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木本牡丹种植(牡丹露地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在北京园林中的实践)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21|点击次数:

牡丹露地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在北京园林中的实践

冯红颖

牡丹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原产于我国,作为传统名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最早是原产于我国诸多山脉的野生花卉,初以药用植物记栽于汉代华佗所著的《神农本草经》内。据考证,我国牡丹栽培至少始于两汉时代,隋唐时期,洛阳、长安成为牡丹的栽培中心,先是在宫廷御苑栽植,很快发展为民间遍植。著名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诗中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和白居易在《牡丹芳》中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都十分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牡丹兴起及人们赏花的空前盛况。直至现代,我国仍是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无论是数量或品种,都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已被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朝鲜、荷兰、加拿大等 20 多个国家引进种植。

1 牡丹露地栽培技术

牡丹具有耐寒、耐旱,怕热、怕涝、畏强风的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遵循“春发枝、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眠”这一生长习性和规律。在北京地区,于早春萌发,4 月上旬开花,7-8 月果熟,10月中旬地上部分枯萎,生育期为 250d 左右。因此,露地栽培需要按照其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1.1 选地、整地

牡丹喜凉爽、干燥的生长环境,露地栽培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向阳且稍微隐蔽的地带作为栽植地。土壤以稍有黏性、pH 值 6.5~7.5 的砂质土为最佳选择,避免选择土壤黏重和未经耕作的生土地块 。地块选好后,利用农具深翻土壤 50~70cm,保持地表平整无凹坑。牡丹喜肥,栽植前半年应施入适量的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选择发酵好的农家肥、饼肥(人畜粪、菜籽饼等),与土壤混合均匀,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

1.2 苗木选择

苗木市场常见的牡丹苗大致可分为 1 年生苗、2~3年生苗、4~5 年生苗,其中,北京地区主要选择 2~3 年生苗,因其正值生命力旺盛时期,移栽容易成活,管理相对简单。具体选择时,苗木还应满足以下标准:茎粗壮、芽饱满、根系发达、粗根较多、长势健康、无病虫害。

1.3 栽植时间

牡丹适宜在秋季栽植(9-10 月),俗称“秋麦天、栽牡丹”,如果栽植时间过早,会导致牡丹提前发芽,冬季反受冻害,栽植时间过晚,不易诱发新根,则会影响栽植成活率。北京地区春季不适宜栽植牡丹,这是因为此时栽植牡丹,根系还来不及得到恢复,就要消耗大量的养分生长枝叶,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水分蒸腾量大,容易导致植株长势较弱且不开花。因此,才会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开花”的说法。

1.4 具体栽植

露地栽培牡丹往往采用穴植法,穴深 45cm、穴径35~40cm,株行距规格为 40cm×50cm 或 50cm×60cm,挖穴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将苗木居中放入穴中,保持根系均匀舒展,随后回填表土,填土至 1/2 时,向上轻提苗木,再回填底土,并夯实土壤。栽植时,应合理控制栽植深度,栽植过深容易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栽植过浅会导致根颈外漏,影响生根。栽植工作完成后立即浇1 次透水,俗称“定根水”。

1.5 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1.5.1 浇水。牡丹整体浇水原则是“宁少不多”,牡丹根系发达,能入土深达 1m 以上,吸水能力强,肉质根又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因而对水分要求不高。但初栽植的苗木因根系短、抗旱能力较差,加上北京地区秋季降雨量较少,仍需适时浇水,但要避免浇水过多,刚栽植的牡丹苗木发育不全,吸收水分能力较弱,浇水过多易造成根系腐烂。春季植物萌动性强,一般 7~15d 浇 1 次水,土壤保持微微湿润即可;夏季温度较高,植物蒸腾量大,需水量较多,一般 7d 左右浇 1 次水,每次小水漫灌,避免积水;秋季是牡丹生长旺季,对水分需求量最大,可 3~4d 浇 1 次水,并随时观察土壤情况,若土壤干燥,应适当调整浇水频率;冬季气温降低,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此时可暂停浇水。

1.5.2 施肥。初栽植的苗木不施肥,生长 1 年后再施肥,一般 1 年施肥 3 次。第 1 次施肥时间是 3-4 月,于牡丹开花前 20d 施入,促进牡丹当年开花;第 2 次施肥时间

