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守墓人种植(记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15|点击次数:

作者:王信强 曾任中国驻黎巴嫩、泰国、巴基斯坦、英国、东帝汶等国大使馆武官助理、国防副武官、陆海空军副武官、陆军武官、陆海空军武官等职,并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维和任务区南区司令;在英国任职期间,曾是世界著名“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会员;应邀前往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武官班讲课;《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内616公里,是中巴友谊的象征。巴基斯坦境内路段修筑期间,中国方面牺牲122人,其中88人长眠于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在中国驻巴斯坦大使馆工作期间,我曾多次探访过这一陵园。

陵园松柏葱茏 墓地纤尘不染

沿着喀喇昆仑公路驶入北部重镇吉尔吉特,向东约10公里,一座建筑扑入眼帘。建筑坐西朝东,长90米,宽100米,四面围墙,正中为两扇铁制蓝色大门。这里,就是中国烈士陵园所在地。

记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

记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

△ 烈士陵园

步入大门,正前方10米,竖着一块高约8米的白色石碑,碑文鲜红: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光荣牺牲同志之墓。碑后,是烈士墓地,面向东方。

墓地分四个区,每区3排,每排9座,共108座。其中88座是烈士墓,其余20座是空墓,留给当时失踪找不到遗体的烈士。地面、坟茔,纤尘不染。

置身园内,扑面而来的一棵棵松柏:枝干挺拔,树冠如伞,郁郁葱葱。区区13亩陵园,居然种着820棵松柏。陵中,还种着一排排冬青,结着小红果的树,还有数不清的鲜花。

然而,你可曾知道,1978年陵园设立之时,这里仅有坟墓和墓碑,还有石块堆成围墙,没有树木,没有花草,十分荒凉。

“这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

1978年6月,中国烈士陵园正式落成。距陵园仅5分钟路程的丹沃尔村村民马达德和艾哈迈德参加了中国烈士遗体埋葬工作。他们自告奋勇,请求自愿义务守护中国烈士陵园。当地政府很快同意他们要求。

当年,马达德55岁,艾哈迈德22岁。他们俩有分工。马达德看门兼打扫卫生,艾哈迈德花匠出身,负责园林绿化。

每天天刚亮,两人便相约来到陵园。搬来石块,拌上水泥,垒起围墙;移入苗木,种植花草。饿了咬口馕,渴了捧口水。直至天黑才往家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记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

△ 守候大门的艾哈迈德老人

艾哈迈德说(马达德只会当地方言):“最难办的是给林木浇水。每年3、4、5、6这四个月,水比血还要宝贵。人要喝水,牲畜饮水,庄稼要水,树木也需要浇水。这个季节,雪山融水不多,水源十分紧张,实行严格配水制度。”他们经常半夜出发,利用用水低峰,打着手电,从几公里外地方背水,浇灌树木花草。“我宁可累死,也不能让陵园缺水。”艾哈迈德如此说道。

进入正规后,两位村民仍是每天来到陵园。一人看门打扫卫生,每天清扫三到四次,并用抹布仔细擦拭墓碑。另一人则全日养护树木花草。实在忙不过来时,就把儿子、兄弟、邻居、朋友叫来帮忙。几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休息。

“英雄们安息的地方 必须是一尘不染,郁郁葱葱。”

头几年,两位村民完全是无报酬为陵园工作。后来,当地政府每月发给他们每人360卢比补贴(约合50元人民币)。就是这点钱,由于政府财政紧张,也经常无法每月发放。艾哈迈德说,他们主要是靠家人种几亩薄地维持生活。

当被问道为何这么做时,艾哈迈德这样说道:“我们亲眼看到中国军人昼夜辛劳,用生命为我们修路。现在路通了,与外界联系方便了,我们生活也改善了。这要感谢中国军人。把中国烈士安葬在这里,是我们全村人的光荣。为中国兄弟守陵,是我们心甘情愿的。这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

为探陵中国人举行隆重仪式

巴基斯坦人知恩图报,为来巴中国烈士陵园探望亲人的中国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

陵园最后一座墓,也就是第88号墓,是最后牺牲的中国军人朱法安烈士的陵墓。

一个令人感动的中国亲属扫墓故事在巴广为流传。

2011年8月的一天,湖南肖女士前往巴基斯坦探望因修建公路牺牲的未婚夫朱法安烈士。

记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

肖大姐在帕苏乘坐巴军方提供的直升机至吉尔吉特。

在巴境内帕苏,堰塞湖阻断了公路。巴军方闻讯后,派出军用直升机,将肖女士一行直接护送到吉尔吉特。市长及军政官员在机场迎接。

艾哈迈德知道这一消息后,提前一天就开始发动家人彻底打扫陵园,甚至连陵园大门也擦得锃亮。当天一早,艾哈迈德又早早来到陵园,先是轻轻掸去朱法安烈士墓上的浮尘,然后一手端碗,一手用布,仔细擦拭墓碑上的姓名。最后,在烈士墓四周撒上清晨专门采摘的鲜花。

上午10时许,警车开道、军车护送的车队驶至陵园。穿上崭新民族服装的艾哈迈德,见到肖女士,用乌尔都语高声大喊:“巴中友谊万岁!”

