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2016金银花种植前景(通渭金银花:多元发展串起“增收链”)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8|点击次数:
通渭金银花:多元发展串起“增收链”

甘肃省通渭县土地富足,梯田化率高,为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金银花因耐寒耐旱、药用成分高、经济效益好,被通渭县确定为助农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首位特色产业。

在陇中通渭,金银花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如今已成为通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品牌产业。从2017年起引进“北花一号”金银花品种,到如今全县金银花基地达到12万亩,五年间,通渭县一跃成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种苗研发培育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通渭县李家店万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株上,一根根饱满的花蕾如银针般挂满枝头。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朵朵金银花竞相绽放,花中蜜蜂飞舞,花田里农户和务工人员赶着花期,采摘正忙。

杨景德从最初的4亩慢慢发展到今年的10亩以上。“今年行情比往年还要好,收入6万元不在话下。”杨景德满脸笑容地说。

“我是从陇阳过来采摘金银花的,一天大概能采摘20多斤,一斤6块钱。”采花工人王亚红来自陇阳镇,家里主要种小麦、玉米等作物,趁着麦子还没熟的空隙,来基地采花,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6月20日,第五届通渭金银花采摘大赛举行。比赛以“赛采摘技艺、造产业氛围”为主题,旨在推广金银花采摘技艺,厚植产业基础和优势。“这个既干净又好,可以算得上特等花了,早上采完的金银花中午就直接交到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登记、过秤、开票。”清凉沅李店金银花种植基地负责人张福迎告诉记者,“目前正是采摘金银花的最佳时间,基地大概是5200多亩,每天200人采摘金银花,产量5000斤左右,这个产量收入还是很可观。”

在通渭,种植传统品种金银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十年前,但仅仅是作为观赏树种,在农家院落零星种植,并未实现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围绕定西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定位,通渭积极探索多元化中药材品种,开辟产业扶贫新路径,最终确定“北花一号”金银花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计划。

几年来,通过对不同海拔区域试种的金银花的产量、品质、效益等综合评估,亩均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通渭所产金银花绿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2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17年开始,通渭县引进“北花一号”,调运优质种苗1122万株,由试验田推广到大田种植,当年种植金银花1.8万亩,现在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万亩。

李家店乡郭坪村张坪社47岁的姚格勤,丈夫常年在外务工,收入也并不是很高,日子一度过得很紧张。多种点庄稼,养几头猪,是她以前的打算。“要是有个产业能够轻松赚钱就好了”,姚格勤想。

2016年,李家店乡大力推广种植金银花。对于一个新的产业,许多群众仍抱着怀疑的态度。李家店乡党委号召村两委成员带头种植金银花,姚格勤作为支部委员兼任妇联主任,积极地参加县、乡组织的金银花种植培训班。家里劳动力不足,地又种不过来,她想,土地反正都是闲置的,对金银花来说投入并不大。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姚格勤拿出家中的好田好地,种植了金银花,第二年金银花实现每亩收益2000余元。姚格勤还积极劝导亲朋好友一起种植金银花,并利用党员大会、村民大会,传授自己的种植技巧和致富经验。

姚格勤家只是通渭全县发展金银花产业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如今,以李店、常河、榜罗等乡镇为主的南部园区率先发展,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1万亩;以平襄、襄南、碧玉、三铺、陇阳等乡镇为主的环县城中部园区齐头并进,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4.5万亩;寺子、陇川、鸡川等东北部乡镇瞄准庭院经济,竞相发展,完成栽植2.4万亩。

记者了解到,金银花当年栽植即可见效,次年亩均产值达到3000元以上,第3年进入盛花期,亩均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从第4年起亩均产值可达1万元,连续稳定增收20年,是“民富其实”的“黄金”产业。

产业规模大了,必须拉长产业链条,产业才能强起来。从三产融合到延链补链,通渭精准出招,打出了一套金银花全产业链推进“组合拳”。全产业链中龙头企业是主力军,通渭坚持外引和自建“双弹齐发”,引进山东九间棚集团智力支持,引导通渭县农发公司注资入股,共同打造了金银花全链发展的规上“王牌”企业——通渭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公司,牵头组建8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2万户,实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合作社带动种植户“两个全覆盖”,开创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一体发展新模式。

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必须将三者牢牢“焊接”在金银花全产业链条上,形成稳固的利益联结体。为此,通渭大力推行“土地入股、租金保底、收益分红”“资产入股、价值保底、集体分红”“现金入股、本息保底、按股分红”三种模式,逐步发展形成了上游由科研院校驻点研发培育种苗、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采摘,中游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烘干加工,下游与中医药企业合作对接市场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一体化发展链条,实现了三产深度融合、互促发展。

通渭县委副书记梁涛告诉记者,目前全县金银花基地共14万亩,其中盛花期面积12万亩,种植农户4.5万户、20.3万人。今年鲜花年产量总产值预计突破6亿元,带动种植农户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目前,通渭县已建成1处金银花种苗研发组培中心,2个、150亩的种苗培育基地,年产种苗2200万株;建成2.4万亩示范培训基地、9.6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建成烘干加工车间11个;建设总投资1.5亿元通渭县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已研发金银花茶、金银花酒、金银花洗涤用品等系列产品16个。累计投入折股量化资金1631.8万元,为816户农户配股分红,年分红131万元。

调研手记

产业发展要选对路子

牛新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和硬支撑。产业兴了,民才能富,乡村才能旺。产业对路,脱贫地区群众稳定致富才有信心,才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换言之,就是在选择项目、发展产业上,绝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而是要因地制宜、精准谋划,铆足干劲在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立足县情实际,全力探求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一度在草畜、林果、新能源、劳务等产业方面发展迅猛,但随着国家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新要求,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已不能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必须下大气力重塑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特色产业格局。

通渭县痛定思痛,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窗口期,一方面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聚力培育发展金银花产业。经过5年的探索发展,蹚出了一条产业兴民的好路子,金银花产业在通渭可谓发挥了精准扶贫时期一举撕掉“苦甲天下”历史标签的压舱石作用,成了通渭县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强攻落地堡垒机制是关键。要构建政府主导、龙头带动的组织体系、资金投入和保险保障的政策体系;技术培训、跟踪指导的服务体系;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的支撑体系。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全程把脉;各级各部门主动担当,破冰攻坚;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尽锐出兵,形成迅速打开合力推动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为快速增收安上了“放心锁”。金银花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力,病虫害少,成活率高,非常适合通渭的气候、土壤条件。而且金银花当年栽植即可见效,能连续稳定增收20年。金银花开金银来,绿了山乡富了农。金银花,已成为通渭的又一张“烫金”名片,是甘肃中医药产业纵深发展的一枝新秀。

三产融合、延链补链是保证。产业规模大了,必须拉长产业链条,产业才能强起来。通渭精准出招,打出了一套金银花全产业链推进“组合拳”,将企业、合作社、农户牢牢“焊接”在金银花全产业链条上,实现三方共赢,形成了稳固的利益联结体。金银花产业也成为通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