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山药浅生种植技术(屏南县山药麻沙1号丰产种植技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04|点击次数:

屏南县山药麻沙1号丰产种植技术

麻沙1号山药良种系是采用系统选择方法,从山药资源中选育而成的药食兼用山药品种,属中晚熟药食兼用褐苞薯蓣类福建山药品种,为紫山药系列。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选育单位为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所、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建阳市麻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该品种是从福建省建阳农家山药品种建阳土薯中筛选育成。

屏南县山药麻沙1号丰产种植技术

2016年11月,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2017年度科技推广任务项目“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在屏南县实施,麻沙1号山药作为项目推广主栽作物由屏南县青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生产基地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大塅村山头仔自然村)引进示范推广栽培,栽培上采用建立浅生槽定向栽培山药技术。通过近两年试种,示范推广栽培有效地提高了山药的产量和商品率,据田间测算,浅生槽栽培667 m2产量可达万斤左右,平均提高产量达45%左右,商品率达100%。通过近年在熙岭乡青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推广田间栽培调查,现将麻沙1号山药优质高产栽培各环节分述如下。

1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中晚熟,生育期210~240 d。茎具棱,右旋,绿色带紫。叶互生,少对生;叶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卵形、长8~12 cm,宽3~6.5 cm,戟形,叶缘微波状,叶脉明显,绿色,叶腋内无珠芽。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花黄色。块茎长圆柱形,长55~90 cm,粗2.7~5.0 cm,单根鲜重500克左右,表皮黄棕色,具须根,断面肉白、粉质、黏液多,折干率35.4%。

2 园地选择

2.1 选地

麻沙1号山药系深根植物,栽培应选择耐肥力强、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为5~7(呈微酸性),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地下水位在1 m以上、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土层内架、尽量不能有黏土与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产品外观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品质。同时,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2~3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豆科、芋茬。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

2.2 整地刨沟

在屏南县中高海拔乡镇,每年整地宜在冬至前后(12月底)进行,适合单沟单行做垄种植。在播种前将已翻耕好的地,深耕40 cm以上并晒土,做成南北朝向、畦宽70 cm、长度不限的垄,在垄中部开沟,每667 m2施N、P、K含量各15%的复合肥15~20 kg。在上年冬季之前要把种植沟挖好,按110~125 cm带划线挖沟,沟宽25~30 cm,深130 cm。将挖出的土放在沟两边,经冬季冻融日晒风化,使土壤经过霜雪分化、疏松,于次年春天土壤解冻后回填沟内,并拾净所有瓦砾杂物。回填时要分层踩实,每填20 cm耧平踩实1次,以防止夏季遇到大雨塌沟,使紫山药的根茎折断。种植前在晴天做好整地工作,畦宽120 cm,使沟居畦中,两边开宽20 cm的排水沟,用于截流和储藏雨水,便于灌溉和防止土壤流失。一般都是先隔行开挖,待填平半条沟后,再开挖剩下的半条沟。栽培以南北方向为宜,个别地块需东西种植时,可采取行距加宽,根据地形选择单行种植或双行种植并于种植前开好畦边沟和畦面沟。

3 种薯前处理

3.1 以山药段子作种薯播种

在屏南县中高海拔乡镇,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播种前15~20 d进行种薯催芽,种植前进行切、晒、拌种等处理。采用分切山药段子,切块后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泡1~2 min晾干或两端切口处黏一层草木灰和石灰。两端蘸药,可保护切口不受病菌侵染,起到消毒作用,以减少病菌的侵染。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做到在下种时大小一般大,有芽的一块下以保证出芽会整齐。

3.2 铺架好设浅生槽

麻沙1号山药是垂直生长的作物,并且多只能适应在砂壤土中生长,在土里扎根生长0.8~1.3 m。而屏南县中高海拔乡镇土地土壤层薄,黏性高,山药难以扎根,因此,可选用材质为聚丙烯的U型管作为浅生槽,浅生槽是一个长约1.2 m的半圆形塑料管,将谷壳铺在槽内,并在顶端预留出放种子的空位,并将浅生槽顺沟铺设在开好的畦面沟内。采用这种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山药的品质、产量,同时也解决了作物土壤生长空间问题。从外形上看,种植出来的山药个头更大、更直,品质更优。

