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有关种植(农业起源及其重要意义)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1|点击次数:

农业起源及其重要意义

农业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模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一、农业起源的时间

农业起源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学者通常把距今10000年左右作为农业起源的节点,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加,有往更早追溯的趋势。

大约从距今10000年左右开始,人类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可食用植物,有了农业起源的迹象。栽培作物的出现,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经过的长期采集作业,人们发现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初步掌握了种植的基础知识;二是人群活动范围相对固定,人们会不时路过某一地区,可以预期自己能够收获所种植的作物。

最初的栽培作物,是人类采集和渔猎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随着人类采集和渔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产效率提高,从单位面积中获取的食物增多,流动范围开始减小。很多时候获取的食物超过了人们的需求,为了避免浪费,人们发明了储藏技术,把食物储藏起来,由此形成了食物储备。有了这些食物储备,人们愈加可以不必为食物再向远处追寻,活动范围进一步缩小,甚至会短期定居。由于活动范围缩小,活动空间变得固定,种植作物然后等成熟时回来收获成为可能。随着种植和收获的重复进行,人们对种植的收获预期越来越肯定,也就把更多精力投入种植活动当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种植作物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总的说来,这时候的种植收获只是食物的补充性来源,在食物总量中占比例较小。

因为最初的种植作物产量低,难以吸引人们投入更多精力,农业也无法成为人类的主业。要想把种植作物作为主要生产方式,还需要完成对植物的驯化,培植出易管理产量高的作物种类。

作物驯化是一个历时漫长的工程。人们在种植作物的过程,观察到不同质量的种子产生的后代不同,于是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成熟、饱满的种子种植。经过长期的择优栽培,作物在人为选择的干预下进化速度变快,逐渐产生了适合广泛栽培的农业作物物种。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例如水稻、粟等在大约在距今10000多年前已经初步驯化,浙江上山遗址出土的稻米、北京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粟,都有人工驯化的痕迹。到距今8000年前后,人们已经驯化出了产量较高的新稻、粟品种。

所以,距今8000年前后,出现了大量定居村落,农业的地位开始确立,中国出现了明显的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但这时候的农业生产依然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采集和渔猎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农业生产的粮食主要是提供冬季的供食物储备。也就是说,人们在晚春、夏天和秋天采集和渔猎,获取当下的主要食物,在冬季主要依靠农业获取的粮食。虽然农业生产不是主力,但正是农业生产的收获弥补了冬季食物的短缺,使人类不必再四处迁徙,在8000年前后定居下来。

与作物驯化同时进行的,还有对土壤和认识和改造。农业为主的文明被称为农耕文明,之所以被称作农耕文明,就是用“耕”字强调改善土壤的重要作用。从考古出土的工具看,距今8000年左右,南方的彭头山文化出土有松土用的木耒,北方的裴李岗文化出土有松土用的石铲,可能都已经有较成熟的耕作程序。这应该也是距今8000年左右出现大量定居村落的重要原因。

农业的另外一项重要技术是水利,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晚一些,是村落具有一定规模,有能力进行公共工程之后才普遍出现的。目前较早的水利工程见于良渚文化,距今5000多年。所以,真正的较完全的农业经济是到距今5000年前后才最终形成的。

在耕作土地和兴修水利这一问题上,南方的稻作地区与北方的旱作地区有所不同,水稻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有较完善的水田和排水设施,才能进行大片种植,而北方粟作农业,只要清除杂草,对土地稍作清理,就可以种植。所以,从理论上说,南方稻作地区是更早进行土地耕作和兴修水利的,北方则相对会晚一些。10000年前出现的半定居的上山文化,大约与稻作的这个特点有关,即人们需要较长时间处理农田和水利,所以选择了在当地长时间居住。

作物驯化、改善土壤条件和水利建设,是贯穿农业始终的三个主要方面,大约到距今5000年前后,这三个条件基本都已经具备,农业社会模式正式确立。

二、农业起源的地区

农业起源理论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两种,在不同理论下,农业起源地区及其数量是不一样的。在一元论下,农业起源地只有一个,或是西亚地区,或是东南亚地区,其他地区的农业是传播的结果。在多元论下,则认为有多个独立的农业起源地。动植物生长规律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种植也比较容易实现,农业是多地独立起源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农业起源地应该有多个。

在关于农业起源地的讨论中,有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一个是农业起源地区,另一个是农作物起源地区,二者经常被混在一起,需要注意区分。

农业起源地区,是早期农业起源的地区,主要以考古资料考察早期农作物栽培和家畜畜养发生的情况。在这一视角下,通常认为有三个农业起源地区,即西亚(有时包含北非)、东亚和中南美洲。有的将北非也作为农业起源地,就成为北非、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四个农业起源地区。世界上的重要农作物和家畜基本上都是在这四个起源中心区被驯化出来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列的世界五大谷物,即水稻、玉米、小麦、大麦和高粱都来自这四个地区。其中西亚地区的小麦、大麦,羊等,中国地区的水稻、小米、猪等,中南美洲的玉米、红薯、土豆等都深远影响了人类的食物构成和历史演化。

