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澳芒怎么种植(三亚芒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0|点击次数:


作者:白大娟 严海 周开兵 龚家建

摘 要:芒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芒果产业已成为振兴三亚农村经济, 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三亚芒果产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束缚了芒果产业的发展。作者深入调查分析了三亚芒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发展对策, 为促进三亚芒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芒果 (Mangnifera indica L.) 属漆树科常绿大乔木, 原产印度及马来西亚, 后传入中国、泰国、菲律宾、巴西、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 其风味独特, 营养价值高, 有“热带果王”的美誉, 在世界生产与贸易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1]。中国芒果栽培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 在唐代就已经从印度引种[2]。根据芒果种植面积和产量, 中国芒果发展历程以1993年、1998年和2005年为划分节点, 划分为起步阶段、爆发式增长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调整阶段[3]。目前, 芒果种植已遍布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贵州和湖南等省区[4], 芒果产业已成为中国热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在热带经济和农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南是中国芒果栽培的最适宜区, 昌江、东方、乐东、三亚、陵水5个市县是海南种植芒果的优势区和相对集中的地方[5]。芒果已超过香蕉成为海南栽培面积最大的热带果树, 2015年海南芒果种植面积约4.69万hm2, 占全国面积11.51万hm2的40.78%。

三亚市芒果栽培历史悠久, 但真正大量种植是从1986年才开始的, 1985年全市芒果种植仅为20.5 hm2[6], 到2015年规模已达2.526万hm2, 分别占全国和全省面积的21.51%和53.86%。三亚是海南省芒果成熟期最早、产量最高、种植规模最大的优势产区。

1 三亚芒果产业现状

1.1 种植和产量情况

三亚地区光热资源丰富, 适合芒果种植, 以发展优质早熟的鲜食芒果为主。目前, 台农一号、金煌和贵妃为主栽品种, 其中金煌芒面积正逐年增加。在三亚采用芒果产期调节技术可以做到1至4月有鲜果上市, 台农一号芒果甚至可以提早到11月上市。根据成熟期早晚对各区排序, 基本顺序为天涯区、吉阳区、海棠区、育才生态区和崖州区。根据上市时间的不同对各品种排序, 基本顺序为台农一号、贵妃芒、象牙芒、金煌芒和澳芒。三亚市芒果种植面积2.526万hm2, 其中农垦果园1.274万hm2, 地方果园1.238万hm2, 林场果园0.014万hm2。地方芒果园面积因近几年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而表现为持续平缓下降, 农垦系统芒果园面积因橡胶园更新而平缓增长, 体上三亚芒果园面积仍趋于稳定。

三亚芒果园主要分布在东西两端, 尤其以西端为主。其中崖州区以1.11万hm2占全市面积的43.8%, 海棠区以0.539万hm2占全市面积的21.3%。2015年, 三亚市芒果产量55万t, 其中出岛53万t、其它2万t, 产值32亿元。比较三亚各区镇和农垦芒果年产量可以发现, 地方各区镇单产参差不齐且相差较大, 主产区单产呈现“中东部高而西部低”的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中部育才区为新产区, 建园标准、科技水平和果园土壤肥力等均较高;东部海棠区逐渐以大果形金煌芒为主栽品种, 其丰产性更好, 并且东部产区水热资源更加协调和更适于芒果生长发育;西部崖州区则果园土壤肥力和大量老果园建园标准较低, 以小果型的台农一号芒果为主栽品种, 且降水量偏低。

1.2 品牌和组织化情况

近年来, 三亚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成立了三亚市发展品牌农业工作领导小组, 实施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 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目前, 全市与芒果相关的品牌包含“三亚芒果”、“福返芒果”、“斯顿芒果”、“神泉芒果”、“南山寿果”、“合丰”、“水果岛”和“绿岛南果”等8个著名品牌, 分别制定了各品牌质量标准, 引导果农们生产芒果精品, 提升果品自然品质和文化价值, 开拓销售市场, 提高芒果生产经济效益。其中“三亚芒果”商标相继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2012年) 、海南省著名商标 (2013年) 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015年) , 品牌建设将三亚芒果产业带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组织化方面, 以股份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业主为经营者的分别占20%、30%和50%, 可见, 三亚市芒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还有待深入。有限的组织化经营者, 包括海南神泉集团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和经营规范的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如福田、绿地、福返和大隆等, 为实现生产标准化、果品品牌化、市场管理统一化和病虫害防控联合化等奠定了基础。

