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长沙蓝莓种植(院士“大咖”为湖南蓝莓产业发展支招)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27|点击次数: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3日讯(记者 李成辉)12月2日下午,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蓝莓生物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座谈会在长沙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以及蓝莓领域10余位专家“大咖”,从蓝莓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我省蓝莓产业发展“支招”。

院士“大咖”为湖南蓝莓产业发展支招

成绩:每亩可助贫困户增收2.5万元以上

蓝莓又名蓝浆果,是地球上少有的蓝色食物,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由于富含花青素,蓝莓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滋养眼睛的功能,被誉为“美瞳之果”。

近年来,随着我省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蓝莓产业已成为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蓝莓在市场上的表现也颇为不俗:由于产量较少,价格稳居高位,名副其实的“水果之王”。

星城明月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在长沙、郴州及湘西州等9个市州、31个县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到年底种植面积达20000多亩。据悉,湘西州龙山县与该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蓝莓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打产业发展。

公司董事长朱和英介绍,根据省委政研室连续4年的跟踪评估,通过种植蓝莓蓝莓产业,每户贫困户每亩可增收2.5万元以上。

院士“大咖”为湖南蓝莓产业发展支招

观点:湖南蓝莓产业仍处在徘徊期

2006年,张家界市在省内首先引种蓝莓,主要以兔眼蓝莓为主。由于身价不菲,收益可观,不少地方争相引种。此后,我省蓝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仅长沙蓝莓种植面积就超过了5000亩。

不过,在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彭国平看来,湖南蓝莓产业仍处在徘徊期。一方面,蓝莓种植前期投入多、风险也大;另一方面,蓝莓价格蛮高,管理到位产量还过得去,收益可期。

“好种的东西不好吃,好吃的东西不好种,这是一个矛盾。”彭国平说,不少蓝莓种植户盲目到外地引种,导致种下的蓝莓难开花、不结果、产量低,口感也差,“几十万随便就赔掉了。”

“蓝莓种植按理说是一件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事,但目前实难看到效益。”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邓建平介绍,目前我省蓝莓种植基地大多以数十亩的规模为主,这决定了它很难有完整的配套技术服务,也不会有条件请专门的技术员进行指导,“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问题,就会翻很大的跟头。”

对策:选准方向很重要

与会专家表示,目前,湖南蓝莓种植水平普遍不高,产量低没钱赚,如何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产量、保证蓝莓口感,是当前我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选准方向很重要。”邹学校院士表示,湖南气候恶劣,虽然不利于蓝莓生长,但育种优势明显,要充分收集野生蓝莓种质资源,在挖掘和发挥本土品种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加快育种基地建设,采用分子标记、生物信息分析等技术手段选育鲜食和适合加工的优质高产蓝莓新品种,提高育种效率。

邹学校院士说,蓝莓是时鲜水果,宜发展第三产业,与外省蓝莓相比,有时间差优势。通过建设采摘园,集生态种植、旅游观光、现场采摘、科普体验、健康教育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效益好。

实际上,蓝莓种植成本已经大幅降低。朱和英告诉记者,通过专家指导和多年摸索,已经成功改变了蓝莓以草炭为主要种植肥料的习性,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由原来的每亩投入4万元以上,到现在每亩种植成本在8000元以下。同时,也摸索出南方蓝莓适应性苗木培养技术操作流程成功筛选出适应南方生长的蓝莓苗木,为蓝莓在湖南的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

此外,与会专家还表示,要进一步对蓝莓产业优化升级,同步推进蓝莓在保护视力、抗衰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技术,用绿色健康优质的蓝莓产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责编:吴岱霞]

[来源:三湘都市报]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