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中国种植葡萄始于什么时候(原来在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3|点击次数:

本文系作者小北钢琴课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葡萄酒的历史有多久,研究者多认为此酒的历史要比粮食酒早得多,总要在七人了它早已在山野中丛生,人们在靠采集生活时期,是最容易采集到野葡萄、野莓果、棋等的吃不完的,放在陶器内或其他汁液不易流失的地方,在温度适宜时必会自然发爵,生成酒精,发出酒香气;主人品尝后甚美,慢慢如法炮制,从自然的葡萄酒发为人工的葡萄酒,于是,葡萄酒的历史就开始了。

原来在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

野葡萄

中国的葡萄酒始于何时呢?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少研究者普遍认为根拿的资料,最早栽培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应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以约地具体来说,大体在七千年之前,高加索叙利亚伊拉克、埃及等地就已有了人工培植的。在埃及大千年前的古墓中出土了浮雕等文物上自就有承牧,以葡萄酿酒的图景。由于中国文史资料中见到的有关培的记在录。

原来在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

葡萄酿酒 绘图

酿造葡萄酒的前提,是必须有较多的葡萄,只靠采摘一些,是难以有组织有计划生产葡萄酒的。这就是说,得有了人工栽培的葡萄园,才可能大量生产葡萄酒。那么,我国确切的人工栽培葡萄始于何时呢?根据现有文献证明,最迟在周代就已有之。如前所述,早在《诗经》中就有了葡萄的记载。更具体些的记载,见于《周礼·地官》:“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蔬珍异之物,以时歙收藏之。”东汉时经学家郑玄注云:“珍异,蒲桃、枇杷之属。”由此可见,至少在周代,我国人民已栽培葡萄(场,即葡萄等园),而且已懂得何时摘、如何收藏。至于收藏之后做什么用,文中没讲,但可预想:一是为了备为常食,二也可能储以酿酒

原来在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

《诗经》

《周礼》中说的葡萄,自是指当时中原一带的葡萄。我国边远地区何时有了葡萄井且能够用以酿酒了呢?最起码,在汉代中期就有了很高的生产水平。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时,就曾在大宛看到“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汉使取其实……天子始种。”《史记》中说的大宛,乃古西域国名,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盛产葡萄、苜蓿。东汉初期(公元一世纪五十年代),大宛曾附属于车莎,车莎也是当时西域古国,位于今新疆车莎县一带。

原来在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

《周礼》

《史记》中说“宛左右”,当亦包括车莎一带。这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之前,我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就已有藏酒万石的富户“万石”是多少呢?按古量制,石为120市斤,万石就是120万市斤,合现在的600吨当时的条件下一家能存600吨葡萄酒,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并从中可见其已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据《史记》记载,张赛不仅引进了葡萄种子,还招来了酿酒艺人,“于是天子始种首蓿、蒲桃”汉武帝还在“离宫别馆旁尽种葡萄、首蓿。”由此可见,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我国中原地区又引进了西方或我国新疆地区的新的葡萄品种,并广为种植。

原来在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

《史记》

至于内地何时较大规模生产葡萄酒,尚未见确切记载,但东汉时就已有生产是可以肯定的。如《后汉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扶风孟,以葡萄酒一斛遗张让,让即以为凉州刺史。”“斛”,音胡,古时的度量单位,宋以前10斗为一斛,即120市斤。张让乃汉灵帝时(公元168-189年)的宦官权贵,是个大奸臣。孟佗,是个小地方官。《后汉书》这段话的意思是:小官孟以120斤葡萄酒行贿张让,就升了个刺史大官。

原来在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

《后汉书》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很可能凉州地区当时已能生产很好的葡萄酒,但为数仍不多,否则就不会如此珍贵了。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在中原已享有盛誉,从当时魏文帝曹丕的言行中可见一斑。这位魏国皇帝在龙争虎斗的纷争年代,还专门下了一道关葡萄和葡萄酒的“诏令”,可见其是何等重视。其文曰:“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葡萄。”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