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布吉种植牙(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3|点击次数:

5月21日以来,深圳全市第一时间增设核酸采样点,核酸检测全面铺开,疫苗接种有条不紊,防疫消杀工作不停歇,医护人员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扛起防疫先锋重担,守护居民身体健康安全。与此同时,全市志愿者也火速集结,冲上战疫第一线。

教师、学生、白领、工人……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尽己所能,奔赴战疫各个角落。

党员志愿者作为“战疫先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前线书写战疫青春;巾帼志愿者着力社区防控,着重邻里关爱,撑起疫情防控“半边天”。

“莲花街道中心书城大型核酸检测点党员志愿服务”“大鹏文体中心协助防疫检测志愿服务”“龙岗区文化馆二楼核酸检测点协助服务”“盐田街道明珠社区疫情防控安全巡查志愿服务”……打开深圳市义工联官网,各区战疫志愿服务项目正在火热召集,全市近200万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绘出一道城市最美风景线。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罗鑫在采样点指导市民用手机完成预约登记。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龙岗区龙城街道、龙岗街道: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让志愿者很暖心

罗鑫是龙岗区龙城街道核酸采样点的一名志愿者,从5月29日核酸检测点搭建以来,他每天都驻守在这里。他穿着红马甲,上面印着“龙城党员志愿者”的字样。截至6月1日11时,该采样点已采样了21000人次。

2018年,还在读大学的罗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像罗鑫这样的志愿者,这里还有20多位。在上岗之前,他们要经过系统的培训,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也将带着他们开展1至2遍的流程学习与实践操作。为了确保核酸采样现场流程顺利,街道还会定期开展检查、慰问等工作。

每天8时,罗鑫准时来到岗位,换上红马甲开始工作。他们中午仅有不到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22时才能回家,有时还会更晚。罗鑫说,“我们最大的心愿还是尽快将疫情排查清楚。”

对于儿子的工作,罗鑫的父母十分支持,他们也在后方为儿子做足了后勤保障,“让我回家的时候,能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家人的支持,罗鑫看在眼里,“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很幸福。”他说。

在志愿服务期间,罗鑫经常遇到暖心的瞬间,那次是一位老人和家人一同前来检测核酸,由于需要扫码登记,老人等待的时间有些长。“老人家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用系统,有些不耐烦。”但是老人的家人极力劝说,并且耐心地解释了志愿者的工作,罗鑫在旁边听到他们的谈话,感动不已。“能在工作中遇到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工作的市民,很暖心。”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张明珠在引导市民排队有序接受核酸采样。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这样的情况,志愿者张明珠也深有感受,市民的支持与理解,往往只是一句“辛苦了”,但却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4年前,张明珠注册了义工证,到如今已累积了3000多个小时的义工服务时间,是一名五星义工。去年疫情发生后,她也在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志愿服务,累积了义工服务时间200多小时。有时她也会带上自己的儿子,一同服务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收获了市民的好评,前来检测核酸的市民宋女士离开时对着志愿者们说:“你们辛苦了。”她说,志愿者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不畏艰险,值得尊敬。

这样的情景在每个核酸采样点都不胜枚举,14时,在龙岗街道龙岗墟社区工作站核酸采样点,志愿者卢彩琼正站在门口引导市民扫码。在这里,像卢彩琼这样的志愿者有近60人。当日15时,大雨突至。一名来自湖北荆州的九旬老人在家人陪伴下来到采样点。卢彩琼热情地迎上前去搀住老人,和工作人员一起,为老人开辟了绿色通道。雨水透过防雨棚的间隙不停地滴下来,另外一名工作人员举起雨衣,为老人挡雨。卢彩琼说,遇到需要特别照顾的市民,志愿者一定会主动上前帮忙。

“市民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很多人离开时,都会对我们说声谢谢。”对卢彩琼来说,这也是她最暖心的时刻。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卢彩琼(左二)搀扶老人接受采样,一名工作人员撑起一件雨衣为老人遮雨。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卢彩琼引导市民接受检测。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龙岗区布吉街道:本该在家休养,仍然坚守在岗

“请大家间隔一米有序排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这是龙岗区布吉街道志愿者朱水平每天在抗疫一线说的最多的话。

6月2日下午,天空中飘起了小雨,58岁的朱水平依旧在雨中不停地奔忙。5月21日,他接到新冠疫情防控通知,第二天,他就来到南三社区锦绣村当了一名志愿者。“每天7时到达指定工作区域,22时才回到家。”朱水平说,“在现场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扫码登记、协助医护人员核酸采样、来回奔波供应物资,这些天的工作早已习惯。”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朱水平在核酸采样点,引导市民。深圳晚报记者 罗明 摄

其实这个时候,朱水平应该在家里休养。今年4月底,他的右腿作了静脉曲张手术,缝了22针。大家考虑到朱水平毕竟上了年纪,又刚做完手术,都劝他注意休息,但都被他谢绝了。

和朱水平一起提供志愿服务的郭思展说,最近深圳天气变化无常,有时天气炎热,有时又下起暴雨,市民心中难免会有些情绪,遇到这些情况时,志愿者们都会耐心劝导市民。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在这种时候上一线理所当然。”朱水笑着说。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志愿者李建霞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深圳晚报记者 高申现 摄