12名巴军人执枪肃立两行,军官手持军刀站在中间,随着口令,军人荷枪举步,两名军人献上花圈。

肖女士献上万里之遥家乡带来的花圈,洒上米酒,长跪不起,情节感人。

艾哈迈德称,进入陵园,需要他的批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凡扫墓人员,尤其是当地居民,他会要求他们用中文、英语、乌尔都语或吉尔吉特方言喊上这么一嗓子:“中国兄弟,我来探望你们啦!”为的就是让长眠在此的中国烈士们知晓,巴基斯坦和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又来看望他们了。

更看重的是荣誉

艾哈迈德说,几十年来,他们守护烈士陵园,无怨无悔,并不在乎个人得失,更看重的是荣誉。

中国没有忘记两位老人。1997年和2004年,中国政府两次邀请两位老人访华。2003年10月21日,喀喇昆仑公路通车25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专程慰问两位老人。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常邀请老人去伊斯兰堡做客,并利用每年清明扫墓之机,探望老人。2005年10月3日,中国大使馆又在陵园左侧立了一座新的纪念碑。中巴媒体也对老人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

记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

△ 中国领导人向为推动中巴友好做出贡献的人士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右二为艾哈迈德老人。

最令艾哈迈德老人激动的是受到中国国家主席接见。2015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访巴时,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友好人士,向他们致敬并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彰他们为推动中巴友好所作贡献,其中就有守护中国烈士陵园37年的59岁艾哈迈德老人(马达德老人已于2010年去世)。

两位老人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尊敬。他们守护中国烈士陵园事迹,同样赢得当地政府和人民尊敬。当地政府发放的补贴,开始逐年增加。

2002年起,为减轻两人负担,政府把守陵人数增加到5人。受两位老人影响,当地村民把中国烈士遗照挂在家中。村民见到老人会主动打招呼,经常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两位老人去中国访问时,村里亲朋好友把他们一直送到伊斯兰堡。当地电视台和电台也专门为他们制作节目。

世世代代守护下去

陵园大门左侧,竖着一块白色水泥石碑。石碑上刻的文字引起了我的好奇。上行是英文:中国大使馆;下行同样内容,但用的是乌尔都文。

艾哈迈德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道:“这是我让人专门刻写的。写中国大使馆,是为让烈士们知道,他们仍长眠在中国领土,这里是他们的家。诚然,作为这里守陵人,我理所当然也就成为中国大使馆一员了。”

记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

△ 艾哈迈德老人向扫墓者展示刊登其守墓事迹的报纸。

艾哈迈德十分看重这份工作,有两件物品从不离身:一是吉尔吉特政府颁发的陵园工作证,上面有自己的照片及政府的钢印;另一件物品放在一个带拉链塑料袋内,里面装着巴中报刊登载他和马达德老人守护陵园的事迹。每当遇到有人探陵,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拿出折得整整齐齐的报纸显摆,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当被问到有什么要求时,老人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能不能把烈士的墓碑重新刻写一下,一些中文姓名都已经看不清了。”在老人心里,中国烈士一切重于喀喇昆仑山。值得庆幸的是,2013年,中国烈士陵园已被修缮一新。

马达德老人临终前,把大儿子叫到床前,希望继承他的事业,继续守护中国烈士陵园。当时,大儿子侯赛因是大卡车司机,在喀喇昆仑公路上跑运输,每月收入不菲。但为了父亲的遗愿,他毅然决然地卖掉卡车,来到陵园。他说:“收入多少并不重要,每日能为中国烈士服务,我感到自豪。”

艾哈迈德老人说:“为了巴基斯坦人民过上幸福日子,中国军人把自己生命都留在这里。我们平民百姓做不了什么大事,力所能及的就是看好陵园,让中国烈士安心,让烈士家庭放心。”

虽然中国烈士长眠于异国他乡,但并不孤独,一位巴基斯坦老人在这里默默守护44年。

“我不是在守墓,我是在守护一群在睡觉的中国孩子。”艾哈迈德老人如此说道。

44年弹指一挥间。艾哈迈德老人也年过六旬,体力大不如前。他也在开始考虑让四个儿子中的一个接班。他的心愿是能让下一代延续这份神圣的使命。

两位老人是巴基斯坦最感动人物,而他们的事迹也已成为吉尔吉特最感人的故事!

-End-

文字 | 王信强

图片 | 作者供图、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