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黑龙江南瓜种植基地(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小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走进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三满族村,路路畅通、环绕村庄,温室大棚樱桃蔬菜产业园、光伏产业园与玉米、大豆、大辣椒等产业基地等项目发展势头强劲、生机勃勃,勤劳淳朴的厢黄后三满族村人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着村落的面貌,要谈到村子的发展变化,总是绕不开一个人,村民们的“主心骨”,厢黄后三满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福成。

莲花镇厢黄后三满族村位于望奎县东北部的,是“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有580户2190人,耕地面积1.35万亩。近几年来,厢黄后三村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文化产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脱贫质效,塑造村风文明,推动村域经济快速发展,在2017年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整村脱贫摘帽,实现了贫困村向“富美和谐”的华丽转变,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达标村和绥化市“富美和谐”示范村。2017年之前,厢黄后三满族村作为贫困村,基本没有集体积累,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到7000元。2017年,村集体经济积累560万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1000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积累771万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3200元,仅仅两年时间,全村人均增收2200元。

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小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舍亲情、重乡情,誓做改变村貌的坚守者

王福成,二十出头就只身一人去大庆打拼,从事个体经营,他待人和善又讲诚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奋斗,成为了南洋食品公司大庆市总代理,生意也做的是风生水起。2005年春,厢黄后三村的多名村民举荐他回乡工作,他思来想去,先决定回村里“打探”个究竟。当时的厢黄后三村是合并村,两套人马两本账,村级管理很差,机动地发包不合理现象严重,乱开荒、强占地,干群关系紧张,村上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村内环境也是脏乱差,村民们怨声载道。看到这一系列的乱象,面对乡亲们的热切期盼,他做通家人的工作,毅然选择回乡,挑起重担,到村上担任连长并主持后三西屯工作。

不打无准备之仗,回乡后,王福成先做起了民意调查,入户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学习掌握了农村的相关政策,找出了一系列村里存在的问题和破解的办法。他从不合理使用土地的棘手问题入手,对开荒地、多种地、白种地等现象进行梳理,用以恢复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惟亲、只惟公才让人信服,王福成先从自己的家人和亲属做起,其他的村民自然也陆续交出了土地,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同时厢黄后三村还废除了不合理林地、林权承包合同18份,面积300亩,重新进行公开竞价发包,为集体挽回损失24万元;修正了稻田地承包合同20份,800余亩,挽回损失30万元;收回果园承包经营权5处,进行林地更新,97亩地以每亩1800元进行重新竞价发包,为集体经济挽回损失18万元;还将水库承包权收归集体所有,开发后为集体经济每年挽回损失近20万元。

王福成从上任起,就注重民意、决策讲民主,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开始“约法三章”: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先由“两委”班子成员分头深入到各家各户征求意见、建议。再由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表决通过,充分调动了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凡是涉及村建设规划、土地发包、重大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都实行“一事一议”,实现了村民的自我管理和主动监督。“脚下沾着多少泥土、就会收获多少真情”,无论是救穷救急、天灾病热还是家庭纠纷、邻里不和,无论是老人赡养还是孩子上学,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突发事件,只要村民有事情,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原有的村办公室在村小学的空房子里,无法居住,他就住在仅6平方米井房子里,一住就是五个年头,后来村里建了办公室,他才在那安了一张床。他以朴实的为民情怀,赢得了民心。自2008年11月到现在,他一干就是十几年,村里换届,每次他都是高票当选,其中饱含的不仅仅是村民的信任,还有他带给村民们一次次对新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小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强堡垒、带队伍,争做党建工作的推动者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王福成深知:要赢得群众贴心,不能让群众寒心,就得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就必须当好这个“班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村里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头和带领群众致富。”

王福成自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十分注重村上干部的理论政策、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从班子建设入手,多次召开会议分析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支部工作作风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交心、谈心、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各项工作都进行民主决策,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高度重视阵地建设,筹资42万元,对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接收设备进行了整修,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巩固和扩大了党员教育活动场所。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致富本领,激发起大家的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热情。而今,厢黄后三村党总支部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总支部为统领,以打造特色满族民俗旅游村为目标,以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为宗旨,不断加快强村富民建设的步伐,有效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了以抓队伍、抓双富、抓治理、抓阵地、抓机制的“五抓”战略,切实加强“一约四会”建设、立足村情民意,探索出了“党建统领、文化感召”村庄治理模式,扎实开展了“4+N”主体系列活动,以服务为桥梁,实现了党群心连心。现在,村总支下设两个产业党支部,有党员创办的产业协会2个,合作社5个。对此,村里退休的老支部书记耿玉这样评价说:“王福成这小子和他领导的这个班子有正事,是村里的风向标。”