1.3 芒果从业人员和科技培训教育情况

实地调查发现, 本地与外地的芒果园经营者比例为2∶8, 从事芒果生产的本地与外地临时工比例为8∶2。可见, 芒果园所有者以本地人为主, 芒果园经营者以外地人为主。这说明本地有2/3的业主将芒果园流转到外地人手中, 然后又以临时工身份到外地人经营的芒果园临时就业。三亚芒果从业人员主要以31~50岁的中壮年劳动力为主, 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2.35%;其中大多数又为中年劳动力, 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7.06%。

三亚芒果生产一线人员科技素质低, 技术贮备不足。94.20%的业主学习生产技术普遍以亲友邻里传授为主要方式, 35.29%的从业人员不参加培训, 47.06%和35.29%的从业人员分别参加政府和农资商举办的科技培训, 体上, 参加科技培训的从业人员比例偏低。

2 芒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灾害天气时有发生

三亚市存在台风、热带风暴等的自然灾害威胁,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草害滋生;强太阳辐射和降水不均也容易引起树体和果实日灼损伤。每年9~11月为海南台风登陆最多、风力最大季节, 此时, 反季节芒果正处于修剪后末次梢生长期或生产特早熟芒果的花芽分化期, 台风容易将嫩梢打烂, 影响开花[7];台风还可以直接造成芒果果树减产, 甚至摧残果树。另外, 三亚干湿季明显, 夏秋是雨季, 且雨量不均, 此时正值三亚反季节芒果特早熟的花期, 连续暴雨常常导致催花失败或大量落花, 坐果率极低。

2.2 果园生态环境恶化

三亚市芒果园建园标准普遍较低, 以坡地果园为主, 土层较薄, 果园开垦后在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果园管理中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 主要依赖水溶性化肥, 引起土壤理化性状变劣, 土壤肥力变差。更有甚者, 果园经营者对长期拥有所有权的芒果园每年或隔年施有机肥, 但对5年左右租赁期的果园仅在前2年施有机肥, 后3年则只施用化肥, 对果园掠夺式地经营。调查已发现崖州区、天涯区和吉阳区土壤有机质轻度缺乏, 海棠区和育才生态区土壤有机质虽达标但也未达到丰富水平;全市土壤中度或重度缺碱少氮;吉阳区土壤速效钾轻度缺乏而其余区土壤虽达标但并不丰富。

2.3 栽培管理技术不足

大部分果园进行反季节生产, 在土肥水粗放管理的前提下, 采用多效唑、乙烯利控梢, 高钾和噻苯隆等催花, 高浓度赤霉酸等疏花疏果, 噻苯隆、氯吡脲等促进果实膨大, 使用中仅凭借经验来确定用量和次数, 体上使用次数频繁, 引起树体主干开裂流胶、新梢丛生或簇生、大量落叶和枝干萎缩, 最终导致树体早衰。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由于树体营养不良, 果实一味膨大而干物质积累不足, 常常引起果实内在品质劣变和果实病变, 甚至果实不能成熟。

另外, 对蓟马等病虫害缺乏联防, 单纯依靠农业主们局部化学防治, 造成危害流行。对金煌芒果实内烂发病机理和套袋技术创新等研究不足。部分果农盲目追求早上市, 往往五成熟时就“青采”, 同时也有农户对露水斑病造成的“嫩果”进行早采抛售, 造成芒果口感风味不佳, 品质下降, 不利于正常芒果市场秩序的维持, 损害三亚市芒果产业声誉。

2.4 果园经营成本偏高

三亚芒果园以坡地果园为主, 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加上三亚市大量年轻人就地投身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外出打工和在本地从事其它产业进一步分流年轻劳动力, 真正留守从事芒果产业的年轻人很少, 造成芒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和低文化现象较普遍, 同时也导致在农忙季节很难找到青壮年劳动力务工, 劳动力市场因供不应求而导致劳动力工资高涨, 造成劳动力成本很高。这也客观上导致芒果园管理粗放和滥用化学投入品简化生产。

