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玛卡的种植环境(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15|点击次数: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上篇文章介绍了玛咖的主要成分和它的作用。鉴于它的诸多功效,早些年产量稀少,随着玛咖粉被批准为国家新资源食品,企业和农户开始大量种植玛咖,从而使市场上涌出了大量的玛咖原果、切片和以玛咖粉为原料的玛咖精片(压片糖果),规模化种植区域也从云南丽江扩展云香格里拉、东川、昭通、四川、西藏、青海等地,甚至在不符合种植地理、气候环境的地区也有农户大量种植。但是这些玛咖真的有效吗?这些玛咖里真的富含玛咖酰胺和芥子油苷等有效成份吗?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中科院赵兵教授的研究团队对玛咖从育种、育苗、种植、采收、鉴别、储存、加工、有效组份提取分离、组效关系、量效关系等方面做了长达14年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和授权专利。这一期,和大家分享其中部分成果,这有利于用户正确认识玛咖和有效鉴别玛咖。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云南丽江海拔2900-4000米地区是玛咖较佳的种植区之一。类似于丽江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也是玛咖较佳种植区域。也就是说,玛咖种植区域是对其质量判别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对比检测数据表明,云南丽江种植玛咖的主要有效组份含量不比秘鲁玛咖少,甚至有效组份远远超过秘鲁的玛咖。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玛咖要生长不仅要求海拔高度、光照、昼夜温差(30℃左右),而且对土壤营养、酸碱性、透气性等均有特殊要求,才能满足玛咖两段生长的要求。中科院赵兵教授的研发团队及合作者在十几年中,先后在我国云南、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等,海拔在1000-4500米不同气候、土壤条件的40多个试验点进行试种,经过不断试验论证,确定大香格里拉区域为我国适宜规模化种植玛咖的区域。适宜区种出来为优质玛咖,不适宜区域即使种出来也会成为“玛咖萝卜”,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玛咖颜色与玛咖质量

玛咖颜色与玛咖质量

根据玛咖果的外皮颜色和果肉颜色可分为黑白、黑黄、黑红、黄白、黄黄、红白、红黄(如上图)等。长期的研究表明:玛咖外皮颜色没有遗传稳定性,且受到光照、土壤等因素影响。判断玛咖质量的高低,应以其含有的主要功能性组分高低为依据。否则,玛咖可能就和萝卜无异。为此,中科院赵兵教授的研究团队牵头研究制定了第一个玛咖官方标准《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对玛咖果、切片和粉按玛咖酰胺含量进行了质量分级,而不是以颜色、大小分级。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赵兵教授的研发团队研究和建立了基于ITS序列的玛咖真伪鉴别技术,为玛咖DNA分子条码应用于各种玛咖产品奠定了基础,不但可以鉴别玛咖果、切片的真伪,还可以鉴别出玛咖粉、玛咖精片(压片糖果)是否掺杂土豆、玉米、萝卜等,从而可保证原料和产品质量。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种植过程对玛咖质量的影响

是否采用全生态、有机规范化栽培和管理也是判别玛咖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玛咖从育苗、种植、到采收需要历经9个月左右,移栽到地里生长时间在6-7个月。在保证种植土地、气候环境的前提下,对于玛咖全生长过的生态管理也是玛咖质量控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安全、质量好的玛咖原料才可能做出高品质的玛咖产品。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加工技术对玛咖质量的影响

采用低温、气流超微粉碎技术,保证加工过程热敏性活性成分不被破坏,更有利于有效组份被充分吸收利用。采用先进的混合、制粒技术,使玛咖超微粉含量高达97%,还可达到含化效果。玛咖精片(压片糖果)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玛咖产品,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一天活动的销售就高达上万瓶。但是,原料质量、加工和质控技术的差异却使产品食用感受千差万别。

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三)玛咖质量及标准

加工技术对玛咖质量的影响

下期敬请期待系列文章《中国科学院赵兵教授谈玛咖之(四)玛咖常用的食用方法》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