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每日农经香椿树种植(桑干河畔那美丽的乡村——溪源)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13|点击次数:
桑干河畔那美丽的乡村——溪源

美丽的溪源在我头脑里已经旋绕好久了,这个美丽的村庄地处北京西北部的河北省涿鹿县。

开着自驾车沿着京藏高速过了拥堵的八达岭地段,向河北驶向的第一站就是涿鹿——这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曾爆发“涿鹿大战”的风水宝地。

当你翻开涿鹿县那厚重的历史时,就会发现离县城西南大约14公里左右的桑干河流域处,就是溪源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山村。

这是在我心中一个美的再不能美的村庄。

两个多月前,我作为志愿者,随着中国盲人协会盲人文学联谊会举办的作家创作高级研修班来到了溪源村,头一次领略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和山村里人们的勤劳。

我这个有着近30年驾龄的“业余”司机,拉着中国盲人协会原主席、盲人文学联谊会副会长滕伟民先生和广东的盲人作家谢经营夫妇,经过桑干河河谷平川,一路跟着车队快速奔向笔架山脚下,穿过山峡中架有大秦铁路线的天桥洞,到达了这片美丽的热土。

眼前是一片初秋的景色:村头一棵棵枣树挂着绿里透红的大枣,把细树枝压得弯下了腰;一片片婀娜多姿的垂柳,片片柳叶绿里透黄,在柳枝上轻轻摇曳着;田地里的玉米“炫富”般露出腰间的两个大包包,里面装满金色的果实;路边的牵牛花争奇斗艳,粉红的、紫色的、纯白的如同儿童的脸,笑得那样鲜艳、灿烂!

啊——这就是溪源村,一派丰收、醉人的景象。

环顾四周,重重山、叠叠水、曲曲路……令人目不暇接。

村东依历山,仰望笔架的浓绿,俯听龙门滴翠。山上古柏碧翠,山花烂漫; 山下溪水潺潺,清水倘佯。

桑干河畔那美丽的乡村——溪源

大家三三两两集聚村头,听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霍汉清先生对溪源村的介绍,这位刚到花甲之年,土生土长的溪源村人语气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霍汉清另系张家口市桑干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张家口市诗词协会涿鹿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涿鹿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涿鹿县民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涿鹿县溪源村旅游文化发展顾问、涿鹿县苇席编织非遗传承人。《魅力武家沟镇》副主编。个人文集有《难以忘却的记忆》和全面反映涿鹿县溪源村人文历史、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的27万多字的《溪源记忆》。

那天见霍秘书长在溪源村的村委会为盲人文学联谊会的几位领导赠送了亲笔签名的《溪源记忆》,我想得到那本书的感觉,就像幼时随父亲在“五七干校”劳动时,偶尔跟父亲到镇里给奶奶寄信,在小饭馆见到一碗喷香的酱油面一样,如今的书香与当年的面香一般让我垂青。晚饭前见到霍秘书长,终于张嘴想请他一本《溪源记忆》大作拜读,结果遗憾地得知他手里没有了。

在边走边看的路上,滕伟民主席扶着我的肩膀,静静地听着我的介绍,还不时提些问题。

过了高高的龙门山口,老远就看见溪源村龙门山上,那明朝的建筑---六角二层笔架点状元的魁星楼和玉皇观音庙。

听了霍秘书长的讲解,我才知道六角形的布局和天方地园寓意了星光灿烂的祈求,读书人在魁星楼前拜魁星,是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魁星楼的建立,表达了溪源村劳动人民渴望文化、渴望知识的美好愿望。魁星楼的屹立,见证了几百年间溪源村厚重的文化理念,也记载着溪源村人们崇尚文化的美好信念。

我领着滕伟民主席登上魁星楼的底座,眼睛看不见的他,用手一遍一遍抚摸着魁星楼的墙、柱和打开的门,他高兴地站在门前,让我为他照张像,留作纪念。

离开魁星楼,来到新建的龙门书院外墙前,大家争着站在白墙上雕刻的“龙门书院”几个大字下合影,盲人作家史光柱、滕伟民、许波银、王福德、徐学文和张骥良等,在温暖的阳光下笑的最灿烂。

我与滕主席挽着手通过沟口看到北山上面的烽火台,眼前的一切让人有一种视野豁然开阔,心灵顿时敞亮的舒畅感。大家也急待撩开溪源几千年古老传奇而神秘的面纱,来分享这个山青水绿、风光秀丽、古色古香的“世外桃源”。

“沧桑古村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溪源历史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璀璨珍珠般撒落在大山深处。这里有百年四合院、火路墩;千年古树木、黑陶片;万年动物骨化石。从明清上至汉唐以及遥远的上古年代,都蕴藏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站在我身旁的涿鹿县民间收藏家协会主席、涿鹿县文联副主席、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祁要武老哥向我介绍着。这位先后从事教育、宣传、组织、乡镇、农经、经体改和物价等工作的老哥,用他的经历见证着溪源村的发展。

从山上往下走,使人眼前最亮的是半坡上有十几处清代四合院落,错落有序、白墙灰瓦透着古香古色的氛围,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

“这些四合院的保存,使其能够成为历史文化村”。出生在相隔不远下葫芦村的民营企业家全珈斌先生边走边向我们介绍。他说自己是溪源村的外甥,他的母亲就生长在这个美丽的村庄。

我不知道他的母亲那里还有多少美丽的故事呢!

桑干河畔那美丽的乡村——溪源

我拿着手机随时记录下这一幕幕迷人的院落。

走到村头,霍秘书长看见我们有人围着村卖蜂蜜、卖红枣的民们,问这问那。笑着告诉大家:笔架山牌荆花蜂蜜是这里独有的特产,纯天然,不加任何添加剂。又说溪源村出产“大杏扁、老油坊纯胡麻油、红土地香椿、山泉水豆腐、豆腐干、豆腐丝等。”让我们感到置身于这个村庄特别幸福。

不知身边的谁说了一句“有这么美的山、有这么美的水,还有这么多好吃的,还回去干嘛!”大家七嘴八舌借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溪源因溪源之水而得名。早年间四顷梁村村口的谷底林树间有60个泉眼,泉水从细沙中、草丛中、石缝里渗出。清澈的泉水流到沟谷的宽阔处存留起来,形成一个大水潭,当地人叫五福泉。潭边有一个神秘的“龙洞”,泉水从龙洞溢出,沿岩壁上的三个天然岩孔飞泻而下,形成瀑布。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霍秘书长的声音洪亮。我想这就是溪源村的美!

伴着溪源村清脆的流水声,望着这溪源村的红瓦和白墙、错落有序的景致,回来的路上有人品尝着村里的大枣、有人手里提着溪源村民们自采的蜂蜜,再回味着霍秘书长、祁会长和全珈斌先生的介绍、叙述,真的醉了!

这里有自然的美,但蜂蜜、红枣、大杏扁、老油坊纯胡麻油、山泉水豆腐、豆腐干、豆腐丝等等可是人们的劳作而来啊。我不禁感叹:“这里的人比那山水更美!”

2018年11月13日初稿

2018年12月2日修改

作者:马占顺,历任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顾问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