2.5 品牌标准化程度不高

三亚市芒果品牌众多, 各自为战, 没能统一到“三亚芒果”这块金字招牌上来。生产中单一施用化肥、滥用生长调节剂和片面采用化学药品防控病虫草害时有发生。三亚市地方芒果园仍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家庭农场形式经营为主, 业主科技文化素质很低, 各自独立依据自己狭隘的经验来制定生产技术方案, 且相互间保守, 所以“三亚芒果”地理标识品牌质量标准没能严格的贯彻执行, 很难做到质量完全达标, 存在伤及三亚市芒果产业全局的风险。

3 芒果产业发展对策

3.1 改善芒果生长立地条件的目的

修复果园生态可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在果园行间栽培低矮、耐旱、与杂草共生具有生长优势的草种, 如“百喜草”, 在芒果水肥临界期, 采用割草器械刈割, 不用或减少使用灭生性除草剂, 就地取材对土壤增施有机肥, 达到修复果园生态环境、改善芒果生长地理条件的目的。

3.2 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三亚大多数芒果园缺乏滴灌或微喷灌等基础灌溉设施, 灌溉依靠自然降雨或大水漫灌, 落后且效率低下, 同时缺乏水肥发酵池及水肥灌施系统。芒果栽培攻梢、催花、果实膨大阶段均需要水肥充足, 普及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 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节省劳动力投入, 充分发挥芒果树体产能。

三亚芒果在国内具有天然的气候优势, 与国外芒果主产国相比, 在气候上与印度、墨西哥等国相似, 在反季节栽培上与秘鲁、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相似[8]。因此, 三亚芒果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应当围绕芒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引用科技专家、人才, 积极开展技术攻关, 重点解决芒果早熟品种选育、生长调节剂使用、露水斑病防治、芒果果实腐烂防治和果实套袋技术优化等生产迫切问题, 升级芒果生产科技水平, 促进生产提质增效, 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3.3 强化品牌意识

三亚市芒果品牌众多, 各自为战, 应该统一到“三亚芒果”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上来, 形成三亚芒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首先, 这就要求制定合理的《三亚芒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在推行“三亚芒果”品牌化生产时做到, 统一管理技术、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分级标准、统一商品标识、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包装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等7个统一制度。其次, 制定芒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实行市场准入和外运准出制度, 对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的各品牌芒果进行严格检验、发放合格证, 对破坏地理标识产品声誉的行为予以严惩。最终促使三亚芒果生产者统一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 从而提升三亚芒果生产的科技含量, 实现产业做精、做强的目标。

3.4 注重果旅融合发展

在芒果成熟的季节, 选择自然风光优美、交通便利的芒果园, 举办“三亚芒果文化节”活动。地方政府应当牵头搭建平台, 举办芒果采摘、体验、互动等一站式娱乐活动, 展示三亚芒果健康、生态的生产方式, 引导消费者掌握芒果食用及分辩品质优劣的方法, 增进果农与消费者交流、互动等, 既能给消费者愉快的观光游玩体验, 又能带动芒果销售, 引导芒果产业健康发展。

打造“芒果世界”农业观光园, 从芒果栽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品种多样性、生物学知识、鲜果及加工品食用价值等多方面, 展示芒果的文化, 如挂牌保护三亚百年芒果树, 查阅古今与芒果有关的诗、词、故事及文摘, 建设有机生态芒果栽培园等营造芒果文化的宣传氛围, 使其成为外地游客了解三亚芒果的窗口。

3.5“互联网+芒果”促进产业升级

“互联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 可以形成芒果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良性闭合产业链。“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 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 不仅是“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 更是一种品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对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推动农业发展意义深远。“互联网+芒果”可以直接有效的打开流通渠道, 降低成本, 快速地掌握消费者数据, 提升芒果知名度,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白大娟 (1983~) , 女, 硕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园艺产品采后保鲜及加工技术。龚家建 (1983~) , 男, 硕士, 园艺师, 研究方向为热带果树栽培生理生态研究

作者:白大娟 严海 周开兵 龚家建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海南大学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313112)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2017,37(09)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