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三华李种植成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建先行,“一户一策”扎实扶贫……梅江区这个村大变样了)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3|点击次数:

初夏傍晚,太阳逐渐向西倾斜,气温褪去了午后的猛烈,开始变得温和。西阳镇桃坪村的贫困户钟振苑赶在天黑之前,给三华李浇水。“村子的道路变宽了,路面平坦了,运输成本降低使农产品的利润变高了,今年收入翻番可以期待。”钟振苑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建先行,“一户一策”扎实扶贫……梅江区这个村大变样了

丛山峻岭中的桃坪村。 受访者供图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桃坪村坚持基建先行,拓宽、加固村主干道,在此基础之上,为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大力推行消费扶贫、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举措,让村子衍生出无限的内在动力,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更高效。

去年11月,经梅州市验收,桃坪村贫困村、19户贫困户均达到脱贫验收标准,实现村、户脱贫双退出。“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带动消费扶贫,贫困户的脱贫动力更足,奔小康的意愿更强烈。”桃坪村党支部书记杨耿辉说。

一村一路

修建长达13公里的基础道路

清晨,桃坪村的大雾还没有散去,家住白宫社区的钟振苑已收拾好了农具向村子进发,他要趁着温度还未上升的时候,给自己的果园和菜地浇水、施肥。“我之前在村子里种植了一些芋头、青瓜还有三华李,今年又补种了300株三华李。”钟振苑说。“等待丰收季,这些农作物能给我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看着满园的农作物,他信心满满。

路通财通,钟振苑的信心,来源于村道的大变样。

要致富,先修路。对于桃坪村这样的山区村来说更是如此。桃坪村平均海拔为800米,距离梅州市区约20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共170户564人,村内山高林密坑面多,村民们居住分散。由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发展困难,2016年该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20户40人(现为19户36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建先行,“一户一策”扎实扶贫……梅江区这个村大变样了

丘许泉正在田间劳作。 梁时禹 摄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山里的村民仅有20余户,属于典型的“空心村”。不少村民为了孩子入学,已搬迁到西阳镇白宫社区生活。“村里贫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发展的产业有限,另一个是交通不便。”桃坪村第一书记孟昭锋说。孟昭锋来自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他对于第一次入村走访时的交通状态有着深刻的记忆。“入村的村道较窄,不少路面还出现了开裂的现象,道路两旁没有护栏,开车稍不留意就会掉入一旁的山谷之中。”孟昭锋回忆说。

桃坪村内有着大量优质的农产品,例如芋头、三华李,然而交通运输成本较高,村民们能获得的收入有限。“大型货车进不去,只能依靠稍微小一些的货车运输,本就卖价不高的农产品,能进入村民口袋的利润就更少了。”桃坪村党支部书记杨耿辉介绍,原来通往桃坪村的是一条4米宽的山路,车辆通行十分困难。

精准扶贫,就要找准致贫原因。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桃坪村获得了政府各部门和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村干道路修复拓宽开始加速,不仅进村的主干道全面得到升级,通往茶园、果园的道路也在变好。

“我们利用扶贫资金与新农村建设资金,对狭窄破损的村道进行拓宽修复,同时在道路两旁设置了护栏,交通便利了,安全保障也有了。”杨耿辉说。

路通了,村民发展生产的干劲更足了。“除了种植农作物,我还在村两委干部与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养殖了一批蜜蜂。”钟振苑说。依靠种植与养殖还有投资分红,他一年的收入就达到12万元。

一户一策

精准帮扶农户发展种养产业

“这筐100斤,这一筐102斤……记清楚,待会好算价钱。”当记者到访时,丘许泉正在和妻子将当日收获的蔬菜搬上强惠农业有限公司的蔬菜运送车辆上。“现在是番茄和黄瓜丰收的季节,能连续采差不多3个月,今天的蔬菜重量有1145斤。”丘许泉说。