农作物起源地区,是从作物种类原产地的角度考察农作物的来源。农作物起源地数量较多,中国、印度、中亚、西亚、地中海、埃塞俄比亚、中美洲、南美都是多种农作物的起源地区。

三、农业起源的影响与意义

(一)、关农业革命的骗局

近年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发明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随着农业社会的建立,农民需要从事松土、播种、收获等繁重的劳作,比采集者更辛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田间劳动,生活更乏味;辛苦的劳作还带来了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农业生产主要种植一种或几种作物,导致食物结构单调,造成营养不良,使人类体质下降;农业生产使农民必须坚守土地,导致为了争夺土地和财产的暴力行为增多。总结上述一系列现象,有学者提出农业革命是一个骗局或者陷阱。

农业发明的确导致了以上诸问题,但这些问题是表面的和过程性的,其实质和后续结果则是有利的。

农民虽然更辛苦,但他们的资源开发效率是采集渔猎者所不能及的,同样养活一个五口之家,采集渔猎者需要数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区域,而农民只需要几十亩土地;农民虽然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田间劳动,但他们集中劳作能够积攒出一段较完整的农闲时间,生产的丰裕的粮食,更能供应一个专门的知识阶层。所以,从时间管理角度而言,也是成功的。反观采集渔猎者,虽然可能一天只需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就能收集到满足一天需要的食物,其余时间用于娱乐。但是,这些空闲时间是分散的,每天都要被搜寻食物的工作打破,很难形成专心于某一事务的整段时间。

关于人类体质的变化和相关疾病,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考虑的是,在原来的采集渔猎时期,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流动,很多体质较弱的人,较早就被不稳定的生活环境自然淘汰,留下来的,都是原本就体质较好的那部分人,他们大概率呈现出较为强壮的特点,但这并不是采集渔猎生活带给他们的。同时,较短的寿命,也使得许多由衰老带来的疾病来不及表现出来。但到了农业社会,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良好的定居条件,使得体质较弱的人摆脱了自然淘汰,长期生存并参与繁衍;人均寿命增长,由衰老带来的许多疾病也得以表现出来。所以,从表面上观察,农业社会人们的体质似乎下降了,而且疾病增多了。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弱者幸存和寿命变长造成的一种假象。

农业社会下暴力事件增多是确实出现过的事情,这很大原因是人口增多,群体之间资源竞争增强导致的。采集渔猎时期人际冲突也经常发生,只是因为人口面临频繁的自然淘汰,人口密度较小,达不到经常的人际冲突的程度,即使发生冲突,弱势的一方也可以通过空间的转移避免冲突升级。这并不是采集渔猎生产更好的结果。

所以,农业革命是骗局甚至陷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二)、农业发明的影响与意义

农业发明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最明显的是粮食产量增加、人口规模扩大和定居生活,只是直观效果,由此引发的人类社会结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的改变更为深刻。

农业发明的直观效果很多,最明显的有三个:一是集约型生产与粮食产量提高。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农业生产是更集约的生产模式,效率更高。人类可以把精力集中于田间,通过精耕细作,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收获更多的食物。二是人口增加。不同学者对人类早期的认识不同,推论新石器末期全球总人口数量从百万到数百万不等,到农业发明后,总人口迅速上升到数千万。三是定居生活。人类有的充足的食物供应,不再四处迁徙,建立起了村落。

农业发明以及上述效果,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的演化:

一是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起包含多种生产形式的农业经济模式。农业经济模式常被误认为是单一的种植经济,实际上,农业经济是包括作物种植、牲畜养殖、家庭手工业甚至采集、渔猎在内的多种经济的综合体,获取资源的能力大为提高。

二是建立起储备型经济。农业经济虽然是综合型经济,但主体依然是作物种植,作物生长受季节影响,除了收获季节以外,没有大批量的食物来源。养殖、采集等虽然也能提供一部分食物,但满足不了长期的消耗。同时,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很大,出现气候异常和粮食欠收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一旦遭遇,即是两年或三年甚至数年粮食收获不足。所以,为了应对食物缺乏期,农业社会必须建立起粮食储备。因为需要防范长时段内的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农业社会的粮食储备规模是很大的,所谓“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储备型经济的建立,为社会稳定、社会分工以及养老、扶弱等一系列需求提供了条件。

