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小麦适宜种植地形(小麦、磨坊VS水稻:地理禀赋如何书写“工业革命前传”)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0|点击次数:

提起工业革命,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珍妮纺纱机、瓦特蒸汽机以及铁路火车带来的近现代工业技术。但工业革命并非凭空产生。

事实上,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就经历了一场长期的工厂革命历程,它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大量的技术可能,有学者甚至把它称为“小工业革命”或“磨坊革命”——这就是欧洲各地在中世纪以风车和水车为动力的磨坊。水车在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如果把这种自然动力的磨坊与小麦结合来看,它所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越于工业革命本身。

“征服者”威廉入侵不列颠之后,立刻命人对英国各地进行了全面的社会调查和统计,并汇总编制了《末日审判书》。该书记录,1086年的英格兰已拥有6082座水车,这些水车绝大部分都用于磨坊。学者测算,当时一座水车产生的功率大约40-60马力,能干60个人的活。这样算下来,六千多座水车相当于36万个劳动力,而当时英格兰总人口也仅有125万左右。到1300年,英国各地已建造了1万多座水力磨坊。

荷兰是风车大国,据统计,从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后期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荷兰建成了大约9000台风车,而当时荷兰总人口也仅有不到200万人。从全欧洲范围来看,14世纪其已有水车约50万台,风车20万台。

建造这么多磨坊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自给自足,要知道环地中海贸易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相当发达。从12世纪开始,以威尼斯、热那亚等城邦为中心的远途贸易日趋繁荣,意大利人以纺织品为拳头产品带动了整个欧洲商业贸易的繁荣,史称“商业革命”。而纺织所需要的亚麻、羊毛梳洗以及古罗马时代就有的橄榄油等加工贸易则进一步刺激了磨坊的建设。当然,磨坊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加工小麦。

历史学家卡伦在解释欧亚技术发展的历史路径时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见解,认为小麦种植区大多地处平原,地形开阔,依赖重犁、畜力及磨坊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小麦需要研磨成面粉才能做成各种面食。

相比而言,水稻种植需要靠近充足的水源,每一块稻田都需要足够水平才能保证水位均匀。除此以外,稻农还要为稻田打上围垄以防存水流失,水位也必须根据季节进行适当调整。

因此,小麦种植是“硬件导向”,需要开发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而水稻种植是“软件导向”, 它更依赖种植技术本身的改善也不像小麦那样需要研磨,脱壳后即可煮食,属于劳动更密集的种植农业(工作量大约是小麦的两倍)。

按照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观点,中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北部处于相似的纬度,是便于技术横向传播的小麦种植区,而欧洲纬度整体上更偏北,更是以小麦种植为主。但欧洲特殊之处在于,它有着密布的内陆河网,纵横交错且河流更小、流速更快。另外,西北欧低地国家因为面向北大西洋,有丰富的风力资源。

如果以上帝视角后见之明来看,由于水稻比小麦有更高的单位产量,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中国自宋代开发江南,尤其东南亚占城稻品种引进种植以后,人口和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这客观上削弱了此前中原王朝对小麦种植的高度依赖性。

这当然不是帝王将相们运筹帷幄的结果,但可以合理推测,这可能使得中国的农业技术转向了劳动更密集的“软件导向”,而同期的欧洲则因为商业革命走向了由磨坊驱动的加工贸易道路,这种差异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积累有着深远的影响。

水力、风力传动机械绝不仅仅与小麦、亚麻等农产品加工有关。十七世纪的荷兰商船一度主导了大航海之后的全球贸易,其船队的规模超过了英、法、西、葡、德的总和。

小国寡民的荷兰,为何每年能造出那么多的商船?答案就在风力锯木厂:荷兰人1594年首次发明建造了风力木锯,到1630年,阿姆斯特丹北部已建有83家锯木厂;到了1731年更是快速增长到450家,木材加工能力相应提高了30倍。风力锯木技术极大提高了荷兰人的造船速度,也降低了帆船的造价,各国商人的造船订单纷至沓来,鼓了荷兰人的腰包,也成就了“海上马车夫”的全球化旅途。

当然,地理禀赋并不能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提供充分解释,否则工业革命就不会仅在英国发生了。至于个中复杂的历史脉络解读,那是另一个更大的话题。不过,水车、风车的故事提示我们,技术进步带来的熊彼特式经济增长背后,往往是长时间的层累过程,并且离不开一系列的制度、科学乃至文化的支撑,宏观上说,这是一个权力场域与观念场域交织演化的历史过程。炫酷的技术产品也许可以事后习得,但隐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却恐怕没有捷径可走。

(作者系农业投资者)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何不笑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