调结构、上项目,勇做带民致富的探路者

60岁的厢黄后三村脱贫户刘喜财这个除夕的年夜饭不一般。除了蒜蓉虾、酱炖鱼、烧笨鸡等“硬菜”,还有一盘紫红透亮的大樱桃——村支书王福成带来的“加菜”。

“这一盘大樱桃上百元,是王书记给俺送的年礼,你们正好赶上了,快上炕来尝尝!”刘喜财一把推开身边的冻梨、冻柿子说。大樱桃为什么这样甜?还得从村里的“百万支书”说起。“百万支书”是乡亲们对王福成的亲切称谓。

十几年前的后三村,是全镇出了名的“后进”村,村上债台高筑,村民大多靠贷款种地过日子,穷则思变,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面对渴望致富的乡亲,王福成感到了自己责任重大,也深深感到了压力。

王福成一上任,就开始组织“两委”班子成员查穷源、找穷因,从调整种植业结构入手,念好“农字经”,打响脱贫致富当头炮。面对农民大苞米“一口咬”、单产不高、总产不稳、耕作方式单一、效益低的状况,他因地制宜、深入研究,提出了“调优生产结构、掌握实用技术、选用优良品种、种植绿色作物、养殖农家畜禽、生产有机瓜果、间种五谷杂粮、经营庭院经济”的口号,按照“抓大户促规模、抓典型带全面、抓服务增效益”的思路,让农民从自己的田园中刨出金子。经销商起家,跑市场最在行,起初,王福成到省城、去吉林,找门路、要订单,当年就与吉林舒兰圣基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1000亩月苋草合同,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农户增收40万元;同时,他与沈阳、大庆、哈尔滨等地的客商签订了绿豆、红小豆、南瓜、大辣椒和杂粮订单,年均增收210万元。还通过镇上引带与东北农大进行了有效新品种对接,种植东农252和253高油脂高蛋白大豆,并与玉米进行了适时轮作,这不仅增加了粮食单产,而且农户也享受到了国家的涉农政策和惠民补贴。在家庭养殖上,他引导村民瞄准市场捕捉行情,适时让分管畜牧工作的村干部和防疫员通过网络平台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总结出了一条土规律:别人多养我少养、别人不养我多养、一年四季坚持养,这样,既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还让村民有了赚头儿;他还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全村现有300人外出务工,以在大中城市站稳脚跟,年户均增收3万元。

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家家户户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人们不再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娶不到媳妇、盖不上新房等生计问题发愁了。看到这些变化,王福成心里有了暂时的踏实感,但是,他并没有安于站稳脚儿,而是要带乡亲们迈开步子。2016年,厢黄后三村通过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从打造特色满族民俗旅游村入手,以优化设施、丰富业态、提升品位为内容,制定完善了《厢黄后三村发展规划》,他与村“两委”班子又马不停蹄的继续奔走在后三村发展的路径中。王福成首先在外出务工队伍中挖掘资源和积累人脉,本村嫁出去的姑娘张有波其丈夫李金山在大连经营樱桃园,他就亲自去考察,于2017年,经过与农户对接,征集流转土地100亩,吸引域外家乡能人李金山投资500万元建成了温室大棚4栋5000平方米。“从红小豆、高蛋白大豆到大樱桃,大伙这些年在特色种植里尝到了甜头。”王福成介绍,2019年底,厢黄后三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里建成果蔬园目前已有棚室50栋,栽植大樱桃树1260棵,带动全村63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大樱桃棚室种植,户均增收入股分红1500元以上。

他立足本村是少数民族村和贫困村的实际,瞄准政策,积极争取到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扶贫光伏发电项目:近几年共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果蔬园区和光伏产业园,现在果蔬园区共有温室大棚15栋和日光大棚20栋,建设棚室面积2.9万平方米,并配置深水井及棚室的配电线路,已实现产值82万元,利润24万元,村集体分红12万元,带动贫困户7户。光伏产业园占地21亩,建设规模300千瓦,于2018年9月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年收入15万元,收入的70%用于带动贫困户6户,户均年增收1700元。王福成还招商引资370万元,建设传统手工作坊一条街,油坊、酒坊、粘豆包作坊、豆腐坊、大酱作坊等5个手工作坊基础工程建设已全部竣工,正在购置安装设备,计划2020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和运营,预计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安置10人就地打工,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强基础、惠民生,力做小村振兴的践行者

