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水生美人蕉种植密度(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3|点击次数:

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湿生植物。

其中湿生植物是不能长期在水中生存的植物。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一水生植物的分类:

挺水植物(Emergent plant)

植株一般较高大,多用于水景园的岸边浅水处、湿地中;茎、叶直立,根扎入泥土中生长,只有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上面大部分植株挺出水面。此类植物种类繁多,花色艳丽,适应性较强。

园林水景中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荷花(Nelumbo nucifer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再力花(Thalia dealbata)、菖蒲(Acorus calamus)、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水烛(Typhia angustifolia)等。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浮水植物(Floating—leaved plant)

茎柔细而不能直立,根生长在泥土中,只有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因此,亦有称根生浮叶植物(Rootedfloating—leaved plant)。

浮水植物的叶一般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这能最大程度地使叶片免受风浪的撕裂,此外,部分浮水植物革质的叶片也能使其免受外界的伤害。

浮水植物通过具有一定柔韧性的茎干将根部与叶片连接起来。其茎的长度通常大于水体的深度。在湖面因风浪等原因产生水位变化时,浮水植物能根据水位上升和下降的需要而上下浮动,并在这种水位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当植株生长过多过密时,此类植物较长的茎可以使其叶片向周围水域扩展,以获得足够的空气和阳光。园林水景应用中较为常见的浮水植物以睡莲科和菱科植物为主。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漂浮植物(Free—floating plant)

通常不扎根于泥土中,而是生长在水中;茎叶也浮于水面上,植株可以随风浪自由漂浮。漂浮植物有相应的形态结构来适应其在水中的漂浮生活。特别是其所具有的贮气组织,可以减轻植物体的重量,使得整个植株不会下沉而是漂浮于水面上。

浮水植物与漂浮植物的最显著地区别是:前者的根系生长在泥土中,主要有芡实、睡莲等;而后者的根系则通常生长在水中,不接触泥土。但若水位较低,根部也会固着在泥土里,但附着能力差。园林中较多应用的漂浮植物有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大薸(Pistia stratiotes)、浮萍(Lemna minor)等。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沉水植物(Submerged plant)

可整株沉没于水中,只在花期将花及少部分茎叶伸出水面,无根或根系不发达。此类水生植物以观叶为主;花通常较小,花期较短,但开花时亦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等都是典型的水生性的,不具有抑制水分蒸发的结构,甚至在水分不足时,细胞很快就会出现脱水现象,这些都是其生长所依赖的水环境造就的特殊的生理构造。在水中弱光的条件下也能生长,植株各部位均能吸收养分,可净化水体。

现在园林水景中常用的沉水植物种类集中在水鳖科、金鱼藻科及眼子菜科,如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等。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除了分类大家要知道以为,我们还要了解水生植物的养护以及水生植物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二水生植物的养护要点 :

1水深适应性

水生植物除浮水植物外,对其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它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存。

挺水植物种类繁多,对水深的适应性和植株高度有一定关系。植株高大的适应水深能力强一点,反之,能力差一点。但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较挺水植物强。如睡莲一般为0.8m,芡实的水深也可达1.5m。菱也是一类很有趣的植物,作为浮叶植物其水深适应性可达3m,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受水深限制。

沉水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受光和水的能见度影响。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一般沉水植物种植的深度是能见度的两倍。

2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的设计密度是以水生植物恢复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施工密度是根据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因素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实际价值。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A.沉水植物苦草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

B.浮叶植物睡莲1-2头/平方米,萍蓬草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菱3-5株/平方米等。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C.浮水植物水鳖60-80株/平方米,大漂30-40株/平方米,凤眼莲30-40株/平方米,槐叶萍100-150株/平方米等。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D.挺水植物再力花10芽/丛、1-2丛/平方米,海寿花3-4芽/丛、9-12丛/平方米,香蒲20-25株/ 平方米,芦竹5-7芽/丛、6-9丛/平方米,黄菖蒲2-3芽/丛、20-25丛/平方米,水葱 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千屈菜16-25株/平方米,泽泻16-25株/平方米,芦苇16-20株/平方米,野芋16株/平方米。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D.湿生植物斑茅20-30芽/丛、1丛/平方米,蒲苇20-30芽/丛、1丛/平方米,砖子苗3-5芽/丛、20-25丛/平方米,红蓼2-4株/平方米,野荞麦5-7芽/丛、6-10丛/平方米。

ps:以上建议仅是根据作者在江、浙、沪等地工程实践所得。另外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的植物造景需求对植物种植密度也有一定范围的变化,施工时请合理调配。

3种植季节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高温季节新梢的萌发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极易恢复。一般水生植物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后萌发新的根系,生长期种植后,一般经过10-30天植株形态可以得到有效恢复。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耐寒性强的种类可在休眠期种植,如水葱、再力花、芦苇、睡莲、芦竹、黄菖蒲、千屈菜等。这些植物受伤的根系能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耐寒性差的种类必须在生长期种植,这类植物休眠期种植极易造成冻害。如梭鱼草、花叶水葱、纸莎草、旱伞草、埃及莎草、水生美人蕉等。这类植物如果在生长期种植,根部土壤温度高,根系活动旺盛,植株恢复快。

4常水位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许多水生植物种植后大面积死亡,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很重要原因是水位控制问题。可见常水位线是水生植物的生命线。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对常水位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在种植施工放样前先用水准仪在现场确定出常水位线。在植物配置时把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来考虑。

5波浪影响

小水系一般范围小、水流缓慢,对水生植物的种植生长影响不大。江河湖泊等水体由于风浪、船形波或水流急速冲刷给水生植物的种植、生存带来很大困难。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根据波浪特点在种植时采取相应的消浪、护岸加固技术措施。对于湖面较小,波浪不大的湖岸线和河道岸线可采用松木桩、毛竹桩,它们既消浪又固岸,是较好的选择。也可采用与景观相结合岸线叠石处理,叠石错落有致,既满足园林景观需要也能消浪和固岸。水生植物恢复后挺水植物能起到一定的消浪作用,它的根系也能起到一定的护坡固岸作用。

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主要是生态修复、水体造景、治理污水、固坡护岸。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以及非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循环往复,使得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生态的修复。在自然湖渠及生态修复上,可选用各类植物成片栽植以达到尽快形成较好的自然群落效果,注意深水植物,浅水植物,湿生植物的搭配选择。

水体造景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点缀着形形色色的水面和岸边,并容易形成水中美丽的倒影,具有很强的造景功能。在用水体造景池时,植物选择要高矮色泽搭配,建立水中隔离池,防治植物逃逸。

治理污水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固碳释氧的同时,水生植物还会吸收水体中许多有害元素,如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用作污水治理时,宜选择生长较快,根系发达,杀菌消毒,吸收重金属离子的植物。

固坡护岸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水生植物的生长蔓延繁殖,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另外,水生地被植物栽于水陆交界之处,其发达根系较强的扭结力,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的侵蚀和冲刷。用作固坡护岸时,应选择根系发达纽结力强的植物。

文章来源:我在郊区有个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哦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