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进口水果种植(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26|点击次数: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距离 10 元 3 斤不远了。」

不久前,一则 #五一后或能实现榴莲自由# 的话题登上热搜。据报道,广西、广东等地,部分榴莲价格已跌至 20 元 / 斤上下,预计在 5 月销售旺季,价格将进一步下滑。

谈及榴莲,一直绕不过两个鲜明的标签:一是风味独特,二是价格不菲。

作为一种舶来水果,榴莲进入中国的时间不晚于明朝。郑和下西洋的随行翻译马欢著有《瀛涯胜览》,相当于一部航海日记,书中记载:「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剌,熟则五六瓣裂开,若臭牛肉之臭,内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这个「赌尔焉」,即是马来语「Durian」的音译。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挑选榴莲时,可以通过其外壳的开裂处闻气味。成熟榴莲气味香浓馥郁,变质榴莲有一股酒精味。© Suzanne Lee

但在千禧年以前,品尝过榴莲的国人并不占多数。先抛开价格门槛不谈,和车厘子、蓝莓等广受欢迎的进口水果相比,榴莲的口碑也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当你走进一家贩售榴莲的水果店,它浓郁的气息总能在第一时间刷满存在感。有些人会被「榴莲香」所吸引,觉得它甜美可口;另一些人则对其敬而远之,将这种特殊气味归为类似「烂鸡蛋」或「垃圾」的恶臭。

尤其对于那些初尝榴莲的人来说,除非选购已剥壳装盒的果肉,否则面对整颗榴莲那布满锋利尖刺的外壳,往往已手足无措。熟练地剥开这样一颗充满「攻击性」的水果,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如果操作不当,不仅难以开壳,还可能会擦伤手指,这也足以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找到两房之间的裂缝,用刀旋转撬动,再徒手掰开榴莲,即可取得果肉。© Golden Moments

无论如何,热爱榴莲的那部分人始终难以拒绝榴莲不同寻常的魅力 ——「浓郁」「芳香四溢」「散发着混合了芒果、香蕉和奶油的香味」,是嗜好者对它的滋味描述;当榴莲果肉以奶油般柔软细腻的质感融化于齿间,甜蜜中带一丝微苦的味道弥漫口腔,你就会彻底沦陷。

过去几十年里,榴莲在中国的销售额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究其原因,一则,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榴莲的进口量有了显著的增加。二则,21 世纪初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口味的多元化趋势,榴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得到了持续提升。自 2015 年起,中国的榴莲进口额增长了 15 倍以上。当整个中国水果行业销售额以 9% 的速度增长,榴莲则以 20% ~ 30% 的增速一路领跑。尤其在 2019 年以后,新鲜榴莲的进口量甚至超过了车厘子。

至此,榴莲作为一种贵价水果,以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满足了消费者从「猎奇」到「热爱」的消费心理转变,真正成为了「进口水果之王」。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泰国是世界第一大榴莲出口国,其中绝大多数直接运往中国。© Reuters

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泰国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莲生产国,而中国则是榴莲的主要进口国。在中国市场,泰国榴莲和马来西亚榴莲是两大主流品种。泰国榴莲主要有金枕、青尼、干尧三种,其中金枕占了 80% 以上。马来西亚榴莲的品种更加丰富,主要有猫山王(D197)和苏丹王(D24)

早期,中国的榴莲市场主要由泰国榴莲垄断。虽然在 2011 年来自马来西亚的冰冻榴莲产品、果泥和果肉已获准出口到中国,但由于榴莲外壳可能藏有污垢和害虫,完整的马来西亚榴莲并未获得出口到中国的许可。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消费者能接触到、品尝到的榴莲鲜果,几乎都是泰国进口的「金枕榴莲」,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国人对榴莲的最初印象,也从侧面反应出国内市场榴莲供不应求的状态。

进口到中国的金枕榴莲,大都不是树熟(指榴莲在树上自然成熟、自然掉落。因为到达了完全成熟期,树熟榴莲通常口感更佳,果肉更醇厚,香味充足),由于物流运输的需要,大部分金枕榴莲是在接近成熟的时候就被摘下来,然后进行运输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榴莲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过熟或者烂掉,延长了它的保质期。但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这些榴莲时,其口感和味道可能无法与树熟榴莲相比。以金枕为例,它的果肉较薄、甜度适中,在一众榴莲品种中属于「清甜系」。但如果在采摘时没有掌握好最佳时期,过早摘取并冷藏,无疑会使得果肉淡而无味,口感粘稠有余而绵密不足。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猫山王是榴莲的一个栽培品种,起源于 1980 年代的马来西亚,最初被称为「姜黄王」。© Suzanne Lee

