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北方荒山种植什么赚钱(卡布其石灰石矿:荒山里创造的奇迹(上篇))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21|点击次数:
卡布其石灰石矿:荒山里创造的奇迹(上篇)

如今的厂区。

卡布其石灰石矿:荒山里创造的奇迹(上篇)

建矿早期的动员誓师大会。

卡布其石灰石矿:荒山里创造的奇迹(上篇)

人工开采。

卡布其石灰石矿:荒山里创造的奇迹(上篇)

矿石运输。

■乌海红色记忆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记者 韩建慧

作为新中国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企业之一,包钢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这里流出的第一炉铁水结束了草原上寸铁不产的历史,也奠定了“草原钢城”的辉煌未来。

然而,包钢建设之初,也曾经困难重重。1958年,包钢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人们热切期望的一号高炉建设却遇到了设备和建设材料供应不足的难题。为此,党中央提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困难”,由此在全国上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支援包钢建设的热潮。这其中,也有来自乌海地区的一分子。除了优质的煤焦炭资源,乌海的矿石也被勤劳勇敢的建设者们从荒原的土层之下挖掘出来,它们被源源不断运送到包头,投入到新中国火红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之中,浓墨重彩地绘就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和谐画卷。

这段光辉的岁月,乌海不会忘记,包钢不会忘记,草原儿女不会忘记,共和国更不会忘记。

卡布其,蒙古语中是“山沟”的意思,原是发源于桌子山的一条河流的名字。但卡布其在地貌上却不完全是“沟”,这片东高西低的地域位于桌子山西翼,主峰最高处高达2194.4米,山体分布着范围多达400平方公里的石灰岩矿床,卡布其石灰石矿就定址于此。

据《乌海市志》所载,早在1893年,桌子山地区就先后有俄国人、法国人进行踏勘活动,并著有游记,写过调查报告,简述过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状况。但真正揭开这一地区矿藏奥秘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5年,非金属勘探公司703队对此地石灰石矿产资源开展普查,发现桌子山地区埋藏的石灰石矿质量甚佳,储量极其丰富。1958年,桌子山被冶金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定为包钢辅助原料基地,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踏勘,就此拉开了卡布其石灰石矿建设开发的宏大序幕。

迁址搬矿,栉风沐雨开发卡布其

在卡布其建立石灰石矿之前,1958年,包钢曾在山西朔县洪涛山建立石灰石矿。1959年,随着包钢两个高炉准备生产,各单位的小高炉也陆续生产,所需要的石灰石达到70至80万吨。洪涛山远在山西,跨省运输困难,难以保证生产建设的需要。

于是,国家冶金部决定就近为包钢寻找辅助矿,桌子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储备和开采条件为石灰石矿转移提供了可能。当时,卡布其地区拥有设计露天采场境界圈定的石灰石储量为2.7亿吨,石灰石平均品位(CaO)在50%以上。

1958年9月,包钢主管矿山的副经理乌力吉那仁和矿党委书记赵书润,驱车来到桌子山,选定了矿区及福利区的建设位置。随即,石灰石矿制定了搬迁到卡布其的工作计划。同年,包钢下派干部安全生、赵培权、杜汝瑞等5人前往卡布其安排搬迁人员的食宿。随后,干部、职工分批陆续迁入卡布其。

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共产党员安全生就是最初到卡布其做筹备工作的干部之一。在安老的记忆中,当时的卡布其当真是一派苍凉。矿区位于荒滩秃岭之中,触目所及没有一棵树,没有一道渠。

1959年的正月十六,安全生一直牢牢记着这个日子。那天,他们徒步走进卡布其,在山沟里搭起随身携带的帐篷,赤手空拳开始筹建矿区。

荒山里要建设矿区,遭遇的困难显然是前所未有的。当时整个卡布其地区仅有数十户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都是逐水草迁徙,居无定所,因此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

