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种植广东(广东无花果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15|点击次数:

广东无花果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

无花果( Ficus carica L.)属桑科( Moraceae )无花果属( Ficus )亚热带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沿岸 ,是人类最早驯化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种植历史近 5000 年。因无花果的小花隐藏在花托内,从花序开始出现就只能看到瓮形的、由花托包被的雌花形成的假果而看不到花,故称“无花果”,其可食部分是由花托和内部雌花组织膨大而成 。无花果果实含酸量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成熟时的含糖量为12%~30%,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是耐果实采收期含糖量差异的优秀水果。果实口感香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膳食纤维、钙、硒元素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水果 ,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是一种高营养、高药用、多利用的新型食疗保健型水果。无花果鲜果具有降低血脂、消肿解毒及润肠通便等多种疾病治疗和养生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花果含有苯甲醛、呋喃香豆素内酯和补骨酯素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其抗癌功效已得到世界各国公认,被誉为“抗癌斗士”和“21 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在长期的自然进化和人工选育过程中,产生了众多优良的无花果品种,目前全世界无花果栽培品种已超过 700 个。无花果栽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大陆的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主要产区集中在地中海沿岸诸国 。

一、广东无花果栽培现状

(一)栽培区域与品种

广东在 2010 年前后开始进行无花果规模种植,在东莞、广州、佛山、惠州、深圳、江门、肇庆、河源及韶关等地都有种植。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目前的种植面积为 1 万亩左右,以散户经营为主,面积大多在 20~50 亩,面积大的果场较少。主要栽培品种为‘波姬红’和‘丰产黄’,其中‘波姬红’为红皮红肉,具有果实较大、果形美观、颜色鲜艳、丰产稳产等优点,成为规模化栽培的首选鲜食品种;‘丰产黄’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加工成果干后颜色美观,是鲜食、加工两用品种。此外,还有少量种植的‘芭劳耐’及‘紫色波尔多’等品种。

(二)栽培模式

无花果一年多次结果,挂果期长,在广东露天栽培的无花果采果期为 6 月中旬到 12 月中旬。果实不断成熟,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场,还可以加工成果干等销售,避免了鲜食果剩余过多没有销路而造成的浪费。栽培模式以露天栽培为主,少量进行设施栽培。无花果繁殖容易,生长势强,生产上通常用扦插苗进行种植,一般 3 月定植,当年 9 月果实开始成熟。栽培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一字形为主,株距为 0.6~1.5 米,行距为 2~3 米,定干高度为 20~40 厘米,留 3~4 个结果枝。无花果生长势强,结果枝可以长至 3~4 米。春节前后对一年生枝进行重回缩修剪,基部留 2~3 个芽。修剪后的短枝在春季可萌发 1~2 个芽,每株树保留方位较好、生长势较强的芽 4~5 个,作为当年的结果枝,其余芽全部抹去。

(三)销售情况

广东无花果以鲜果销售为主,如鲜果有剩余或果实外观不漂亮,则加工成果干。无花果制干不使用添加剂,不用去皮,制作工艺简单,基本上每个果场都配有小型烘干设备。鲜果销售主要是休闲采摘、鲜果快递、直供水果店等方式,售价在 30~60 元/公斤;果干销售以果场销售和鲜果快递为主,售价在160~300 元/公斤,经济效益可观。

二、广东无花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种单一,适宜栽培品种较少

目前,广东规模种植的品种仅有‘波姬红’‘丰产黄’等,品种较单一。品种单一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缺乏差异性,不能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产量相对过剩,价格下跌;采收期集中,抗灾害能力弱;缺乏鲜食品质好的新品种;等等。因此,合理增加和调整无花果的品种结构是当前广东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管理粗放,缺乏生产与商品标准

广东地区商品化无花果生产刚刚起步,缺乏栽培标准和技术指导,果园普遍管理粗放,标准化栽培程度低。建园缺乏科学指导,株行距未能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进行优化,果实产出品质受到影响。栽培上缺乏产期调节,华南地区冬季较温暖的气候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且对夏季管理重视和研究不够,无花果枝条生长过快,中后期结果部位偏高,不利于采摘果实和树体管理。肥水管理不科学,导致农资投入精准性和有效性不足,无花果果园管理效率低,果实产出、品质受到影响,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还造成枝条旺长,树冠郁闭,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缺乏商品和包装标准,导致产品市场定位不明确;运销过程中损耗较大,价格波动风险增大,降低了对竞争性果品的抵抗能力。

