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灵芝种植技术培训(段木灵芝栽培技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5|点击次数:

段木灵芝栽培技术

汪 龙

灵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现对段木灵芝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段木准备

1.1 树种选择

除松、杉、樟等含油脂类树种外 , 一般树种均可栽培,以壳斗科栎树、山毛榉科栗树、槭树科枫树等杂木为最佳。

1.2 树木砍伐

秋末冬初树叶变黄、树液回流后,砍伐野外适宜树种及其枝丫,去除直径小于 2 cm 左右的细枝,运至栽培场地或附近,风晒至 6~7 成干待用。

2 菌棒培养

2.1 装袋制棒

将树材削去尖角、毛刺,锯成 15 cm 左右段木,装入规格 18 cm×36 cm 、 厚 0.05~0.07 mm 的聚乙烯菌袋中,用细绳扎紧袋口,制成段木菌棒(袋料)。 树木直径大于 10 cm 的,要劈开装袋,以利于灭菌消毒及灵芝菌丝快速萌发生长。 装袋时要注意粗细段木搭配,装实、装圆满,不能扎破菌袋。 同时,为便于搬运、堆放、消毒,菌棒再用透气的蛇皮口袋装盛,每个蛇皮袋装盛24 棒,直接堆放于事先准备好的灭菌灶(台)中(上),等待灭菌。

2.2 高温灭菌

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要统筹选择制棒、灭菌、接种、养菌、栽培场地。 特别是灭菌场地,涉及锅炉安装、水流、燃料、电力供应、菌棒运输,必须科学规划、选址。 早年,人们使用木制灭菌灶或砖砌灭菌灶灭菌,这 2 种方法费时、费力、费材料,单次灭菌量小,不宜推广。 近年来,人们直接将菌棒堆垛用耐高温农膜、帆布覆盖,使用锅炉蒸汽灭菌,效果很好。 具体方法如下:选择地势平坦(最好有水泥地坪)的场地 80 m 2 左右, 用直径 10 cm 以上木棍或足够强度钢管搭设支架45 m 2 以上,支架上整齐堆放用蛇皮袋装盛的菌棒 10~11 层,将锅炉蒸汽管道引至支架下适当位置,堆外用耐高温农膜和帆布覆盖。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装盛菌棒的蛇皮袋在堆放时相互间要留有 1 cm 左右的空隙,最下层要与地表保持 10~15 cm 距离, 堆外与地表交接处农膜及帆布要留有 50 cm 以上余地, 并用泥土压紧压实,做到严实密封不透气(预留 1~2 个透气孔,但在开始输送蒸汽时透气孔要先行堵实,待到膜内蒸汽明显过足,农膜鼓胀欲破时打开透气孔适度排气)。 堆垛外设置 2 个以上锅炉,专人负责蒸汽用水和燃料供应, 专人负责锅炉燃烧供汽并随时检查农膜是否漏气,确保灭菌期间蒸汽输送不间断、不泄露。 根据经验,灭菌期间要先用大火、猛火,向菌棒堆垛提供迅猛的蒸汽,使堆垛温度快速升高,及早达到 100 ℃ ,然后保持温火。 在不间断输送蒸汽、覆盖农膜不漏气情况下,经过 84 h 左右,透气孔总是被蒸汽冲开时,说明45 m 2 面积、堆放 10~11 层、约 40 000 棒菌棒基本完成灭菌。

2.3 接种培养

接种一般在冬春季气温 20℃ 以下时进行。 灭菌后的菌棒温度下降到 30 ℃ 以下时,移至接种棚,用塑料布围起来 。 因接种箱体积有限,接种时应视接种箱容量及每袋菌种接种菌棒比例装盛菌种和菌棒, 留足操作空间。 一般每箱每次装盛菌种 2~3 袋、菌棒 35~40 棒。 菌种、菌棒进箱后,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优氯净”熏蒸消毒 30 min 左右,在接种箱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 为提高工作效率,每名接种人员最好配备 2 个接种箱,确保消毒时间及不间断接种。 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以后,要佩戴口罩、手套,双手要用 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 接种时,接种人员双臂伸进接种箱,在接种箱内解开菌棒扎线和菌种袋,将菌种掰成小块状,快速放入菌棒扎线一端木料间隙,迅速扎紧菌棒扎线,仍然放在接种箱内。 一箱菌棒接种完毕,快速将菌棒装入蛇皮口袋,缝扎好蛇皮袋口,移入培养棚堆垛养菌。 菌棒养菌堆垛一般为 7~9 层,堆放时菌棒间要留有适当缝隙,以防菌棒堆垛中间温度过高引起烧堆,内外温度不一不利于均匀走菌。 整个接种期间, 参加接种的人员一定要有无菌意识和安全意识,接种时严禁吸烟、饮酒,禁止大声说话、随意走动。 接种工具要一直保持在无菌容器里,禁止随意乱放。 接种完成后工作人员退出接种室,再用“优氯净”对接种室、 培养棚及菌棒进一步消毒。 培养棚要求洁净、通风、遮光,温度控制在 15~28 ℃ ,湿度控制在 50% 左右。 接种养菌 50 d 左右,菌棒菌丝一般发展到菌棒的一半以上,此时可能会因菌丝生长及外界温度影响造成菌垛内部温度过高,应视情况进行翻堆,调节菌棒温度,确保正常走菌。 一般经过 3 个多月,菌棒基本长满洁白菌丝。 当菌棒表皮长出浅黄色菌皮(转色)、菇原基显现、手压菌棒感觉些许弹性时,说明菌棒养菌完成。 当室外温度适宜时,即可移植到大棚栽培。