3.3 放置填充料

因地制宜选用几种基质与肥料进行混合,充分混匀作为浅生槽内的填充物,并依次放置于槽内。

3.4 畦面覆盖

种植后的畦面进行覆盖。以遮荫保水限草。

4 做好田间管理

4.1 施肥

麻沙1号山药是喜肥作物,需肥量大,—般每667 m2产量为1 800~2 200 kg,施肥管理上提倡浅追肥。当苗高达10 cm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1次催苗肥,结合雨水每667 m2施用尿素15~20 kg或稀沼液500 kg或经过认证的有机肥50 kg;第2次追肥是在苗长至15 cm时施壮苗肥,每667 m2施稀沼液500 kg;在6月中旬茎叶旺盛生长和开花期,每667 m2施尿素10 kg、磷酸二铵15 kg,沟施后随即浇水;8月到9月中旬是薯块生长膨大的关键期,此时要施好裂缝肥,宜重施钾肥,最好采取冲施的方法,以高钾高钙套餐肥为主,每667 m2用10 kg钾肥撒施根部裂缝处,灌一次跑马水,以满足块茎膨大对肥水的需求,注意块茎生长旺期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旱不灌水。总之,要施足基肥,并及时追肥,如果基肥施用较多,则少追肥或者不追肥,为确保山药高产,全生育期需追肥两三次。

4.2 灌水技术

麻沙1号山药为耐旱作物,根据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水。但为求丰产,也要适当浇水。一般在第1次追肥前后,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发白,应轻浇两次次,浇水至土壤表层润湿即可。8—9月如遇干旱炎热天气持续多天,要清晨浇凉水抗旱。另外,由于紫山药是以块茎为产品的作物,更怕涝,积水易引起根系生长不良或块茎腐烂,多雨季节开沟排水十分重要,要及时清沟排水,达到田无积水。

4.3 搭架引蔓

麻沙1号山药出苗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此时要及时搭支架,选用2.2~2.5 m长的细竹竿或树枝搭成人字架,及时引蔓上架,架高以2.0~2.5 m为宜。侧面斜向交叉,隔6~8 m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一定搭牢,以防歪倒,特别是在台风大雨期间。生长期间应经常将藤蔓摆布均匀,有利于通风透光。

4.4 中耕除草与植株调整控旺

麻沙1号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进行浅耕,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生产过程中,应及时除草,若草害严重的田块,则应在晴天时人工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或可用盖草能、威霸防等除杂草。

麻沙1号山药茎叶的生长情况与产量直接相关。出苗后1个月内,应通过增施氮肥、主蔓摘心等措施促进枝叶生长,使之尽快占满架面。茎蔓生长过旺、抽生腋芽过多时应及时摘除,侧蔓出现后,应摘去基部侧蔓,茎蔓长至架顶时要摘心。枝叶满架后,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旺长。

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害有茎枯病、炭疽病、褐斑病、根腐病等,主要害虫有蛞蝓、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在不同时期重点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施,抓好农业、生态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保存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范围内。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生物药剂,切忌使用剧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同时注意安全间隔期。

5.1 炭疽病

表现初期叶片发黄,叶片出现小斑点,最后茎枯叶落。此病以防为主,农业防治以做好轮作换茬、及时消除病残体、选用无病种薯进行防治。药物防治是在播种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浸种30 min进行种薯消毒,栽培后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

5.2 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

5.3 疫病

主要为害蔓基部,山药植死亡主要是该病所致。多雨季节茎蔓基部积水是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有:1)改变栽培方式,提倡垄栽,不要沟栽等农业措施;2)药剂防治,多雨季节茎蔓基部喷药,有良好效果。

5.4 茎枯病

在麻沙1号山药的整个生育进程中,重点要做好茎枯病的防治,该病害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发生,可用50%菌多灵800倍液喷施或浇施于根部进行防治。

6 适时采收

麻沙1号山药的采收一般在霜降前后,茎叶枯萎后进行,采收过早,含水多,容易折断,所以应适时采收。

屏南县山药麻沙1号丰产种植技术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