丰富的资源和储备,为农业社会提供很强的稳定性,让人们可以躲避采集渔猎模式下的那些不可预知的风险,这成为农业社会的最大吸引力之一。

二是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结构的第一个变化,是促进了社会分工与知识阶层的出现。随着粮食产量和提高和储备型经济建立,有了足够的资源供养脱离社会生产的知识阶层。大约从距今8000年前开始,许多遗址墓葬出土器物出现随葬龟、玉等器物的现象,说明巫师开始成为社会中重要的角色。以往的认知中,多重视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分工,而忽略知识阶层分工,或者把知识阶层分工的时代划到较晚的时代。其实,知识分工在农业经济建立之后不久就出现了,这一分工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第二个变化,即是群体结构的变化。在采集渔猎时代,人们四处迁徙,采集和狩猎遇到的动植物女性主要负责采集,男性主要负责狩猎,以自然分工为主。但当农业社会确立之后,生产程序和生活安排更加复杂,农业生产需要土地开垦、开发水利、播种收获、建仓储藏等一系列问题,很多环节需要群体协调才能完成。定居生活则需要构筑房屋,规划村落,建立防御设施等工程,也需要群体合作才能完成。储备型经济的建立,则需要将储备的资源置于特定的管理之下。这些变化都要求建立起新的群体合作形式,也需要建立新的管理和决策团体。

三是思维模式的变化。思维模式变化是多方面的:

一是生产者与占有者身份的确立。在农业发明之前,人类是采集渔猎者的身份参与自然界的资源置换,是纯粹的索取者,所以在人与自然的认识上,把自己处于消极被动的受益者地位,从属于大自然。当农业社会建立后,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种植作物,养殖牲畜,成为创造者,把自己从自然中独立出来,赋予自身创造者和占有者的身份。

二是物资积累观念与财富观念确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储备大量资源。这一观念渗透到人们的认知当中,积累和储备物资成为农业社会的普遍必观念。而积累和储备的资源成为财富,人类的财富观念逐渐产生和明确起来。

三是规划观念确立。在采集渔独经济下,人们获得的资源随迁徙的环境而变化,所做出的反应也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而决定,人类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自然条件进行,呈现随机应变的情况。但到了农业社会,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受气候影响,生产和储备需要提前规划,以防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储备型经济建立起来,则需要量入计出,以防食物匮乏,也要安排好新旧粮食的替代,以防粮食腐败。所以,人类的行为开始依据生产条件和社会需求,围绕特定的规划进行。

四是稳定的人地关系促进了知识体系的建立。定居生活,不仅使人们有了稳定可靠的居住地点。更重要的是,人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稳定下来,由此人们对周边事物和资源认识也稳定下来,而且所形成的认知可以长期地发挥作用。以此为基础,人们建立了稳定的认知参照系,并不断积累和修订,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即稳定的人地关系,提供了稳定的认知参考体系,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变得更有意义,最终促进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是稳定的人际关系促进了人伦规范体系的建立。这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道德观念不断增强。早在农业发明之前,随着食物供应改善和半定居生活出现,群体内部已经产生初步的道德观念。但是,因为食物供应不稳定,在很多时候,社会成员之间会因为环境恶劣和食物短缺,彼此之间时常会形成生存竞争关系,影响了道德体系的发展。农业发明之后,粮食产量提高和储备型经济建立,人类有了更充足的食物供应,有能力为全部社会成员提供保障,不再完全根据眼下的生产能力分配资源成为可能,社会成员之间也较少成为食物资源竞争关系,为道德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定居生活使人际关系更加稳定,而维护稳定的人际关系,也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温情与道德体系。所以,农业社会建立后,道德体系也随之日益完善。

第二个方面是约束规范不断加强。定居生活,使人际关系稳定下来,除村落内部道德约束外,村落之间的规范也逐步建立。随着人口增多,村落数量增多,不同村落之间的交往不断加强,由此产生出日常生活中的婚姻、贸易等关系,非常情况下的互助、借贷等关系,甚至因为资源分割而产生的冲突等情况,这些关系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由是,适应范围广泛的行为规范建立起来。

六是知识体系的复杂化和社会化。在采集和渔猎时代,人们不断迁徙,生存条件艰苦,人们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资源上面,同时也因为群体规模较小,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关于社会的认知也相对简单。进入农业时代之后,人类定居下来,需要认知的环境和资源范围较小而且固定,经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基本能够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所以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不再是主要部分。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规范的复杂,人类需要面对的社会性问题越来越多,社会事务逐渐取代自然事务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主要方面。这就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更加复杂,而且以社会性事务为主。

农业社会也有缺点,那就是人类形成了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依赖。农耕使人类必须遵循季节,定居使人类必须占据空间。当出现资源波动和群体竞争时,无法像采集渔猎时代那样,通过向其他空间转移,获取新的资源和避免冲突。这就导致,农业社会建立以后,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和资源竞争加剧,人群和人群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冲突。

幸运的是,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村落形式却又很有效地限制了战争。一是农业社会较多的收获和储备型经济,能够提供稳定的食物供应,人们没有为了生存而冲突的内在动力;二是村落与特定的地域联系在一起,可以划出比较准确的边界。这两个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群之间的矛盾,减少了战争的发生。

综上所述,农业发明有巨大的意义和影响,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基石。

农业的发明,使人类拥有了资源的丰富性和生活的稳定性,二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放弃原来的采集渔猎生产方式,转化为农业生产者,最终形成全球化的农业化浪潮,进入了农业社会,并最终进入文明时代。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