垫付种苗钱,给村民做示范,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价格好的那些年,我家一年就赚了建新房的钱。”老杨经常用自己的故事动员大家一起种植,改变生活。

200户、500户……几年下来,松林村委会周边已有23个自然村种上了西兰花,寻甸全县西兰花种植面积从100亩扩大到上万亩,销售网络也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农忙时节,小型农用车穿梭在田间道路,热闹不已。

2017年,杨光才被评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说起这些,不善言辞的杨光才话更少了,他觉得一个人、一家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乡村振兴需要越来越多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能人”来共同推动。

2022年年底,昆明市发布第二十四届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结果,像杨光才一样扎根乡村、完成转型的63名“新农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他们或是会经营的“村创客”、或是懂技术的“田秀才”、或是善研究的“土专家”……他们对所生活的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将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今年,松林村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高效节水项目能把灌溉用水引到田边,“解决了灌溉问题,村里的西兰花说不定还能多种一茬呢!”今年55岁的杨光才依旧干劲满满,他说,“土地不会辜负任何人的努力。”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光平 达娃梅朵 杨阳/文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杜文蕾/图

责编:李晓梅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