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科技苑种植马铃薯技术(姜瘟病导致减产20%-80%,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点)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04|点击次数:

生姜,又称姜,也称黄姜,别名地辛,是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根状块茎,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调味品,又是传统的中药材,生姜药食两用的特点使其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加上生姜产量高,可以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种植积极性高。

我国生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中部和东南部,著名的品种有四川的“竹根姜”、湖北的“凤头姜”和山东的“片姜”等。

近几年,随着生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姜瘟病的发生与为害也逐年加重。姜瘟病是生姜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其病原物为青枯假单胞杆菌,通过种姜、肥水、土壤等途径传播侵染植株,一旦发生病情传播迅速,减产幅度达20%-80%,甚至绝产,且该地块3-5年内不能种植生姜,造成农民用地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腐烂的生姜中还含有黄樟素,可使肝炎病人的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因此姜瘟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农民防治姜瘟病,一般是采取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而且药剂使用单一,不仅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而且造成的农药残留还会污染环境,威胁人们健康。今天我们从姜瘟病发生的病原、发生症状、传播流行特点以及有效防治方法,4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指导农民生产,控制和减轻姜瘟病的发生与蔓延,降低农民生产风险,增加生姜生产效益。

一、姜瘟病病原菌及其特点

引发姜瘟病的病原主要为细菌性青枯假单胞杆菌。青枯假单胞杆菌单细胞的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单生或双生,并极生1-3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在这个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致病性加强。最低温度为4℃,最高温度为40℃,热致死温度为52℃,10分钟。

姜瘟病导致减产20%-80%,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点

图1 青枯假单胞杆菌

在土壤及种姜内越冬的病原菌,一般可以存活3年以上,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鞭毛借水分游动扩散,通过脂多糖识别寄主,通过伤口或由茎、叶侵入维管束,产生大量胞外多糖造成维管束阻塞,影响和阻塞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同时分泌胞外蛋白酶降解细胞壁,造成组织崩溃和腐烂,导致寄主植物快速萎蔫而死亡。

二、病害症状

姜瘟病主要侵害姜的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多在茎基部先发病。地下茎感病时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留残存外皮。

姜瘟病导致减产20%-80%,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点

图2 侵染后0-10天根茎变化图

剖开根茎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可从维管束溢出污白色的菌脓,而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皮层也逐渐变色,后期产生恶臭。被害根部也呈黄褐色,终至全部腐烂。

姜瘟病导致减产20%-80%,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点

图3 根茎姜瘟病症状

地上部分在发病初期出现叶片萎缩、下垂、无光泽,叶片自下而上变枯黄色,边缘卷曲。茎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严重者全株枯黄腐烂。

姜瘟病导致减产20%-80%,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点

图4 茎叶姜瘟病症状

三、发生流行特点:

姜瘟病的发生与流行,与病原、气候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密切相关。

1、病原

一般病原可在土壤内存活3年之久,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研究表明,在土表以下2-20cm的深度内,青枯劳尔氏菌的密度最大,所引起的作物幼苗发病率最高,累计病株率高达45%-66%;而带菌姜种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种姜育成的姜苗是田间中心病株,随灌溉水、地面流水、雨水和地下害虫不断向外传播蔓延,造成全田发病,蔓延十分迅速。

2、气候(温度、湿度)

日均气温 20℃左右时姜瘟病即可开始发生,土壤表层地温在 25℃以上时,病害较易流行,此时一旦降水则会加剧病害的暴发可能性。

一般6月下旬田间可见零星发病,7月-8月为该病多发期,因为这一时期温度高、雨水多,为病菌的扩展侵入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遇高温多阵雨年份,往往短期内就造成该病大流行,危害严重。进入9月份到10月上旬,为该病的发病盛期,此阶段田间可见成片的黄褐色病株,严重田块导致全部死亡。10月中旬后,气温下降,发病逐渐减轻。

3、栽培管理(水肥、轮作等)

施肥不足或追肥过量,特别是氮肥过多时发病重;施有机肥(农家肥)、茶枯、豆饼肥为主,姜瘟病发病最轻,施土杂肥次之。施茶枯或豆饼肥姜瘟病始发期晚,发病率低,而以施化肥为主始发期早,发病率高。

发病始期灌水过多,特别是长期灌水的田块往往发病重,而且如果前茬为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花生的土壤黏重、地势低洼以及排水不良田块,因菌原量的积累,此病一般会偏重发生,而水旱轮作的田块,则有利于病害的减轻。

此外,人工培土、除草、施肥造成机械损伤,及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的虫伤,有利病菌从伤口侵入,易诱发病害,发病重。

