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旱地种植(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5|点击次数: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预防对策

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就是玉米,玉米栽培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种来自南美的农作物,栽培的地区不同其对应的栽培技术也有所差异。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玉米栽培需要详细研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栽培技术研究。为了提高旱地玉米产量,本文重点阐述了干旱对玉米栽培的影响,总结了旱地玉米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1 引言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农作物,玉米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其对外界环境要求不高、成活率较高,因此在不少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正在持续扩大。现阶段四川省对玉米种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旱地玉米是当地主要的玉米品种。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畜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饲料,玉米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从栽培技术方面提升产量,而病虫害预防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运用旱地玉米综合防治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的有效举措,此外这也保证了旱地玉米的总体质量。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2 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分析干旱对玉米栽培的影响,需要从土壤墒情着手,当前土壤墒情不足正是导致旱地玉米产量较低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土壤墒情不足还会对玉米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出现千粒重低和穗粒数低的情况,此外缺苗问题也会使得玉米出现单位面积穗数不足的问题。确保苗全苗壮是促进旱地玉米产量提高的关键举措,在苗全的同时应当尽可能争取玉米穗大粒多。苗全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穗粒数和积穗数就多,千粒重就越高,而要想保证较高的千粒重,适宜的土壤墒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自然降水供给是旱地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水分的主要来源,但由于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和自然降水总量的影响,很多时候与实际供水需求不一定相符,所以旱灾对旱地玉米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叶面积减少、植株矮小和生长缓慢是干旱对玉米栽培影响最为直接的表现,同时受到干旱的影响其干物质累积量也会逐渐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干旱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比如中后期的干旱主要表现为对生长发育有一些限制,直接后果就是粒重和穗粒数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而不同于中后期的干旱,拔节期前后的干旱主要表现为对其营养生长有所限制。只有明确了不同时期干旱对玉米的影响,才能够在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方面有所侧重,从根本上提高旱地玉米的产量。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3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和措施  

3.1旱地玉米栽培需严格选用抗旱品种  

旱地玉米要想实现高产对抗旱品种的选用是关键所在,往往具备较好生理特性的抗旱耐旱品种必然会反映到最终的增产事实上,否则对抗旱品种的选用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关于抗旱良种选用的基本方法,需要在干旱条件下比较试验不同品种的产量,产量相对高的那个品种无疑其耐旱性和抗旱性就相对更好,可以在当地选择和使用。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3.2旱地玉米需借助蓄住降水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短时间内旱地玉米种植区所存在的自然降水不足的问题显然是无法即刻解决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成为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土壤的墒情、达到蓄住自然降水的目的。从四川省旱地玉米栽培与生产种植经验来看,培肥地力、加深耕层是蓄住自然降水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中耕松土和适时耙耱也能够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通过适当地秸秆覆盖以更好地蓄住降水。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1)耕层加深。耕层的加深能够使土壤的孔隙度有所增加,通过适当深耕和疏松土壤的方式以达到接纳更多水分的目的。但面对复种指数较高的情况,在播种玉米时深耕几乎是难以操作的,从当地群众习惯来看,深耕细作和耕层加深一般是在种麦之前,以此来促进土壤蓄水能力的提升。通常深耕的深度采取的是逐年加深的方式,为了避免一次耕得过深,通常将深耕深度控制在30cm左右,倘若将生土翻至地面,则对当地产量就会有一定影响。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2)培肥地力。旱地玉米蓄水保墒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培肥地力,通过无机肥与有机肥结合的方式促进化肥投入量的增加,借助无机促有机的办法增加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也是实现蓄水保墒目标的有效举措。与此同时,增施有机肥也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有效措施,结合种麦前的深耕来确定增施有机肥的最佳时间,这样一来就能有更多的水分被麦田蓄住,以便旱地玉米栽培利用。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3)中耕和耙耱。中耕和耙耱的措施既能够达到切断毛细管、表土疏松的目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土壤的水分蒸发问题,是最基本的一种保墒措施。耙耱的作用主要是疏松表土保墒,其类型包括三种,即麦田耙耱、麦前耙耱以及麦收后的耙耱麦茬。起到保墒作用也是中耕的目的所在,这涉及玉米播种出苗后中耕和麦田中耕两个方面,其中麦田中耕除了可以保墒以供小麦使用外外,在收割小麦之后给玉米遗留下的土壤水分也就更多。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4 促进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提升  

旱地玉米要想实现增产不断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也是关键所在,现阶段有限水分的利用率并未充分发挥,水分的增产潜力有待提升,这就容易导致玉米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相同降水量而产量却相差较大的情况。关于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的技术措施,除了促进玉米自身吸收能力增加外,上述保墒措施落实到位也有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有效的技术措施还有合理密植与科学施肥,尽可能防止叶面蒸腾。可见,用好土壤水、蓄住低中水和截住天上水能够有效促进旱地玉米增产增收。最后,旱地玉米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关键还在于“以肥调水”,通过合理增施化肥以培养地力和提升土地生产力,借助秸秆还田、有机肥增施和深耕等方式促进土壤结构改良,确保旱地玉米栽培质量。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5 旱地玉米栽培的病虫害预防对策  

病虫草害也是玉米栽培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倘若对病虫草害问题没有及时治理和防范,则势必将影响到旱地玉米的质量与产量。关于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措施,其防治措施一般是采用药剂进行防治或加强抗病种子的选择,而生物防治的运用也逐渐增加,如预防病虫害时可加强虫害天敌保护以达到治理虫害的目的。在选择药剂防治时需要对比各种喷雾或制剂的比例及浓度,避免药物影响到玉米自身的生长。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防治旱地玉米病虫害问题必须综合各方面加以考虑,以土壤肥力为依据确定种植数量、科学测定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控制玉米种植密度,尽可能地避免过早播种,这才能够创造更为有利的玉米生长条件。为了提升玉米自身对病虫害的预防能力,还需积极提高施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些地区在种植玉米时仍旧使用的是粪肥,使用这种肥料用于玉米种植必须经过事先的高温腐熟过程。从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出发,旱地玉米的种植在处理草害问题和田间管理方面需进一步加强,除草过程可采用化学途径在清除田间杂草的同时也促进了玉米苗的快速生长,减少了草苗争肥争水的情况,进而控制了病害的发生。除了采用化学方法防治病害问题外,田地质量的提高还需加强沟渠配套措施,确保田地排水足够畅通,完善田地管理,避免病虫害问题的扩大。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由于长势弱、水肥条件相对差,因此旱地玉米自身对病虫害的抵御力也较弱,必要的病虫防治措施不可缺少。尤其大喇叭口期需对玉米螟及时防治,完成授粉后还要对玉米大小斑病注意防范,这时可选用特定比例的药液来对叶片进行喷洒。投入成本低、栽培技术简单易行是旱地玉米栽培的显著特点,由于单位面积有着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也为高效农业在旱地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这对于四川地区旱地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而言也是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道路指明新的方向。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一起学学,为丰产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6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四川省对旱地玉米种植越来越重视,这就使得当地玉米种植的范围越来越广。而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加之栽培技术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无疑会影响到旱地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常见的旱地玉米病虫害包括红蜘蛛等,这也是玉米种植过程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制定预防措施时除了要加强农业防治举措外,针对旱地玉米的病虫害治理还需不断完善防治措施,这对于玉米质量和产量提高有重要影响。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