(三)产期相对集中,易受天气影响

广东地区种植的无花果以‘波姬红’为主,产期在 6 月中旬到 12 月下旬,其中 7 月上中旬到 9 月上中旬大量上市,其他时间产量相对较少。华南地区 5—8 月高温多雨,此时正值无花果的生长发育期,易发生病害;广东地处沿海,夏秋季节台风较多,大风大雨过后,‘波姬红’无花果的果皮表面极易受损,严重影响无花果的外观及内在品质。

(四)研发与产业服务队伍不足

广东规模化种植无花果刚刚起步,无花果的研究与产业服务近乎空白。由于广东的气候条件与北方传统栽培区差异很大,因此,无花果的适栽品种、种植模式、病虫害发生情况均与北方存在明显的不同。目前,广东无花果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种植户自己摸索种植技术,积累种植经验,学习成本高。

(五)采后保鲜技术落后

无花果果实完全成熟后含水量高、果皮薄,采后极易软化、褐变、腐败,常温条件下只能保存 1~2天,难以长距离运销 。由于无花果果实的生物学特点,常温下果实的表皮在采后极易被微生物侵染,引起果实腐烂 ;无花果果实结构松软,如果受到外力的挤压,极易使果实变形,受损引发腐烂变质,严重影响无花果的运销,需要研发适合我国物流和销售特点的耐压包装。目前,为了便于贮藏、运输,无花果一般在果实 7~8 成熟时进行采收,但无花果的后熟现象不明显,提前采摘的果实品质较差,导致无花果鲜果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发展建议

(一)开展新品种引进与筛选

无花果品种丰富,不同的品种果实发育期长度有很大的区别,果皮颜色、果肉颜色多样,风味也各不相同。根据前期对市场的观察研究,广东地区品种引进应以中大型果为主,也包含少量有特色、有卖点的迷你果品种;果皮颜色包括绿、黄、红、紫,如绿色果皮的‘绿蜜’‘108B’‘绿早’,黄色果皮的‘118D’‘金傲芬’‘巴老耐’‘美丽亚’和‘金早’,红褐色果皮的‘110C’和‘玛斯义陶芬’,紫黑色果皮的‘紫宝’‘121E’和‘紫蕾’等。同时注重对红色果肉类型的选择,成熟期包括早、中、晚熟类型。此外,还应关注果孔大小、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耐热性等指标的观察与测定,筛选出适合在华南地区栽培、丰产性好、品质性状表现优良、市场前景好的品种。

(二)建立标准化栽培模式

虽然无花果对生长条件要求不严,但丰产性与果实品质等指标都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抗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需要科学指导和加强管理。在果园建设、种植方法、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经济效益等方面,需要开展调查研究与试验,根据土壤、水分环境条件和品种特性,建立适合广东地区的标准化栽培模式,确定果品的分级标准,实现标准化栽培与果品高商品化率。这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与农资投入效率,更好地创造商品价值,提高对市场风险抵御能力的根本途径。建议推广应用“V”形或自然开心形树形,搭好立架,控制树势,使树形整齐、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着色均匀,也便于管理和采摘;同时配合科学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实现高效、优质、丰产和省力的栽培模式。

(三)开展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无花果当年成果,耐夏季修剪,喜光、耐旱、耐湿,凡年平均气温在 15 ℃,5 ℃ 以上生物学积温达4800 ℃,年降水量在 400~2000 毫米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结果 。应加强无花果成熟期调控研究,广东的春季、冬季较温暖,可以利用其温热条件进行无花果产期调节,实现无花果节奏性上市。无花果的持续结果能力较强,可应用设施栽培、结合夏季修剪技术,实现广东地区水果淡季的 1—5 月鲜果上市,以填补冬春季水果市场的空白,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高。

(四)加强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无花果不耐贮运,货架期较短,开发出适合无花果加工、贮藏保鲜技术,是无花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广东的无花果以休闲采摘、鲜果快递为主,一定量的无花果加工有利于休闲农场品牌的建立与维护,延长产品供应期,丰富产品线。加强保鲜技术、包装技术的引进、研究与应用,将无花果的优质保鲜期延长至 48 小时或更长,可极大地促进广东无花果产业发展。我国无花果果实的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果干、果脯、果酱、果汁、果粉、果酒及保健饮料等 。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引进相关成熟的保鲜、加工技术,助力广东无花果产业发展。

(五)加强技术研发与产业服务工作

面对广东无花果产业的兴起,广东省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应着手启动无花果的种质资源收集与技术研发工作。应加强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及种植户的交流合作,成立产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致力于无花果科技研发、技术交流和推广、产业科普与宣传,为广东无花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应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林业科学院等无花果科研力量较强的单位联系,学习先进的无花果生产经验,尽快完善适合广东地区的无花果种植技术,并在广东产区推广应用。

广东无花果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