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山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吗(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如何高质量发展?三地专家齐聚农博会献策)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15|点击次数: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燕巧 摄影报道

在四川农博会天府良机馆,右侧摆放着一排机械,相对于中间的高大拖拉机,这排农机显得有些小巧。

“这些机械主要应用于丘陵地区,因为山区崎岖田块小,适用的农机要小巧一些。”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副站长徐涵秋告诉记者,天府良机馆展出的60款农机里,大概有10多款可以应用在丘陵山区。

10月28日,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所、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等地专家共聚一堂,共议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如何高质量发展。

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如何高质量发展?三地专家齐聚农博会献策

研讨会现场

多因素制约西南丘陵山区农机发展

“从全国范围看,西南丘陵山区是全国农机化发展水平的最低区域。”研讨会开始,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庞有伦首先丢出一组数据:2022年,西南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只有51%,与全国73%的平均水平比,落后20多个百分点。

“地面崎岖不平、田块较小且不规则、土壤黏性大。”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蒋辉霞介绍,丘陵山区地形复杂,还有缺乏机耕道、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种套种现象普遍等因素,进一步加大了机械作业的难度。

“作物品种多,间套作、行株距不同,种植标准化和模块化程度低,都制约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曹光乔说。

比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四川玉米机播机收不到10%。“耕作的机械化率很高,但机播机收机械化率很低。”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张黎骅介绍,受土壤、坡度等影响,玉米机播存在播种精度不足、播深不稳定、机播效率不高等问题。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丁小兵从另一角度谈了农业机械化产业链现状。“以重庆为例,有微耕机企业200多家,生产了全国70%的微耕机,但同质化严重,中型农机零部件厂家为空白。”

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如何高质量发展?三地专家齐聚农博会献策

天府良机馆内适合丘陵地区的农机

如何破题?多管齐下适度规模化

近4个小时的讨论,谈及西南丘陵山区机械化如何发展,多名专家表示要从政策、农田、农机、种子、农艺、人才等多方面入手,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

“丘陵地区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农机问题,还是农田、种子问题。”张黎骅表示,比如在种子原则上,要选取高质量宜机收的种子,选择高产、抗倒、抗病、抗逆性好的种子,确保种子的活力和品质。

在政策上,曹光乔表示,要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力度,加快新产品鉴定推广流程,优化丘陵山区首台(套)新农机鉴定与推广流程,边试边用,边用边改,缩短产业化进程。

在农田上,庞有伦提出另一种低成本改造模式。“不改田改土,只建1.5米宽的简易机耕道,实现地块互连互通。”庞有伦说,这样的耕地改造简易,成本低,每亩大约400元,生产可以以户为单元,多户联合,统一作物品种、统一生产管理。

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如何高质量发展?三地专家齐聚农博会献策

天府良机馆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丁小兵提出,可以根据不同坡度,打造不同场景,提升效率与效益。比如在坡度小于6°以下的平坝地,可以引进北方大田装备;在6°到15°的缓坡地,可以打破地块边界,建成连片缓坡地,解决农机装备作业效率;在15°到25°的陡坡地,可以打造1.5米宽度机耕道连通,破解中小农机下田难题;在坡度25°以上的陡坡地,则主要打造以轨道运输机上山解决农资、农产品进出难题。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