福田区莲花街道:“我是志愿者,更是一名党员”

8时,福田区莲花街道景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还没开门,门口已站满了预约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党员志愿者杨改霞忙不迭地维持好队伍,并一一拿出调查问卷给他们填,“自从6月1日改为线上预约,排队的人已经少了许多,前几天现场取号时,队伍一直排到街角那边。”杨改霞一边指着街角那边,一边留意着任何前来咨询的人。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杨改霞指导居民在手机上预约。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摄

“现在能打疫苗吗?”一位中年妇女急匆匆走过来。在得知对方没有预约后,杨改霞耐心地告诉对方,需要先在网上预约,如果网上实在预约不到,可以加入社区的群,有时预约的人没来打,她们就会将多余的疫苗信息发到群里,让大家“捡漏”。

像这样的话语和动作,杨改霞一个早上重复了上百遍。炎热天气下,她戴着口罩,短发黏在渗着汗珠的额头上,但她毫不在意,还聊起工作中的一些“趣事”:前几天,有位外国居民过来,中英双语并用跟她们求助。听了半天,杨改霞才明白,原来对方看不懂中文,不知道怎么在网上预约打疫苗。于是她手把手教对方在手机上申请、登记,还指引他去哪间医院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事,组成杨改霞每日的工作,也组成志愿服务中最坚固的一环。

除了杨改霞,门口还站着一位社工志愿者夏修梅,她负责核实调查问卷,控制进出社康的人流。在今天的队伍里,她发现一位残疾人,对方的手以奇怪的姿态蜷缩着,填不了问卷,走路脚也不太灵活。她本想帮这位残疾人填写,但实在抽不开身,她唯有求助残疾人旁边的一位年轻男子:“你的号还没到,能否……”话还没说完,这位男子马上应道:“明白,我来帮他填。”

像是彼此无言的默契,这位男子瞬间接过这无形的接力棒,开始帮助残疾人填问卷调查。“这让我非常感动,深圳这座城市志愿者的氛围非常浓,不一定穿上红马甲才是志愿者,只要他乐于助人,一样是志愿者。”夏修梅说。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门前等候的人群逐渐清空,守在社康的志愿者们的工作也告了一段落。然而,此时在社区工作站的社工志愿者华汉源仍对着系统发来的信息,一个个打电话跟对方核实。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好几波系统信息,像昨天23时,系统一下子推过来1400多条,我们弄到凌晨5时才下班。”华汉源表示,接到系统信息后,他们得第一时间进行统计分类,并联系对方。风险级别较高的,需要马上联系社康和警方,一起上门将对方送往隔离点。风险级别较低的则可以居家隔离,或者做核酸检测。在他看来,这些事情分秒必争,不容得任何的推迟,任何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

由于经常很晚才回家,家里照顾孩子、做家务等重任全落到了华汉源的妻子头上,好几次回到家中,妻子和孩子都已经睡着了。“虽然有些自责,但这是我必须做的事情,毕竟我是一名党员,要做好先锋的作用。”华汉源语气充满了坚定。

深圳志愿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华汉源上门通知从广州回来的居民做核酸检测。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摄

罗湖区东门街道、东晓街道:再累再苦都没有关系

3月22日至今开始疫苗接种服务以来,作为志愿者服务的梁国辉颇有感触,“天天都是在疫苗接种点与服务中心两点一线,每天都是满身汗水,露宿吃饭,疫苗不打完,大家都不愿意下班,坚持到最后一针清零。”他说,近期,螺岭社区近3500人需要检测核酸,今后一周,社区工作人员还要连续每天作战16小时。

同时,他还给深晚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志愿服务中不慎受伤的事情。5月28日16时35分,京基东方华都楼下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紧张布置场地。旁边的同事说“完了,检测资料的底册才一份哪够呀!”梁国辉说,“我骑电动自行车,马上回中心打印,这个不能耽误的。”说罢,他左手拉开护栏,右手启动,电动自行车突然失控加速,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摔趴在地上了。

网格员王勇刚好路过,扶起他送到附近的社康医院。后来,他才发现牙齿也缺了两个。他笑着说,这是因为之前加班熬夜,没睡好。“这些都是一点小事,面对庞大的基层服务工作,自己再累再苦都没有关系,轻伤不下火线。”

6月1日,时晴时雨,在东晓社区金鹏社康门口,正火热地进行着疫苗接种工作。14时许第一阵暴雨突然袭来,一群在帐篷里忘我工作的人,顿时被浇了个透,社工黄秋珍和几位党员志愿者打趣说:“这雨也太大了,底裤都湿透了。”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也顾不上收拾一下自己,穿着湿透的衣物,先抢救起了桌面上的表格与单据,并腾出一相对干爽的空间,又继续为居民填单。志愿者李建霞湿漉漉的双脚像钉子一样,钉在了雨篷中,嗓子也慢慢开始嘶哑,但她还是一遍遍地引导着居民有序排队,一遍遍地叮嘱居民分组进行核酸采样。

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李晶川 高申现 罗明 唐文隽 潘潇雨

来源: 深圳发布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