杨耿辉介绍,丘许泉今年61岁,是村子的“致富带头人”,他在西阳镇将军阁下坪村租种了15亩土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丘叔勤奋又踏实,而且对蔬菜种植有经验,现在是农忙时节,为了保证蔬菜品质,他们夫妇俩干脆住到了菜地旁。”

走进丘许泉的菜地,绿色尽收眼底。“这边种了黄瓜和西红柿,现在正是丰收的季节;那边是水稻,等到秋季就可以收获了;水稻旁边是鱼塘和小葱;我们旁边的是刚刚翻的土地,准备种丝瓜……”丘许泉一边指着菜地,一边向记者介绍。

这片四季都充满生机的菜地,是丘许泉引以为傲的脱贫法宝。“今年上半年还没结束,我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4万元,要是换成以前,根本没想过能握这么多钱在手里。”丘许泉说。

前些年,由于妻子的身体原因,丘许泉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诊,花了不少医药费,再加上女儿还未从学校毕业,需要家里的支持,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之中。“最艰难的时候,家里不仅欠债,还陷入了历史遗留问题的纠纷。”丘许泉说。

2018年,村两委、扶贫工作队在走访入户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帮助其办理小额信贷、筹集土地,用于发展蔬菜种植;同时,利用“631”扶贫专项资金,帮其购买生产资料、平整土地。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收益,在村两委、扶贫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丘许泉与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协议,让他安心种植,不需要担心产品的销售。

“现在,妻子的病已好转,女儿也从大学毕业并顺利找到工作,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十分美满。”说话间,丘许泉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递给记者。“母亲节的时候,女儿买了一个蛋糕给妻子,妻子十分开心。”照片中,丘许泉的妻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丘许泉的帮扶在桃坪村并非个例。在帮扶的过程中,桃坪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对村内7户有劳动能力户分别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分发生产物资。

同时,该村还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帮助有劳力的贫困户与公司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对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收购,建立起完善的产供销链条;发动帮扶单位员工购买农特产品,在解决销量的同时,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截至目前,桃坪村7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已有6户通过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一村一品

茶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漫步在桃坪村的茶叶产业基地,绿意盎然,茶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时下刚过采茶的季节,茶农们分散在茶树旁,割草施肥,欢声笑语萦绕在茶园内。

桃坪村地处丛山之中,全村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仅有558亩,而山林面积却高达2.7万亩。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桃坪村地势较高,种植出来的茶叶色泽翠绿、茸毛多、鲜嫩度好,泡出来的茶香气扑鼻、滋味醇厚。”杨耿辉说。

据了解,桃坪村茶叶种植面积约1200亩,主要种植品种为绿茶,由源自然、荷灵、明山嶂等三家企业进行运营。2019年该三家企业均已成功申报“一村一品”,其中两家还通过了国家绿色或有机认证。”从2016年开始,桃坪村便着手制定茶叶发展计划,至目前,已发展成为“扶贫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模式。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村民既可以参与茶叶合作种植,也可以到茶园进行务工,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梅江区扶贫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桃坪村还入股产业企业,按指定的年利率参与分红,所得分红款发放给村集体、贫困户。

“我现在在村子的茶叶基地工作,负责采茶、除草,一个月收入能达到2000元。”桃坪村村民叶琼说。

据统计,2019年,桃坪村茶叶基地共采摘了5万斤茶青,约1万斤茶叶,每斤茶叶能卖到400元左右,收入过四百多万元。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预测今年茶场亩产茶叶约100斤,以后每年产量都会增加。

近年来,西阳镇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因地制宜走“一村一品、一业一社、一地一企、特色富农”产业兴村之路,采取示范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全力推进“一村一品”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抢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当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篮子”,桃坪村正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进。

“接下来,我们还想将产业基地与村内古道结合起来,将桃坪村打造成‘休闲地’,形成一条完整的农旅产业链。”孟昭锋说。

【来源】南方日报·梅江视窗

【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古伟汕

【作者】 梁时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