多年来,“水”和“路”这两大难题一直制约着厢黄后三村的经济发展,也困扰着户域经济增收和村民的家庭生活,“吃自来水、修硬化路”成了村里几代人的梦想,王福成苦寻良策、精心策划,在行路难的问题上,充分利用财政扶贫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政策,借扶贫财力和“村村通”的补贴政策兴村惠民,申请到了水利专项资金200万元,打通两眼120米的深水井,让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同时又自筹资金63万元与“路路通”专项资金60万元,配套建成了贯通东西屯的主路3.5米宽、3公里长的硬化路,连接到通乡公路;截止到2019年,村屯街道14公里全部实现硬化。2016年投入18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建田间农桥3座,2018年又借助贫困村扶贫项目,把6公里的田间路也全部硬化,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车辆难行走、卖啥卖不出”的难堪岁月。

村上环境好了,村民才会有幸福感和归属感,改善人居环境是王福成朝思夜想的事情,为此,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及广大村民由“十化”文明村目标又向特色民族村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着“没钱也干事、有钱干成事、大钱办大事”的原则,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20万元栽植了街道林、护屯林,并有计划的对两个屯的街道进行了拓宽打造成了绿化带。累计栽植唐槭、樟松、云杉、丁香、苹果、垂柳等树木5万棵,实现了村屯绿化全覆盖。每年,村屯的主街道两侧种植花卉2万株。两个自然屯3条主街道安装路灯60盏,广场高杆射灯一盏。每个屯都配置了垃圾清运车和清运队伍,并设置了垃圾处理点,保证了村屯垃圾每天清运和掩埋。全村的绿化、美化、香化、亮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真正打造成了“面子美、里子更美”的绿色家园。全村有限电视入户率入网率达到99%,泥草房和危房改造66户,全村砖瓦化率达到95%以上,出现了安居乐业的好景致。

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王福成还带领村民们给这美丽的环境附上了文化的招牌。为实现打造“满族民俗特色旅游村”的目标,通过王福成的努力,与吉林省公主岭市应瑞轩文化民俗文化风情园签约立项,决定在厢黄后三村投资3000万元建设满族文化艺术馆,配套建设八旗图书馆、民俗博物馆、酒文化展馆和四合院等,现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现代新型的有满风满韵满文化的旅游村寨正在逐渐形成,一股富有萨满文化和寒地黑土文化交融的文化清流注入了村民的心田,滋润着村民的幸福生活。

搭舞台、唱大戏,领做乡贤文化的倡导者

“2019年10月,望奎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如期上演,赢得彩头的是莲花镇厢黄后三满族村党总支书记王福成为代表的16名人民群众演员,开场舞《福门开》赢得现场满堂喝彩,一度掀起现场表演的高潮。节目喜庆十足,欢快的音律及演员们身着大红装、笑容满面浑身上下透着幸福欢快的气氛,这是一幅生动图景,这是一个感人瞬间,这里包含着精彩的文化扶贫的故事。”这段演出当日的新闻特别,正是厢黄后三村开展文化扶贫活动的精彩剪影之一。

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小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在王福成的带领下,后三人围绕“结对子、种文化”,立足文化扶贫,加强文化建设,2011年在后三西屯建大舞台一个、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2016年在后三东屯建设满族文化大舞台一个、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并配套了体育器材和农家书屋,村与大庆残联艺术团和市县等文艺团体结成了对子,这些团体每年都到村上送文化下乡义演,后三村还连续10余年举办了本村的群众文化节,每场演出观众达到近万人,周边乡镇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来观看,并且这个文化节现在已成了人们的每年期待。现在,村上还组建了自己的演出队,近两年都代表全县109个村在县文化节做专场演出。在王福成这个有文艺气息书记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精神风貌有了显著提高。