是在开花过后 15d 内施入,有利于植株花芽分化和恢复

长势,这 2 次施肥以氮肥为主,可施用充分发酵腐熟粉

碎的饼肥或粪干,混以少量的氮肥,具体施肥量为

150~200g/ 株。第 3 次施肥时间是入冬后土壤尚未冻结

前施用,北京地区冬季寒冷,为了帮助苗木能顺利越冬,

同时,为翌年春季苗木萌芽生长提供养分,肥量宜大,以

磷、钾肥为主。施肥方法普遍采用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

施在土壤表面,随后轻轻松土,使土壤和肥料均匀混合

后浇水,可避免产生肥害。

1.5.3 中耕除草。为了改善栽植地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牡

丹生长过程中对养分、水分的需求及预防感染病虫害,应

定期中耕除草。遵循“除小、除净”的原则,连根拔起小草,

尤其是北京地区 7-8 月,天气炎热且雨水较多,湿热条

件容易滋生杂草病菌。因此,需要勤除杂草。

1.5.4 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不仅能为植株塑造出良好的

形态,还能均衡树势,维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营养平

衡。修剪宜在冬季进行,此时植株进入休眠期,不仅没有

枝叶遮挡,而且树体枝条营养回流,体液流动缓慢,修剪

不会对植株造成伤害,修剪后有利于伤口尽快恢复 [1] 。苗

木定植后的当年,任其生长,不做任何修剪,定植后翌年

开始修剪,可分为春剪和冬剪。春季当嫩芽长至 5cm 时,

选留 3~5 个生长健壮、分布匀称的枝条,其余枝条全部

剪除,入冬封土前,萌蘖枝除留作新补充枝条的以外,其

余全部除去,从而对苗木进行合理造型。需要注意的是,

在剪除枝条顶端未木质化的干枯部分时,应离最顶端的

芽体 2cm 的距离。定植后的第 3 年,一方面,及时抹芽、

培育状枝,一般 4~5 年生苗木可保留 3~4 个花芽,摘除

其余花芽;另一方面,重点剪除细弱枝、病虫枝、重叠枝、

下垂枝,既能保持植株造型的美观性,又能改善通风透光

条件。针对 7 年生以上的植株,可通过选留萌蘖芽逐渐更

新主干,随着株龄的增加,树冠开张角度加大,可通过保

留主干上的花芽增加侧花枝数。另外,牡丹开花后应及时

剪去残花,避免留种结实,从而消耗养分。

1.5.5 病虫害防治。北京地区牡丹露地栽培,出现的主要病虫害有牡丹叶斑病、牡丹锈病、吹棉蚧壳虫、红蜘蛛4 种 。具体防治时,应在充分了解病虫害为害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生物防治 + 物理防治 + 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

(1)牡丹叶斑病。牡丹叶斑病常在花后的半个月发病,发病最严重的时间是 7 月中旬。主要为害牡丹的叶片和嫩枝,受害初期叶片背面会出现褐色小斑点,随着病害扩散,形成外浓中淡、不规则的圆心环纹枯斑,且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以致叶片枯焦凋落 。

防治措施:与早春牡丹发芽前,喷洒 45%多菌灵800 倍液或 3°~5°Be 石硫合剂,能有效杀灭植株及地表病菌,大幅减少叶斑病出现几率;合理控制土壤湿度,适量使用氮肥,多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提高植株抵抗病害的能力;发现病株、病叶立即除去,防止病害蔓延,同时,可喷洒 45%多菌灵 800 倍液或 60%代森锌 600倍液,每 7~10d 喷洒 1 次,连续喷洒 3~4 次。

(2)牡丹锈病:牡丹锈病是牡丹常见的一种病害,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一般于牡丹开花后发生,7-8 月为害最为严重,温暖潮湿、多风雨利于发生病害 。受害后,叶片会出现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逐渐枯黄,叶背面附着黄褐色的疱状物,即孢子堆,致使叶片早枯、植株矮小弱化,从而严重影响牡丹品质。

防治措施:栽植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远离松树的地块,若发病应砍除附近染病松树;加强日常养护管理,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减少虫源;于 7 月前,喷洒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 1200~1500 倍液,每 10~15d 喷洒 1 次,连喷 2~3 次,可有效预防牡丹感染锈病;受害初期可喷洒 15%粉锈宁 1000 倍液。

(3)吹棉蚧壳虫。又名“吹绵蚧”,是牡丹常见虫害之一,原产澳洲,于 1905 年首次在我国发现,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常群集在牡丹叶芽、嫩芽、新梢上为害,发生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导致植株枯萎或死亡,即使尚存部分枝条,也因其排泄物引发煤污病,严重影响牡丹的观赏价值。

