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新疆种植合作(新疆库尔勒市:培育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密码” ——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打造五支人才队伍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21|点击次数: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0日电(黄万里 黄金子)在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孔雀河中游,坐落着一个颇具特色的和什力克乡,全乡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95户7094人,耕地面积10.47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是香梨、棉花、桃杏桑葚等。2022年该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079万元,较2021年提升了10余个百分点。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基层农村干部更是主力军。近年来,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大力发展现有产业,坚持发掘本土人才,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培育新人。乡村发展进程中,逐步破解乡村人才短缺瓶颈,通过打造五支队伍盘活乡村人才资源,凝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人才力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选优配强“领头雁”。

从农民变身为公务员,2021年,和什力克乡柳林村党支部书记苏金权在43岁时一跃成为副乡长。这名在村工作7年的“老”村支书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六类人员’择优选拔进乡镇班子的好政策,我做梦都不敢想能通过农民村支书‘变身’成副乡长,给农民村支书们莫大的激励和信心。”2021年3月和什力克乡完成乡党委换届,选举产生9名党委委员、5名纪委委员,现有党政班子12人,从年龄结构、民汉比例、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注重把信念坚、明是非、肯奉献、敢担当的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锻炼,选用5名中层干部为乡长助理,作为班子后备人选重点培养;向基层一线干部给平台、给机会,让农民党员有奔头。结合工作需求点和班子的擅长点,有针对性提升能力、加压力,通过这“两点两力”把班子贯彻力和执行的潜能激发来,这就是把班子培养成“领头雁”的管用之处。

二、悉心培育“主心骨”。

他是和什力克乡下和什力克村党支部马俊,也是村里的活地图和主心骨,2011年12月参军,2013年12月退伍,又于2018年6月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挑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大梁。 2018 年 12 月他选任下和什力克村党总支书记,任职以来,他每年遍访全村525户,每到一户,他都详细了解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并带领村“两委”积极想办法、谋对策尽心尽力解决。2022年下和什力克村创建为库尔勒市“五好”党支部,个人也获得了自治州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和乡村振兴好支书的荣誉称号。和什力克乡共有5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现有村组织书记5人,村“两委”班子47人。乡党委坚决克服村党组织书记“选人难、人难选”的问题,注重把信念坚、明是非、肯奉献、敢担当的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锻炼。2022年库勒村退役军人村支部书记徐小海通过努力,得以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专项考录机会,成功考取公务员;上和什力克村党支部书记白海龙被评委库尔勒市2022年度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在善用人、勤锻炼的同时,注重村“两委”的实践锻炼,以“岗位大练兵”、“村党支部书记话乡村振兴”微视频、“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优秀案例”为载体,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互学互评互检,促进村党支部提升理论素养和党务水平,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广纳乡贤“后备军”。

“欢迎你们来到‘小艾说家乡’的直播间,这里不仅有美丽的孔雀河、一望无垠的棉田,还有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返乡大学生艾合买提·吐拉刚从厦门大学培训回来,就坚持每天通过直播向全国网友推荐家乡,由他建立得“小艾说家乡”抖音号、连带其他乡村大学生新生力量组建的宣传员队伍,成为发展乡村产业和文化旅游的一支主力军。现在,艾合买提·吐拉不仅是乡里的后备干部,也是家乡小有名气的宣讲员,还作为新疆巴州唯一入选的基层宣讲员参加自治区宣讲团,到喀什、和田、克州等地巡回宣讲,并荣获2022年库尔勒市优秀通讯员、优秀抗疫工作者等诸多荣誉。和什力克乡依托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12名返乡大中专学生到村实践锻炼。在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基础上,采取专人培养、精准培训、发挥特长等方式,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29人,形成了“梯次结构”的干部队伍,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发挥“访惠聚”工作队传帮带作用,聚焦四项重点任务,对村“一支部三中心”负责人实行一对一帮带,为建强基层组织建强后备力量

三、挖掘善用“土专家”。

2023年3月6日,和什力克乡顺兴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2022年集体经济分红大会,共发放租金、薪金、股金共27.7266万元。一大早,村民们就来到分红大会现场,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每位入股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2023年4月,得知顺兴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时,负责人苏英英高兴地说:“是家乡给了我平台,现在我也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提供平台,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多年来,和什力克乡建立种养殖“土专家”队伍140余人,组建200人以上的香梨管理精英队伍,同时在旅游项目欢乐田园、房车营地、大坝风情园、采摘园、一分田、周末巴扎等旅游项目上,发挥本地人才优势,实现更多的农户就业,同时引导本地农户销售农副产品创收。通过农技、职业技能专家下乡途径,引导专家人才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结对子”,培育以香梨种植和沤制有机肥专家荆卫国和巴州巾帼就业创业带头人苏英英为代表的致富带头人36人,补齐乡村人才短板,充分发挥“送学下乡”和“田间课堂”等育才平台作用,采取“室内和田间”相结合的方式,培训高素质农民260余人,盘活乡土人才资源。

五、创新培训“新农人”。

2022年什力克乡农户周云学家的棉花运用“干播湿出”技术实现270亩棉花增收18余万元。“采用‘干播湿出’的种植方式,一亩地的生产成本可节省150元,亩产量提高90公斤,最佳播种时间可以延长七到十天。”新疆绿洲驼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大振说。2021年新疆绿洲驼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和什力克乡,建设智慧农业—绿洲农场,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5000亩“试验田”,通过“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学习和实地教学,带领周边万亩棉田打造绿洲农场体系,2022年绿洲农场得到超预期收益,实现棉花亩产同比增长36%。农民与企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购销关系、合作关系、临时关系,而是资产深度联结、收益紧密捆绑、分配事关你我、发展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什立克乡通过绿洲驼铃的搭建平台、示范带动、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等,农民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迅速提高,创业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围绕产业链发展初加工、物流运输、门店加盟、直播销售、农家乐以及民宿等,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实现了新思想的融合和“新农人”的培育。

“因农而聚,因人而兴”。近年来,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依托资源禀赋,坚持挖掘乡村本土人才,以“五强五提升”组织振兴行动为抓手,着眼建强乡党委政府班子、村党组织带头人、村“两委”后备力量、土专家和新农人五支队伍,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激活乡村振兴人才源动力。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