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定西马铃薯种植(甘肃定西马铃薯角色升级:“救命薯”变“致富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9|点击次数:
甘肃定西马铃薯角色升级:“救命薯”变“致富薯”

2020年7月,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马铃薯万亩示范片带犹如大地绿毯。(资料图) 易思耿 摄

2020年7月,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马铃薯万亩示范片带犹如大地绿毯。(资料图) 易思耿 摄

中新网兰州2月28日电 (张婧 李亚龙)甘肃省定西市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这里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历史,曾经的“救命薯”,近年来扮演着“致富薯”角色,坊间“定西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的传言也因此得以印证。

定西地处甘肃中部,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复杂的地质地理和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为马铃薯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之一。

良种:年产原原种10亿粒以上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期,定西市渭源县五竹镇马铃薯种薯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满载种薯的三轮车排成长队停靠在储藏库前,工人分拣种薯,为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做准备,这里位于定西市南部的高寒阴湿区,高海拔和冷凉气候,具备天然隔离条件,使得当地成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和良种扩繁的最佳区域。

渭源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当地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成立了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地区首个工作站,建成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并引进优质种质资源160个,充分利用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优势,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

甘肃定西马铃薯角色升级:“救命薯”变“致富薯”

图为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雾培生产原原种。(资料图) 张婧 摄

渭源县县长蔺红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县先后培育、引进、筛选并种植陇薯、青薯和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系)30多个,探索总结高产、高效和田间管理技术,有力支撑了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渭源马铃薯种薯效应逐步显现,种薯销往新疆、内蒙古、青海、陕西、云南、贵州等10多个省市和甘肃省内各地,年销售量达到50多万吨。

定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荣说,早在2008年,定西市官方就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定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先打造“中国种薯之都”。由于定西马铃薯种薯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加之定西马铃薯种薯主要集中在秋季收获,无法满足南方冬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作区的优质早熟、中早熟品种需种要求,对此,当地近年来已引进推广水培等技术,生产优质早熟、中早熟品种种薯,以满足全国冬播马铃薯种植区的需种需求。

刘荣介绍说,定西市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已形成规范完善、全国领先的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该市共有种薯生产企业26家,年产脱毒种薯200万吨以上、原原种10亿粒以上,品种丰富多样,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加拉瓜等国家,应用推广椰糠栽培、雾培技术等多项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新技术,从源头上提升马铃薯品质。

标准:提升“土味”信息化水平

谈及马铃薯种植,刘荣坦言,定西市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缓慢,以及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标准化种植水平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当地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加工品种缺乏,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旱作农业综合配套集成技术、马铃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跟进不够。

甘肃定西马铃薯角色升级:“救命薯”变“致富薯”

图为“中国薯都”甘肃定西马铃薯主粮化产品展示。(资料图) 张婧 摄

对此,定西市官方在“十四五”起步之年,提出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具体而言,就是发挥马铃薯相关研究团队作用,破解当前制约该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黑痣病、疮痂病等瓶颈问题。推广以连片种植为主的“配方施肥+黑膜覆盖+脱毒良种+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标准化种植技术,深化现代信息、网络、智能技术在马铃薯生产、加工、流通中的应用推广,提升全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安定区区长祁永和说,该区依托种薯、加工龙头企业,将标准化基地建设与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复耕休耕、撂荒地整治相结合,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脱毒良种+黑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防控”的标准化技术,打破乡镇、村社界限,每年建立集中连片的种薯、鲜薯、加工薯标准化种植基地50万亩以上,带动安定区马铃薯种植稳定在80万亩以上。

同时,安定区还构建马铃薯产业全过程标准体系,在马铃薯种植、加工、贮藏、销售环节中,引导企业参与制定地方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依托当地马铃薯相关科研平台,发布《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离地苗床繁育技术规程》甘肃省地方标准,雾培法、椰糠基质等原原种繁育技术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企业:给产业效能加料

“定西不仅要解决种植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不高的问题,还要在加工环节上下功夫,一产转二产,换句话说,把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加工环节,尽量留在县乡级。”定西市委副书记狄生奎说,如此一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十分关键,让企业把地方农特产品推广到全国,务农散户也能通过企业集聚起来,种植业方能有组织、有规模。

中新网记者从定西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定西市已建成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加工能力达86万吨,加工制品主要有全粉、变性淀粉、膨化食品、主食产品等,形成“吃干榨尽”式循环链条,加工企业对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实行订单化生产。

其中,以集马铃薯种植、加工、购销、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企业主营马铃薯淀粉、蛋白、膳食纤维、复合粉、食品级薯渣等的加工与销售。

上述企业董事长李幸泽表示,目前已在马铃薯淀粉行业内产能、质量均做到全国第一,成为康师傅、双汇、徐福记、好丽友、洽洽等国内138家食品加工行业领军企业的长期供应商,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在此期间,他以马铃薯全产业链为核心,通过建联合社、修贮藏库、创蓝天贷、推订单化,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银行+电商平台”的蓝天模式。

“该模式延长稳固了产业链条,实现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在产加销诸环节、贸工农各领域的互利共赢,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李幸泽说,为保证马铃薯种植农户收益,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蓝天公司还推行订单农业模式,与安定区各乡镇3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订单,各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公司将以高于市场均价收购订单农户的马铃薯。

近年来,该公司每年订单收购农户标准化基地种植的马铃薯达12万亩,实现马铃薯产业链单元主体抱团发展,解决了农户产品卖难和“薯贱伤农”问题,使产业链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薯农获得收益,带动农户10万多户,户均年增收超8000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