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房屋种植(党建引领+院落制 木洞镇老房子变“巴适”小院换新颜)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党建引领+院落制 木洞镇老房子变“巴适”小院换新颜

老房子“巴适”小院。木洞镇供图

栋青村老房子是木洞镇首批打造的“巴适”小院,被评为巴南区“最美院落”。从前老房子存在脏乱、漏水等情况,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老房子小院被纳入人居环境区级示范点,开始改造污水管网、硬化道路、种植绿植、刷新外立面等,老房子“旧貌”换了“新颜”。

为实现老房子的“内在”改造,木洞镇党委政府将老房子小院作为“巴适”小院再次升级改造。今年以来,木洞镇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以创建“巴适”小院为切入口,有效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建设。

木洞镇党委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以院落为基本单元,将党的领导融入乡村治理“最末梢”。建立小院管家“1+2+N”联动机制,选出1名院落长、1名党员骨干和1名镇机关驻社干部,不断凝聚其他村民党员代表、志愿者、社会力量等“N”力量。院落长、党员骨干、镇机关驻社干部主要负责政策宣传、卫生监督、社情民意反馈、矛盾调解等工作。深化“党员联系户”带头机制,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推动1名党员联系户联系院内10-20户群众,形成“构建“村民需要、院落协商、村社吹哨、镇街报到”的乡村治理格局。

走进栋青村老房子“巴适”小院,道路两旁苍翠茂盛的绿植和原木栅栏映入眼帘,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空坪隙地、犄角旮旯花草葱茏、整洁干净,入户道路及小院内的土路全被硬化,这得益于“网格到户+积分制”的管护模式。

栋青村党委在将整个栋青村划为4个网格党支部、11个微网格的基础上,把老房子“巴适”小院划分为20个小微网格,推选出1名院落长,每个小微网格包含1-2户村民,发挥院落长“人熟、地熟”优势,督促小微网格内的村民做好“门前四包”,通过健全“镇党委-村党委-网格支部-微网格-小微网格-农户”的管护体系,将人居环境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家家户户。

老房子“巴适”小院以网格化社会管理为载体,结合“最美庭院”等村民自评体系,制定31条积分标准,设置“红榜加分项”和“黑榜减分项”,全面推进“积分制”管理,引导村民“微改造、精提升”。截至目前,小院村民累计积分300余分,兑换商品40余件,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坚持自治为本、法治为要、德治为领,建立“党支部指导+自治委员会组织+小院管家联动+村民参与”的四级自治模式,推动小院事项自定、事情自办、事务自理。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明确小院法律顾问、安排法律专家坐诊、培养小院法律明白人,已开展“法治讲堂”“四堂互映”“德法相伴”活动30余次,受益人群达600余人。

搭建党群议事点、村民说事点、小院恳谈会等平台,推行自治管理、议事协商“清单制”,包含村党组织的7项主体责任清单、小院15项“小微权力”清单、5项议事协商清单。在老房子“巴适”小院议事亭周围,设置小院议事规则、院落公约、院落公示栏等。院落群众经常在议事亭说事、议事、主事,让村民“心愿清单”变“实效清单”,组建小院舞蹈队、小院书屋,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

镇党委书记刘松表示,木洞镇融入本土非遗文化,已创建12个“巴适”小院,发动234名农村无职党员参与设岗定责,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接下来,木洞镇将深入实施院落制、清单制、积分制,形成具有木洞镇辨识度的“巴适”小院经验做法,切实提升基层服务效能。(朱燕园、吴申娇)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