防治措施:栽植时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及时修剪病虫枝、细弱枝、干枯枝,集中清理落叶,营造良好的透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长势,能有效减少虫害发生几率;在冬季利用工具刮去附着在枝干上的虫体,并喷洒 5°Be石硫合剂涂抹枝干,能有效毒杀越冬雌虫和虫卵;采用生物防治法,保护或释放大红瓢虫、澳洲瓢虫等天敌;在幼虫孵化期,可喷洒 45%氧化乐果乳油 800 倍药液,连续喷洒 2~3 次。

(4)红蜘蛛。又名“棉红蜘蛛”,是牡丹常见虫害之一,虫体细小,呈圆形,橘黄色或红色,有 4 对足。喜高温干燥环境,繁殖迅速,最快 5d 左右就能繁殖 1 代,以雌性成虫或卵在枝干中越冬 。红蜘蛛多群集于牡丹叶片背面吐丝结网为害,以吸食植株叶片液汁为生,受害叶片最初会出现斑点或斑块,呈灰白色,为害严重时,叶片卷缩、枯黄,甚至脱落。

防治措施:加强日常养护,发现牡丹叶片颜色异常时,应仔细检查叶背,个别叶片受害,应及时摘除虫叶;保护或释放瓢虫、草蛉、蓟马等天敌;红蜘蛛较多时,可喷洒45%氧化乐果乳油 1500 倍液或 75%克螨特 2500 倍液。

2 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牡丹专类园

牡丹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观赏价值各异,常以牡丹为主体,大面积栽植牡丹打造成专类园或园中园,花期

时呈现一片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园林景观效果。目前,

牡丹专类园广泛出现于城市公园、庭院、寺庙等场所中,

普遍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 2 种布置方式 [6] 。

2.1.1 规则式布置。要求地势平坦,将园区划分为规则

式的花池,通过大片种植不同品种的牡丹,形成整齐的

几何花样图案。这类专类园景观效果既显得整齐统一,

又能将不同牡丹品种的差异性凸显出来,兼具生产和品

种资源保护的作用,在园林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北京景

山公园牡丹园,种植面积约 4 万 m 2 ,牡丹品种将近 600

种,采用规则式布置手法,将这些牡丹栽种于公园中轴

线上,形成北京最大的牡丹观赏园,每当牡丹花期盛开

时,与周围景色交相辉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1.2 自然式布置。可结合地形,并与其他造景要素和

谐搭配,如植物、山石、建筑、地形等,形成自然、野趣的

艺术效果。这类形式专类园通过将不同花期的牡丹品种

混合搭配栽植,丰富景观层次性的同时,也能弥补花期

前后景色欠缺的不足。例如,北京植物园中的牡丹园,牡

丹品种多达 260 多个,采用自然式设计手法,采用乔、

灌、草复层植物群落,将牡丹与雪松、紫薇、凤尾兰、月

季、大叶黄杨等其他花草树木及山石、建筑等自然和谐

地配置在一起,既能避免牡丹曝晒,又能为园林增添自

然山野之趣。

2.2 花台

牡丹具有喜高燥怕湿的特性,如果栽植地地势低

洼,栽植前应建造花台进行栽植,花台高度根据实际地

形条件而定,一般适宜高出地面 100cm。若是在坡地栽

植牡丹,可打造成阶梯式花台,并将牡丹按照色彩、株型

等有规律地栽植在花台内,形成极富美感的立体景观效

果 [7] 。例如,北京颐和园目前拥有 17 座牡丹花台,普遍采

用多层台阶式花台种植形式,植株栽植错落有致,花期

时节牡丹竞相开放,使得景观效果极富层次性。

2.3 花带

在公园、庭院道路两边或分车带上,有规律地栽植

牡丹,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而且能美化城市环境,

为人们和驾驶人员带良好的视觉体验。待牡丹花盛开,

人们沿着花带步行、骑行、驾驶,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

卉景色,又能闻到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例如,北京中山

公园林荫道大道,植物配置以牡丹为主,再搭配雪松、芍

药、紫薇、月季等其他植物,打造出一条牡丹花带,形成

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可赏的道路绿化效果。

3 结语

露地栽培是牡丹最主要的栽培方式,几乎所有的牡

丹种苗都是通过露地栽培获得,但现阶段牡丹露地栽培

技术是最薄弱的环节。基于此,结合北京地区实际情况,

就牡丹露地栽培技术和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做了详细论

述,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旨在更好地推

广牡丹的应用。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