2019 年,中国海关正式颁布《关于允许马来西亚冷冻榴莲进口的公告》,这一公告如同一张通行证,只要符合相关检验检疫要求,马来西亚的冷冻整颗带壳榴莲就可以合法进入中国市场。此后,许多商家和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冷冻猫山王榴莲。如今,大多数消费者已经熟悉猫山王这个品种,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奶香味而受到许多榴莲爱好者的喜爱。

遗憾的是,猫山王的入场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将榴莲的市场价格推低。猫山王并不像其它榴莲品种那样容易种植和大量产出,它需要在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此外,这一品种的生长周期也较长,大约需 13 ~ 15 年的时间才能开始结果。受限于产区、产量和生长周期的猫山王,势必更具稀缺性,以至于它的价格本来就较其它品种的榴莲更高。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一颗刚刚掉落的树熟榴莲。© Suzanne Lee

在马来西亚,农户为了保证猫山王榴莲的口感和品质,一般会采取树熟的方式采摘,再用液氮等方式急冻锁鲜。出口时,为了保证冰冻榴莲的品质,需要全程冷链运输。市场的需求、稀缺的供应、再加上高昂的运输成本,一度将猫山王的价格推至新高。

我们不难看出,国内榴莲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品质较好的榴莲必须依赖进口。尽管中国南部地区,如海南、广东等都具备适合榴莲生长的气候条件,并且从 1950 年代起就引进了榴莲种植,但一直存在着「种榴莲是跟风炒作,榴莲不开花不结果」的说法。

一方面,由于榴莲树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开始结果,这使得扩大产量成为一个缓慢增速的过程。另一方面,榴莲种植不仅需要特定的环境,也需要特定的技术和管理,包括疾病和虫害的控制、果实的采摘和储存等等,在早期,国内大部分榴莲种植者并不具备足够的经验与知识,即使是同一品种的榴莲,由于土壤、气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其味道和质量也可能存在差异。

中国几乎不产榴莲,却是榴莲消费大国。当一种水果主要依赖进口,其价格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进口关税、运输和储存成本、供应链中的损耗等,都会增加水果的成本,并最终体现在消费者的账单上。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胡志明市街头,卖榴莲的越南女人。© flickr.com

从市场需求到供应源头,从贸易政策到供应链优化,都对榴莲的价格产生着影响,最近的榴莲价格创下新低其实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0 年,中国与 10 个东盟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交易起到了推动作用,协定的签署降低了成员国间的农产品进口关税,从而降低了中国进口榴莲的成本,打破了东南亚国家出口榴莲的贸易壁垒。

自 2022 下半年和今年年初,越南和菲律宾的鲜食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多个东南亚国家开始在中国榴莲市场上竞争,打破了鲜食榴莲的垄断状况。其中,越南榴莲的进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前,越南的榴莲只能通过边贸或以泰国榴莲贴牌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海关总署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于去年 7 月签署协议,允许越南鲜食榴莲进口中国,这标志着越南成为继泰国之后,第二个获得中国鲜食榴莲准入的国家。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榴莲树可生长五六十年,每年开花结果一次或两次,结果后需要 3 个月才能成熟。© Hasbi Kurnia

放眼国内,榴莲种植业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价格昂贵的水果一旦国产化,也就意味着价格将会大幅度降低。

国内种植者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逐渐增加了我国的榴莲产量,同时,也为榴莲的质量和口感带来了改善。今年三月,三亚榴莲基地种植的 1400 亩榴莲已挂上幼果,预计今年 6 月份将成熟上市,未来的榴莲产量有望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国产榴莲走入市场,满足榴莲爱好者的需求。随着供应量的增加,榴莲的价格可能会更加亲民。

与此同时,随着贸易合作的加强和物流技术的改进,进口榴莲的供应链变得更加高效,这也为稳定中国市场上的榴莲价格起到一定作用。例如近年来,广西通过改善港口设施和冷链物流系统,进口榴莲的运输和储存成本得到降低,为进口榴莲(如马来西亚榴莲)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的下降以及消费者对榴莲特点的认知度提高,榴莲正逐渐从进口水果和高端水果的金字塔尖下沉,走向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当国内种植与进口榴莲形成互补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榴莲自由」。© Suzanne Lee

没有人能确切回答,「榴莲自由」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虽然国内榴莲种植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要攻克种植技术、产量稳定性和品质一致性等方面的难题;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进口榴莲加入这场角逐,当国内种植和进口榴莲之间形成互补发展,榴莲自由的关键闭环才算真正成型。

毕竟,消费者所期待的「榴莲自由」,不仅仅是把价格「打下来」,而是更稳定的果肉质量、更丰富的品种选择和更充沛的口感满足。

本土种植能解决榴莲消费的进口依赖吗?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