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檀香种植技术(檀香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16|点击次数:

檀香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学特征

檀香属于常绿小乔木,高度为8~15m,树皮呈褐色,粗糙或有纵裂;多分枝,枝圆柱状,具条纹,灰褐色;小枝细长,节间稍微肿大。叶对生,椭圆状卵形,长4~8cm,宽2~4cm,先端急尖或近急尖,边缘波状,背面有白粉;中脉在背面凸起;叶柄细长,长1~1.5cm。三歧聚伞式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5~4cm;花多,由淡黄色转变为深锈紫色;花小,直径为5~6mm;核果直径约为1cm,花期5~6 月,果期7~9 月。

1.2 主要优良寄主植物

檀香作为半寄生小乔木,它的根虽然可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但主要通过根部吸盘从寄主植物上吸收营养[3]。檀香的根部吸盘主要存在于须根的侧面的皮层和表皮细胞[4],根系吸盘形成的大小因寄主不同而不同。近年来,许明英等[3]通过对华南地区近150种常见植物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檀香的优良寄主,包括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金合欢(Acaciafaunesiana (L.) Willd.)、铁冬青(Hex rotunda Tunb.)、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 Skeds)等。

1.3 自然条件及分布区域

1.3.1 光照。檀香属于阳生树种,在生长期内不耐阴。因此,造林地应选择向阳的缓坡地带,但育苗期应适当进

行遮阳处理。

1.3.2 温度。檀香属于南亚热带、热带植物,其最适生长温度在年均最低温度为21℃,短期霜冻能安全越冬。

1.3.3 水分。檀香不耐涝,比较耐干旱。檀香的种植宜选择排水条件较好的缓坡地或者山地。短期根部积水会造成檀香根系腐烂,从而影响其成活率。

1.3.4 土壤。檀香喜酸性红壤、冲击土、黄壤等地,要求土层疏松、透气,且富含钾、磷等营养元素。一般在种植檀香前,应慎重选择种植地,并在种植前对拟种植地进行取样检测。

1.3.5 适宜种植地。檀香主要产于东南亚、南亚地区,喜光喜温,但其适应性相对较强。因此,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贵州、浙江等地在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山地等均适宜檀香生长。在广东省檀香的主要种源地位于湛江地区,目前在广东其他地区也逐渐推广种植[2]。

2 育苗技术

檀香以种子繁殖为主。

2.1 种子采集

檀香种子成熟期较长,从开花(4~5 月)到种子成熟(11~12 月),且整齐度较低,因此给采种工作带来困难,每次采种需花大量时间在挑选成熟且高质量种子上。一般采取在挂种较多的檀香树下铺设采集网,隔半个月左右收集1 次。通常选择粒大、紫红色且无病虫害的种子。

2.2 种子处理及贮藏

檀香种子采集后及时放入通气性较好的容器中,并在7 天内进行脱皮处理。可用湿沙对檀香种子进行揉搓去皮,之后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阴干,勿曝晒;若采集后种子暂时不播种,应利用含水量约为2%的河沙和种子均匀混合(混合比例为5︰1),之后放于容器内,上面覆盖约10cm 厚的河沙,一般保存时间为6~12 月。吉山花瑶

2.3 打破休眠期

参考李应兰等[青钱柳]的研究结果,用浓度为1000 mg/L的赤霉素浸种,可成功打破檀香种子的休眠期,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

2.4 苗木培育

2.4.1 苗圃地选择与整地。应选择光照较充足、灌溉条件便利、土质疏松且排水性好的地段,同时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尽可能靠近造林地,以降低运输成本;苗圃地初步选好后,先对杂草进行清除,然后进行翻土,晾晒20 天左右,碎土并平整。

2.4.2 芽苗培育。芽床一般宜选择沙床,床高约15cm,宽约1cm。播种前应采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对芽床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种子应用0.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初步消毒,然后洗净后再用0.1%赤霉素浸泡1 天,最后用清水将杂质及药品残留物进行清理。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洒在芽床上,之后用木板将种子压入沙内,之后上层覆盖0.5cm厚的湿沙,适当喷洒些清水以保持一定的湿度。播种完毕后,用遮阳网覆盖芽床面。

2.4.3 苗期管理。播种后为保持床面湿度,应于每天喷洒水1~2 次(最好采用喷雾)。种子发芽后开始出现真叶和根部吸盘,为保证成活率,当出现3 对真叶时应对檀香苗进行移植。追肥一般在移植1 个月后进行,最好采用叶面施肥法,每月进行1 次;同时,苗期应对寄主植物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寄主植物的成活率,同时及时对寄主植物进行修剪,以免影响檀香苗的生长。

3 主要病虫害防治

3.1 幼苗立枯病

多发生于夏季,主要由土壤排水不良导致。可选择排水较好的地块进行育苗,或在雨后及时排水,防积水。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5g/L 液进行喷雾处理,开始连续喷3 次,之后间隔7天左右喷1 次。

3.2 白粉病

病原菌为粉孢属(Oidium)之一[6]。主要为害对象为幼苗,最初表现为叶片上分散有白色粉状小斑,之后慢慢发展成为一层白色绒粉状,最后使叶片脱落。苗圃地应通风透光,并适当控制苗木的数量,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幼苗发病,可利用粉锈宁乳剂(20%) 配置的0.1%液喷施处理。

3.3 红蜘蛛

主要危害嫩梢,造成枯枝落叶。可利用80%敌敌畏乳油1~1.25g/L 进行喷雾处理。

檀香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