没有水怎么办?只能去寻找黄河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没有电怎么办?筹备组找来煤油灯用以照明;没有房又怎么办?安全生说,那只能靠搭帐篷和挖地窨子来渡过暂时的困境。

彼时,卡布其地区气候干燥,风大沙多,风力常常可达到十级以上,尤其是春季,一场风来飞沙走石,依着山坡挖开的地窨子一夜之间就会被沙土填满。安全生记得,自己当时一个多月都没有洗过脸,因为水实在是太珍贵了,跋涉几十里路取回来的黄河水,饮用尚且不够,哪里舍得洗脸洗澡呢。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生产建设却刻不容缓地展开了。退休职工马祝武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记载,1959年3月,石灰石矿在南区采场进行了临时人工开采,同年7月正式开始人工开采。当时,矿山的基础建设几近为零,生产现场几乎全靠工人锤击钎凿、人抬肩扛,没有任何的机械设备,条件异常艰苦。曾有人形象地描述当时的劳动场景:“手打眼、人推车,耙子、簸箕满山坡。”

除了生产工具简易,运输条件同样落后,7辆汽车、11辆马车担负着生产和基建的双重运输任务。尽管如此,生产建设依然实现了“开门红”,这一年,全矿出产石灰石矿石301556吨,满足了包钢对石灰石原料的基本需求。

筚路蓝缕,誓把荒原变家园

如今,再回忆起1959年那段艰辛的岁月,86岁的共产党员安永广老人仍然满是感叹。1959年,祖籍河北的安永广从家乡盲流至卡布其,恰逢当地石灰石矿正在招工,于是,24岁的他主动上前询问:“你们这里要不要工人?”

负责招工的干部安全生说:“要,当然要!吃得了苦就要。”

于是,安永广在卡布其石灰石矿当了一名工人。住在地窨子里,冬天阴冷夏天潮湿,没有水不能洗澡,他和工友们浑身长满了虱子。

采矿掌子面上的活儿也非常辛苦,由于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安永广和工友们要用撬棍把岩壁上的大石块撬下来,然后用小锤砸成小块装车。天一亮大家就纷纷从地窨子中爬出来去上班,一下班就去福利区义务盖房子。

有的工人吃不了苦,干脆行李卷也不要就不辞而别,但安永广不当“逃兵”,他说,搞基建哪里不辛苦,这些苦我吃得了。

安永广记得,那时候,大家每天下班都会做的一件事儿就是去背砖。砖瓦都是包钢支援的,用火车从外地运来,堆在矿区铁路专用线的站台上。一下班,职工们便绕路至此,一人背一摞砖回去盖房。就这样,矿区最早的职工宿舍“六栋房”诞生了,这是矿区最早的“单身宿舍”。一栋宿舍7间房,每间小房都有一张大通铺,6米宽的床板上,常常要挤着睡十一二个人。

安全生一人身兼数职,既是房产管理员,又是福利员、劳资员、采购员。作为分配住房的负责人,年轻的工人同他诉苦,说住的人多太挤了,不是胳膊砸了别人的脸,就是腿脚踢了人家的腰。安全生说,平躺着睡太挤了,大家就侧过身睡,房子还在盖,眼前的困难咱们先克服着。

住得难,吃得更难。安永广回忆,当时吃得最多的就是高粱米和窝窝头。窝窝头吃得久了烧心,于是大家给它起了个诨名儿叫“窝心头”。下饭菜除了咸菜就是盐水煮豆。每年冬季矿区会组织人手到外地购进一些便于存储的白菜和土豆回来分分,就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候。

有一年矿区领导辗转从武汉弄回来一批干菜叶子供应给职工,这菜叶子无论怎么泡发都咬不动,但那也是难得的蔬菜,于是大家就把它煮到糊糊锅里,囫囵着送下肚去。

矿区每天都会拨出一辆马车到黄河边去运水。路面全是河卵石,高低不平,路远难行,马车走一天也只能走一个来回。运回来的黄河水装在一个大锅炉里沉淀,大家排队去接。突然有一天,拧开水龙头,一滴水也流不出来,大伙儿吓了一跳,以为锅炉坏了,安全生挤过去一看,发现原来是沉淀的泥沙已经将出水口淤平……