姜瘟病导致减产20%-80%,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点

四、高效防治技术

姜瘟病的传播途径多,发病期长,防治较为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药剂,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1、农业防治

采用无病田留种,新窖贮藏,最好将种姜和食用姜分窖贮藏,并及时消毒。生产上选择种块肥大、芽眼饱满、重量约为50g/块的姜块作种。要求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茬口以水稻、豆科、百合科作物为好,也可与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实行套种或轮作换茬。生姜要求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前茬无病、最好是未种过姜的农田种植,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10-20年内不宜种姜。实行配方施肥,慎用农家肥,使用时应充分沤制,配以硫酸钾复合肥作基肥,建议配施腐熟的大豆。严格整地,开好四周的排水沟,并做好窄厢畦。

栽培前可利用晴好天气晾晒选好的姜块,时间为7天左右。起垄种植,并覆盖遮阳物。姜种下地出苗后,尽量免中耕或少中耕,避免根部产生伤口。注意灌溉方法,最好选用井水,不宜用河、沟、塘水,以早晨或傍晚进行为宜,严禁姜田串灌、漫灌,干旱时以人工浇灌为宜。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深埋,翻开其周围的土进行曝晒,同时撒石灰进行灭菌。为防止姜瘟病传播,浇水时宜避开病株。在姜苗生长期间,轻施、巧施追肥,严禁用灶灰和人粪尿。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防治姜瘟病最常用的方法。播种前半个月,可用3000倍液农用链霉素浸种6小时,晾干后种植;或40%甲醛(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5分钟,使用甲醛浸种的要经清水漂洗2-3遍后才能催芽。整地前,应对土壤消毒,以防治地下虫,可撒施1%辛硫磷颗粒剂30-45kg/hm2;灭除土壤中姜瘟病菌,可撒施代森锰锌粉剂45 kg/hm2左右。

采取预防性施药,宜早不宜迟。一旦发病,很难防治,1 株发病可导致整个田间暴发。

早期施药预防,在株高约30 cm、抽出4条苗以上时,施第1次药,以后每隔15- 20天施1次,连用3次。

田间始见病株(叶片出现萎蔫)立即用药,当发现病株立即连土挖除深埋,病株周围50厘米左右的健株也要一并连土挖除,带出地块,并对病穴重施石灰和硫磺粉(50∶1)混合物。采取全田施药封锁,隔7天 用药1次,连用2-3次,防止病害蔓延扩散。

交替使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姜瘟净水剂(黄芪多糖、小檗碱、紫草素≥ 2.8%)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50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40%噻唑锌悬浮剂800倍液、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200倍液,兼治其他真菌性病害。可在上述药剂中加入苯醚甲环唑或甲基硫菌灵、多抗霉素混合喷施。讲究施药方法,确保施药质量。防治姜根部病害,宜采用灌穴方法,应根据苗大小,每株灌250-500 ml药液。

姜瘟病导致减产20%-80%,甚至绝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点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既可限制病原菌青枯假单胞菌的生长,又增加了根际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抑菌物质的含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部分细菌、放线菌是较理想的生姜青枯病拮抗菌。孙彩云等筛选到一株木霉菌株SMF2,发现其胞外分泌的木霉素是抑制姜瘟病的主要物质。杨合同等从生姜块茎周围的土壤中筛选到产芽孢细菌Bl30,以Bl30为主要成分制成复合菌剂姜瘟灵能显著降低青枯病菌的群体数量。王学海等研究发现菌株 JT-9 对姜瘟病的防效最好,防病效果高达74.2%。虽然已经发现不少可防治姜瘟病的菌种,但是,这些实验室表现良好的生防菌株在进行田间试验时,出现拮抗效果不稳定的现象。这主要与生防菌在作物根际的定殖能力、竞争作用及外界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

小结

姜瘟病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危害大,一旦发生,很难防控,是生姜生产中具有毁灭性的土传病害。目前还未能找到防治姜瘟病特别是已发病姜田治理的有效方法,因此,加强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青枯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由于目前尚不存在抗姜瘟病的品种,因此大家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栽培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栽培。建议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除了高垄栽培,合理轮作外,一定要从选种开始,各过程进行防控,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的原则,多施有机豆饼肥,磷钾肥,提高生姜本身的抗病能力。有研究表明,施用腐熟大豆饼能够增强改善生姜根际应用,增强生姜植株生长势 、增厚叶鞘、明显降低姜瘟病的发病率。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使用单一的药剂,可以多药剂复配或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筛选抗性品种和应用转基因技术选育具有遗传稳定性的高抗性甚至免疫性品种,以及高防效生防菌的筛选,也为姜瘟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