3 大棚栽培

3.1 场地选择

根据计划栽培棒数, 按栽培 8 000 棒应建设大棚0.067 hm 2 、使用田块 0.07~0.08 hm 2 的比例,选择相对集中连片、高差较小、单个田块面积较大且形状规则的田块,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应注意避开工业、农业等污染源和牲畜危害, 应注意选择有清洁水源、排水顺畅、交通方便、近 2 年以上没有栽培过灵芝的田块,提前开挖排水沟,整平地面,保持田土湿润。

3.2 搭棚整畦

栽培田块选择后、菌棒栽培前,在整片田块上用竹竿搭高 2.8~3.0 m 的水平棚架, 棚架上用遮阳网覆盖,棚架四周用遮阳网围住。 水平棚架下搭建宽 4.5 m 、高 2.6 m 的镀锌钢架拱棚,拱棚外覆盖无滴膜,拱棚四周挖好排水沟。 拱棚下田块做成畦状,畦宽 1.6 m ,畦高 10~15 cm ,畦沟宽 30~50 cm 。

3.3 栽培灵芝

5 月菌棒养好、菌棒转色后,将菌棒运至大田栽培大棚,将菌棒菌袋脱去,依次竖直栽培在畦上。 菌棒间距 10 cm ,菌棒间要填满泥土,并覆盖菌棒不外露。 覆土后对畦面喷 1 次透水, 使土壤与菌棒紧密接触,利于菌棒吸收水分。

4 田间管理

4.1 湿度

菌芽形成至子实体开片期间, 空气湿度保持在90% ;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弹射期,空气湿度保持在80% 。其间,若表土干燥发白,要适当喷水增湿,满足灵芝生长需要。 灵芝采收前 1 周停止喷水,以利灵芝生长、孢子粉弹射和采收。 灵芝刚刚开片时喷雾的雾点要力求细小,且喷水量不宜过多,一次喷水不能超过0.5 L/m 2 。当子实体稍大时,喷水量可逐渐增加,此阶段大棚内的湿度始终保持在 90% 。

4.2 温度

主要通过遮阴、喷水、掀膜通风等方法调节灵芝大棚温度。 菌芽形成至子实体开片时棚内温度控制在20~28 ℃ , 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弹射孢子期棚内温度控制在 25~28 ℃ 。 其间,既要每天适当通风 ,又要实时监控大棚每个角落的温度,做好保温或降温工作。 当气温过高喷水难以达到降温效果时,可通过加盖遮阳网结合喷水双重方法达到降温效果。 因此,加强通风、做好温度和湿度的调控是此阶段栽培管理的重中之重。

4.3 通风

在大棚灵芝菌棒栽植初期灵芝原基还未形成时,要盖严农膜,不必掀膜通风。 在灵芝菌芽形成至幼芝生长期或温度明显过高时,中午要适当掀膜通风。 当菌芽长至 8 cm 以上时,要将拱棚两端农膜掀开通风 。

4.4 光照

灵芝有趋光性,偏光会使灵芝偏向生长,因而光照要均匀。 特别是在盛夏高温、强光季节,要加盖第 2 层遮阳网,达到降低棚内温度并使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七分阴三分阳”的状态,促进灵芝健康生长。

4.5 疏芽

对同一菌棒出芽过多时,应该及时用锋利刀片将多余弱小或位置不当的菌芽从基部割去,每棒只保留1 朵个体强壮、形状良好、方向合适的菌芽(灵芝)。 为防止灵芝个体间生长粘连,应结合疏芽早期割除位置不适当的菌芽,并转动菌棒方向避免生长粘连。 当一个大棚内灵芝菌芽高矮不齐时, 可通过移植菌棒,尽量保持每个大棚灵芝菌芽高度一致 。

4.6 接粉

当灵芝菌芽即将开片时,要及时在灵芝株行间铺上 1~2 层接粉地膜。 当灵芝菌盖边缘完全变成红褐色时,表示灵芝生长成熟,孢子开始弹射,此时要在畦面上插上小拱架,在拱架上覆盖无纺布,将整个畦面罩住,防止孢子粉飘飞,有效收集孢子粉。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灵芝病害主要是青霉菌、褐腐病等,大多发生在老基地和夏季。 老基地病原多,夏季高温高湿、田间排水不畅,极易发生病害。 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规范操作,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将病害控制在初始阶段。 生产中,在做好高温灭菌、接种消毒、科学养菌的前提下,大田栽培脱袋时要注意查看菌棒是否感染杂菌,若发现感染杂菌,应及时用克雷先锋普遍防治 1 次,对个别染病较重的菌棒应立即深埋或烧毁。 菌棒栽植后要随时清沟排水,科学遮阴降温,及时通风排湿。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发现病害时,对霉变菌棒要随时清除深埋或焚烧,在棒穴内撒石灰粉进行消毒。

5.2 虫害

灵芝虫害主要有线虫、螨类、叶甲科害虫等,提倡采用人工物理方法防治。 在统筹人工捕杀、石灰消毒灭杀菌类等病害的同时,用杀虫灯、药剂诱杀害虫。

6 采收加工

当灵芝菌盖不再增大、边缘有增厚层、菌盖表面的色泽一致、孢子粉弹射量明显减少时,选晴好天气用果树剪在灵芝柄底部将灵芝剪下,将灵芝上的孢子粉和接粉膜上的孢子粉用毛刷刷下,将收集好的灵芝及孢子粉及时分开晾晒。

7 包装贮存

包装袋应清洁卫生,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有异味的包装材料。 灵芝及孢子粉产品应贮存于通风干燥的仓库内,有条件冷藏的可贮存在冷库内。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严禁使用硫黄、磷化锌等化学农药熏蒸。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