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建水水果种植(甜蜜产业收获新希望——“云南产区”的水果崛起之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9|点击次数:

来源:【中国农网】

云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水果种质资源,是世界水果行业公认的“果业天堂”,133种果品在这里安家。一位业内知名人士曾给予云南水果极高的评价:全国水果有两个产区,一个是“云南产区”,一个是其他产区。

高原独特的立体气候,赋予了云南水果与生俱来的发展优势,以苹果、梨为代表的温带水果,以柑橘、葡萄为代表的亚热带水果,以芒果、香蕉为代表的热带水果,让云南实现了月月有鲜果,周周有甜美。

不少在云南种植水果的人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云南什么水果都可以种,什么水果都可以种到最好。也正是基于此,云南成为全国水果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仅2016年,全国水果种植面积净增247.2万亩,云南就占了65万亩。

如今,云南省水果面积已达到1150.5万亩,产量1200余万吨。蓝莓、阳光玫瑰、冰糖橙、牛油果、软籽石榴等更是异军突起,成为全国中高端果品的代表。不仅如此,许多水果还走出国门,摆进了外国人的“果盘子”。

在这背后,凝聚的是云南水果人为产业发展的滴滴心血,蹚出的是一条“云南产区”水果的崛起之路。

用优秀的品质去征服市场

每年1-6 月,红河建水、大理宾川、楚雄元谋的早熟葡萄开始上市,11-12 月,这里的晚熟葡萄又可弥补国内绝大多数产区上市空档期;

每到11月,褚橙开始上市。这颗来自云南新平县山岭间的橙子,不知“征服”了多少消费者的味蕾;

每年12月至来年5月,西双版纳、红河州等地的蓝莓供不应求,不仅填补国内蓝莓上市的空档期,还填补全球蓝莓供应空档期;

……

从供应周期到品质优选,造就了“云南产区”越来越多品质卓越的水果。

云南是全球蓝莓最适宜产区之一。自从国际浆果巨头Driscoll's 、佳沃等入驻云南后,便带来最新的蓝莓品种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也带动云南蓝莓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如今,云南产蓝莓市场售价已明显高于进口蓝莓价格。

百果园集团云南区总经理马学沛说,品质是产业发展的前提。云南水果产业认真考虑消费者的终极需求,以一定的标准打造水果行业的品牌,有效实现渠道品牌与品类品牌的结合,最终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建立生态圈,真正满足了消费者“又好又省”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优势水果、推广精品生产技术、建立标准示范基地、培育品牌拓展市场,云南水果产业地位、品质标准得到快速提升,并得到广泛的市场认可。这条用品质征服市场的发展路径始终清晰明了。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云南已建立了数十个水果生产基地县,水果良种化率大幅度提高,以蓝莓、草莓、树莓为代表的小浆果类一举扭转高档水果靠进口的局面,以宾川葡萄、新平褚橙、蒙自石榴等为代表的水果已成为全国中高端果品的代表。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认为,品质决定一切。云南的果品具有“早、多、新、优”的特点,又加之云南当地优越的气候自然条件,决定了水果作为云南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

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中老铁路沿线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盛产热带水果,榴莲、香蕉等朝发夕至,进入云南再转入国内各地市场。同时,云南出产的温带水果也借助中老铁路,快速出口国外市场。

据了解,作为中老铁路的重要枢纽——磨憨铁路口岸,2021年监管验放出口到泰国的水果就达15万吨、货值20亿元人民币,位居云南口岸之首。2022年11月,磨憨铁路口岸水果相关监管场地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可实现进出境水果全程铁路运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

一条铁路,连接了产地的自然滋养和消费的品质享受,云南水果应当让世界共享;一条铁路,更给予云南水果走向世界的无限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部分水果出口到了俄罗斯、中亚,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云南省水果产业工作组专职副组长、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可斌表示,中老铁路的开通和RCEP的生效,给云南水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无限商机,这将是未来云南水果产业发展方向。

据相关数据,2021年,云南水果产业发展克服疫情影响,出口额仍达到18.71亿美元。如今,水果已成为云南出口农产品第一大类。柑橘、葡萄、苹果等水果受到国外市场欢迎,柑橘是第一大出口果品,葡萄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未来,借助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通道,云南水果可直达河内、曼谷、新加坡和仰光。同时,向西可经缅甸直达孟加拉国吉大港沟通印度洋,经过南亚次大陆,连接中东,到达土耳其的马拉蒂亚分岔,再转西北进入欧洲,往西南进入非洲。

云南水果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得益于国家战略的鼎力支撑,得益于云南产业政策强力支持,得益于云南水果人的不懈努力,也必将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果农的收益是最大的实惠

想起15年前开始种植牛油果的日子,云南孟连绿银生物负责人祁家柱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我们要从墨西哥、以色列引进来种子,一颗种子的价格要4-5美元。种子不仅价格贵,而且成活率非常低,大概60%左右。”

如今,祁家柱和他的牛油果产业越做越顺。在他看来,这几年牛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持之以恒地坚持外,更离不开当地农户的热情支持。为此,祁家柱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户收益最大化。

绿银生物采取的方式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牵头出资开发种植牛油果,农民以土地入股,公司技术种苗入股并负责牛油果的销售环节。这种模式下,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成为股东,还可以到牛油果基地打工,成为基地的职工,获取稳定的工资收入。

祁家柱说:“现在,每天在牛油果基地务工的农民有200-300人。过去,一家人一年只有1-2万元的收入。如今来在基地里打工,一年下来,两口子能挣6-7万元。如果是技术工,可以拿到7-8万元。”

云南水果产业带农、助农增收的故事,正在茫茫云岭大地上生动地演绎着。

大理州宾川县宏源合作社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合作农场+农户”的模式,让一串串小葡萄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的增收新希望。经过10余年发展,合作社由最初的15户发展到了如今的1355户,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总产值已突破3亿元。其中,20余户示范户年收入达到60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铁余斌说:“党组织联办合作社助农增收的办法非常奏效,让农户与合作社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通过品牌化、集约化,从技术的层面实现了节本和提质,最终达到了增效、增收的目的。”

只有产业强了,其带动劲力才足,增收的希望才大。《2021年度云南省水果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云南全省直接从事水果产业的农民达350万人,人均收入达1.44万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