为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村里深入开展了“自强、感恩、文明”为主题的扶志教育活动,开展了“村贤榜”、“致富能人”、“状元星”等评选活动,这样既提高了村民素质又推动了村风民风文明,既独创了村级民俗文化品牌又加快了富美和谐乡村建设的步伐。他还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跳广场舞、扭秧歌,到农家书屋阅览、学习,彻底改变了“躺在炕上扯闲篇儿、赌博成风玩几圈、三五成帮喝大酒、四邻不和闹翻天”的陋习。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极大的活跃了城镇乡村的文化氛围,而取材生活反映现实,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活动内容,又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教育性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懒惰及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村民刘志斌三口之家,妻子残疾,自己曾喝酒赌博,看着身边人的变化,刘志斌一家三口打起精神利用闲暇时间收废品,年收入1万多,极大的提振了他的精气神,如今也兴高采烈的加入了村大秧歌队伍中。

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小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扶贫先扶志,文化最先行。王福成通过文艺形式调动了村民乐观向上的积极性,把精品文化在大舞台上表现与传播,是让人们持续走上致富路的精神路径。文化扶贫故事还在后三村不断的演绎,文化的春风已然吹绿了这片黑土,老百姓笑了,乡村真的美了!

扬正气、树新风,甘做廉洁勤政的维护者

为人,身正百毒不侵,身洁赢得民心,在村里,党务和财务公开一直是群众关注的问题,为打造风清气正、透明公开的政务环境,王福成在党务上增加透明度,在财务收支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为了给村民安好家、理好财,他自觉管住自己的嘴、手、脚,坚决做到了不该吃不吃、不该花钱不花、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为了脱贫致富,前些年王福成总出外跑资金、跑项目,大家都认为他的差旅费、招待费一定很高,可是在每日的财务公开栏中,差旅费不过几百元,村里的招待费一年下来不过几千元。为了保证资金严格管理、使用合理,严格执行资金使用报销、报账制度,村里确定了收支必须有正式单据,必须经一把手认可、经手人签字、监督委员会审核和镇经管中心批准才能进账,堵塞了资金跑冒滴漏的一切途径。王福成还领着“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三资清理”,并在土地确权后进行“清化收”工作,仅此一项,全村增收25万元。

王福成把村上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任何开销都是精打细算。2010年以来,总结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期间存在用工较多、开支过大的问题,经“两委”会研究决定:一般的出工凡是村上能自己干的活,都由村干部完成。在植树造林、修建广场建舞台、建围墙、修花墙、焊栅栏、修桥修路等工作中,他和村干部都以身示范、自主完成。为村集体节约开支20万元。他们的一切努力在深深感染着村里的乡亲们,看到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村民们也都纷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在今年春天的造林会战中,村民每天义务出工,多则八九十人,少则四五十人,用近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王福成在感动父老乡亲的同时,也被理解他、支持他的乡亲们感动着。

如今的厢黄后三满族村,最美的乡音响彻街巷,和谐的村庄沐浴着霞光,在这里你听到村里人温暖的话语;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农家饭菜,体会到淳朴浓厚的风土人情;在这里,你可以置身于文化广场,与载歌载舞的人们一起律动;在这里,你可以走在乡间小路,感受着宁静与悠闲;在这里,你可以走进产业园区,看到樱桃满枝、嗅到瓜果飘香;在这里,你可以融入到满风满韵一路欢畅......

十多年来,王福成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全部用在了后三村的发展建设之中,村子美了、村民富了,王福成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但对于家庭,王福成坦言自己是不负责任的。面对一两个月才能见上一面的妻子和女儿,他心里会时常的感到酸涩,十几年家里的生意一直是妻子打理,女儿的学习更是照顾不上,用正在中央民族大学二胡专业读研究生的女儿王俏的话说:“虽然在我成长的黄金时段,我缺少了爸爸的陪伴,但是我为他骄傲,他一心为家乡发展的干劲,是我求学的强大动力。”

最美的乡音响彻在小村的街巷,和谐的村庄沐浴着霞光,在这里你可以步入村中,听到村里人温暖的话语;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农家饭菜,体会到淳朴浓厚的风土人情;在这里,你可以置身于文化广场,与载歌载舞的人们一起律动;在这里,你可以走在乡间小路,感受着宁静与悠闲;在这里,你可以走进产业园区,看到樱桃满枝、嗅到瓜果飘香;在这里,你可以融入到满风满韵一路欢畅……

王福成,一个坚守初心,坚毅果敢、心存梦想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正在与父老乡亲一道稳步走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振兴路上。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