“滴水贵如油啊!”这位88岁的老人感叹着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当初建设卡布其时候的样子。”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矿党委还是决定通过辛勤耕耘改变现状。为了解决职工吃菜问题,也为了给生活区防风固沙,1960年,矿党委从企业的福利费中拨出3万元用于创建自己的农场。80多名职工被抽调出来,在黄河东岸的沙丘和盐碱地上,搭上帐篷、挖出窑洞,准备在沙漠盐碱滩里种蔬菜。曾担任过农场场长的安全生告诉记者,当年的苦海作战,完全是凭借人力,一镐一镐、一锹一锹、人抬肩挑削平了一座座山丘,第一年就开荒50亩,植树2000棵,收获大白菜30多万斤。

苦干巧干,保证高炉“吃饱饭”

生活上的苦难并未磨灭职工们的工作热情。在1959年完成了“开门红”的情况下,1960年,包钢二号高炉和三座平炉相继投产,对石灰石的需求迅速增加。

此时卡布其矿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人员增加到2379人,1.25立方米电铲和BY-2型穿孔机陆续上马,设备总重量达到了469吨,同时建成了铁路窄轨线路,小矿车代替了汽车运载。

为了适应矿山建设的发展,包钢成立了卡布其矿指挥部。在指挥部的领导下,1960年,矿党委提出“引进黄河水,搬倒桌子山,苦干加巧干,保证高炉吃饱饭”的口号,集中力量组织人工打响大破碎、大搬运、大装车等五大战役,同时对南区临时采场进行了改造。

86岁的安永广仍然记得这段火红的岁月。那时候矿区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工具不足,大家就自制工具;运输力量不足,工人们徒手运输。上百斤的大石块被人们用肩挑背扛的办法从采矿区运出来,再一锤一锤敲成合格的产品。山沟里、山坡上,到处都是采矿工人忙碌的身影,手脚碰伤、肩膀磨破是常有的事儿,但没有人轻易下“火线”。

由于作业面海拔较高,冬春季节,生产区的气温要比生活区低许多。动辄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大山里,寒风如刀,严霜如刺,工人们露天作业,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竟无人喊退。职工中的共产党员更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个工段之间开展了保质量、比速度、保安全、比贡献的大竞赛,整个生产现场热火朝天。

凭借着这样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这一年,卡布其石灰石矿完成采剥总量727672万吨,其中原矿673624吨,超额2%完成了任务,全年输出矿石55万吨,保证了包钢公司的需要,而全员劳动生产率也比1959年提高了30%,矿石单位成本降低了46%。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石灰石矿进行了粗中破碎的建筑安装和小电站施工,基建速度非常快。到1961年,机修厂区、锻造间、工人俱乐部、卫生所、矿工子弟小学、职工食堂等基本建成,1962年底已建成62栋家属住宅平房,建筑面积达到16654平方米。职工及职工家属多达5000余人。

时光流逝,回忆却不曾褪色。

62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背着帐篷、带着锅灶徒步走进大山,站在山坡之上环顾四野,朔风凛冽,四野苍茫。

凭着一腔豪情和热血,他们立地生根,凭借双手建设起一片葱茏的家园。

62年后,这群年轻人已纷纷成为耄耋老人,昔日他们用双手建设起来的家园已顺利完成历史使命。随着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推进,他们携妻带子,搬到市区,搬进宽敞明亮、配套设施完善的明日星城小区安享晚年。

他们说,这一甲子的时光都留在了老同事们谈笑间的回忆里,但我们却知道,它实则镌刻在我市工矿企业开发建设的丰碑上,更镌刻在共和国冶金事业的编年史中!

资料片均由企业提供。韩建慧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