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种植蔬菜 利润(成都“95后”小伙回乡种折耳根 年入百万闯出新天地)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13|点击次数: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网络热词“生活毒打”,往往形容年轻人遭遇的现实社会的挫折。被“毒打”后,是就地认输,还是越挫越勇?

在成都,“95后”小伙唐俊选择了换一条“赛道”。他回乡种植折耳根,闯出一片新天地,年入百万元,还带领附近乡邻一起致富。

成都“95后”小伙回乡种折耳根   年入百万闯出新天地

承包39亩地种折耳根

销往川渝和沿海

早上7点半,27岁的唐俊已经开启了“菜地模式”。从早上到中午,他和工人们要完成当天的折耳根采摘,下午打包发货。

穿过一个又一个林盘,跟随悠悠的羊马河,来到了唐俊位于成都新津兴义镇田渡村的种植基地。唐俊指着路边地里一排排覆盖着绿意的田垄说:“这就是我种的折耳根,都是宝贝。”

顺着唐俊手指的方向凑近看,田垄上的绿意原来是密密麻麻的折耳根嫩芽。“我们现在共承包了近39亩地。”唐俊介绍说,其中有新栽种的折耳根十多亩,以及已经种了快两年,即将收获的老根十多亩、嫩芽十多亩,嫩芽收获后还能挖地下的老根销售。

成都“95后”小伙回乡种折耳根   年入百万闯出新天地

“这些折耳根嫩芽是我们新津的特色。”唐俊说,新津种植折耳根的历史较久、名气也很大,曾经一度跟韭黄齐名,二者种植方式也有相似之处。折耳根嫩芽一般长25厘米,也是最嫩的部分,味道较淡,脆嫩爽口,回味清甜,深受广东等沿海地带食客的欢迎,已经有7、8年的销售历史。

“嫩芽下面是已经生长了快两年的老根。”唐俊介绍,这些白花花的根就是广大消费者烫火锅、吃串串时候常见的类型。实际上,这些老根其实并不老,只是跟嫩芽相比,生长时间更长,香味更浓,更脆韧。

由于出货量比较大,唐俊的折耳根一般采取批发模式销售,老根主要销往川渝地区,嫩芽主要销往沿海城市。

坦然面对生活盈亏

他从大城市回农村 闯出新天地

问及为何会选择回乡种植折耳根,唐俊笑着说是被社会毒打后回来的。

18岁那年,他外出学习修车。五年后回到新津成为一名房产中介,这一做又是两年。2020年开始,受疫情影响,唐俊的收入也很不稳定。眼见着在城里折腾那么些年,钱也没挣到,自己又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父母提议“要不回家种折耳根算了,收入还更稳定”。

成都“95后”小伙回乡种折耳根   年入百万闯出新天地

“我觉得父母说得也有道理,毕竟我从小跟着他们种折耳根,还是很有经验。”于是,唐俊回到家乡兴义镇纪碾村,投身到父母的折耳根种植行业中。

唐俊的父母在兴义已经有20多年折耳根种植历史,因为有了父母的帮助,他在折耳根种植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但种植折耳根的5年里,唐俊也不可避免遇到一些挫折:不知是种苗的原因还是土地的原因,一块地的折耳根得了白绢病,成片成片地死;受疫情影响,收购商无法过来,折耳根滞销,过年期间20多元一斤的折耳根嫩芽2.5元一斤都没人要……怎么办呢?“能想办法的就想办法,不能想办法的就承受呗!”唐俊云淡风轻地答道,折耳根得病了就治,治不好就挖掉,实在不行就种其他的作物,滞销的问题开辟销路无解就将嫩芽养成老根再售卖。

因为长期户外劳作,27岁的唐俊皮肤黝黑,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成熟。问及是否后悔回乡种地,唐俊坚定地说:“不后悔!”他看着绿意盎然的田野,感慨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大城市固然有很多机会,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如今的乡村今非昔比、大有可为,我通过种折耳根能够养家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回来!”

亩产近万斤

联农带农走向致富路

不同的折耳根品种及不同的覆土时间,延长了采收周期,也为错峰销售争取了机会。从每年11月份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唐俊都能陆续采收折耳根。

“6月份雨季到来之前,需要把折耳根采收完,防止过多雨水将根破坏,影响销售。”唐俊说,收获后也不会马上种植,要先晾两个月土地,再种植些蔬菜过渡,12月份才会播种新一茬的折耳根。

唐俊介绍说,老根亩产最理想的状况下能达到八千斤,嫩芽几百上千斤,今年价格好,老根批发也有5、6元一斤。嫩芽过年期间零售接近30一斤,批发也是近20一斤,不过最近价格下滑,还有点滞销,因此他决定,将嫩芽养成老根卖。“农产品就是这样,价格波动大,一天一个价都毫不夸张。”唐俊有些无奈。

“如果今年我这39亩地全部能够收获的话,一年还是能实现收入百万的。”唐俊笑着说,当然扣除成本这些可能收入就没有那么多。

自己发展的同时,唐俊还带领周围的群众也走向富裕。用工高峰期一天需要10多个工人,每个工人一天最低100元。“现在用工,好多都是60多70岁的老年人!”唐俊感慨地说,年轻人愿意扎根农村的实在太少了。

“希望能搭上天府农博园‘数字农博+乡村振兴’的快车,把我的折耳根产业做优做强!”唐俊说,未来自己在种好折耳根的同时,也将继续探索互联网经济,争取和天府农博园的发展同频共振,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接力父辈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由新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