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四川蔬菜大棚种植模式(四川壤塘:千亩高原蔬菜基地为居民餐桌带来新变化)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04|点击次数:

中新网阿坝8月27日电 四川壤塘:千亩高原蔬菜基地为居民餐桌带来新变化

作者 王利文 安源

八月中旬,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的热布卡蔬菜基地,五月种植的第一批四季豆(学名菜豆,下同)正值丰收。50岁的陈老会年初从云南来到四川壤塘工作,她和工友们将刚采摘的四季豆筛选装袋,近五十斤重的包装袋整齐铺满地面。“我们下午采摘的蔬菜,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现在成都的市场上。”她头也不抬地忙着手中的活。

四川壤塘:千亩高原蔬菜基地为居民餐桌带来新变化

热布卡蔬菜基地内,工人正在育苗。 王磊 摄

壤塘位于四川阿坝西部,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曾经民众吃菜难、吃菜贵,偏远牧区甚至无菜可吃。近年来,壤塘县结合当地地理资源特点,加快适合高山地区气候特征的农业发展,不仅改变了当地饮食结构,还将高原生态蔬菜端上了成都市民的餐桌。

四川壤塘:千亩高原蔬菜基地为居民餐桌带来新变化

热布卡蔬菜基地大棚内,工人正在采摘四季豆。 王磊 摄

热布卡蔬菜基地建在海拔3340米的壤塘县尕多乡瑟谷村,基地面积1105亩,大棚面积105亩,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示范种植高原生态蔬菜。

“高原种植的优势是水、土、空气。”热布卡蔬菜基地负责人文静介绍,由于海拔高、温差大,病虫害少,生长周期长,低海拔地区80天成熟的蔬菜在这里需要90至100天,高品质的高原生态蔬菜备受当地和成都市民喜爱。除了花菜、青笋、西红柿、四季豆等品类,热布卡蔬菜基地今年还新引进了豌豆荚。“这种豆成熟了,尝起来是甜津津的水果味。”文静笑着说。

四川壤塘:千亩高原蔬菜基地为居民餐桌带来新变化

热布卡蔬菜基地内,工人正在将刚采摘的四季豆筛选装袋。 王磊 摄

文静2020年初到壤塘时,冰雹、暴雨等恶劣的气候条件给她“上了一课”。“一场猝不及防的冰雹下来,蔬菜死了一大半,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能剥夺几个月的收成。”面对危机,这位被朋友叫做“打不死的小强”的羌族女性并不服输,她立即组织重新播种蔬菜,后期通过制备增雨防雹炮、开挖防洪沟等手段减少气候带来的种植风险,稳住收成大局。

今年,热布卡蔬菜基地中215亩娃娃菜和近300亩青笋受干旱天气影响。“和工人们相处了两三年都有感情了,我想继续坚持。”文静表示,目前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蔬菜基地采用打水井、大河抽水等方式解决干旱问题,能尽快渡过难关。

除了恶劣天气,运输问题也曾是高原种植产业发展的难点。盛产时,热布卡蔬菜基地每天可收获十万斤蔬菜,由于缺乏配套的冷链物流运输平台,高品质生鲜往往难以走出高原。文静通过组织车队,让当天采摘的蔬菜在基地简装,次日凌晨便能送至成都精装并出售。

四川壤塘:千亩高原蔬菜基地为居民餐桌带来新变化

热布卡蔬菜基地。 王磊 摄

壤塘县尕多乡瑟谷村第一书记何金兴表示,热布卡蔬菜基地采用土地年付、工资月结的方式,流转了瑟谷村1105亩土地。目前,有135位村民长期在基地务工,丰收季节能达到150人。2021年,蔬菜基地支付了126万元人工费,有效助力了当地乡村振兴。

除了为当地居民增收外,何金兴也观察到了村民院边桌前的蔬菜日渐丰富。“以前村民们多种植青稞,现在家家小菜园都种了莴笋、白菜,近年来,大家不仅种植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也有所改变。”(完)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