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雪松的种植前景(淮滨县张里乡:雪松地里养大鹅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3|点击次数:

来源:【时代报告】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如何因地制宜,有效放大现有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切实促进群众增收。今年以来,淮滨县张里乡利用全乡近万亩“雪松”资源,推出“雪松+”模式,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探索了一条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淮滨县张里乡:雪松地里养大鹅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淮滨县张里乡:雪松地里养大鹅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产业基础好。“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雪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是著名的绿化观赏树种,喜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张里乡位于淮河、洪河(淮河直流)两河之间腹地,气候温和凉润,属微酸性砂浆黑土,正适合雪松生长。脱贫攻坚期间,张里乡通过充分调研,以党建引领,赋能产业发展,依托花木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雪松产业,通过“党建联盟+产业联盟”,种植雪松8000余亩,356万余株,为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淮滨县张里乡:雪松地里养大鹅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十年树木,发展瓶颈需突破。虽然雪松产业前景广阔,但是也存在结构单一、种植周期长、回报慢等问题,加之近两年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大,作为景观树种的雪松销路受到一定影响。群众不能有效持续增收也成为了现实问题,急需转型升级,突破瓶颈。

“今年5月份,县十五届人代会期间,县委书记梁超参加张里代表团讨论时,和雪松种植大户一起交流,提出了延链补链,促进雪松产业升级的期待,这为我们发展林下养殖,促进群众增收提供了新思路。”张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鹏介绍。

深入调查研究。张里乡乡村两级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座谈讨论,得出结论:在雪松林下发展家禽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既可以帮助雪松种植者“以短养长”,快速实现经济收益,又能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拓宽增收渠道,可以积极探索实施。

党员示范引领。在确定发展思路后,张里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作用,朱双楼村支部书记朱刚率先垂范,在自己承包的雪松林下养殖白鹅500只、珍珠鸡200只进行养殖试验,目前长势喜人,白鹅已达到了七八斤、珍珠鸡也已达到了二三斤,中秋节前后即可出栏。

“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我有责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乡村确定发展思路后,我就立即在自家20亩雪松林里试点养殖,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种林下养殖有三点好处。一是家禽可以吃掉雪松林中的杂草、害虫,减少了人工成本;二是家禽粪便又是优良的天然肥料,减少了化肥使用成本;三是林下套养,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我觉得这种林下养殖的模式大有可为!”朱双楼村支部书记朱刚说。

淮滨县张里乡:雪松地里养大鹅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谋定而快动。在朱双楼村的示范引领下,张里乡再次开展观摩调研,组织支部书记、种植大户座谈交流,在看到朱双楼林下养殖的喜人长势后,朱前楼村、王竹园村等种植大户纷纷效仿,也在雪松地里养起了鹅、鸭、鸡等家禽,目前全乡已发展林下养殖300余亩,存栏家禽15000多只,有望每亩增收1200元,林下养殖势头强劲。

淮滨县张里乡:雪松地里养大鹅 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下一步,张里乡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长远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雪松+’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林下经济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更好的促进产业升级、群众增收,探索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张里乡党委书记周涛介绍。(彭震)

本文来自【时代报告】,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