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种植结核(植骨术成功与否,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都不可掉以轻心)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9|点击次数:

临床上,植骨术是将骨组织移植到患者体内骨骼缺损处或骨关节需要加强固定部位融合的一种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采用皮质骨或松质骨移植。移植骨可取自患者本人或其他健康人,也可取自异种的动物骨骼。

骨移植的种类有传统骨移植、带肌蒂骨(瓣)移植及带血管的骨移植。移植骨的来源有四种,为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

近年来,对人工骨(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等)及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迅速,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今天先介绍植骨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要点。


植骨的术前准备

1.仔细检查患者,确定无感染病灶。

2.自体取骨时应于取骨部位做好皮肤准备。术前3日开始,每日用肥皂水清洗取骨部位及其周围皮肤,清洗后以75%酒精涂布1次,然后用无菌巾严密包扎。术前1日清洗后剃毛,并重复上述步骤。手术当日晨起再以75%酒精消毒1次,更换无菌巾,包扎后送进手术室。这种方法与术前仅做1日皮肤消毒的备皮方法相比较,更为安全可靠。

3.于髂骨或胫骨取骨时,因出血较多,应备好骨蜡,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4.为预防感染,术前麻醉开始后予以适当的抗生素,对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前两周加用抗结核治疗。若为大块的同种骨或骨库骨移植,术前3~4日可予以抗过敏药物。

5.很多需要植骨的患者都已经过多次手术或长期外固定,以致伤肢肌肉萎缩,骨质脱钙疏松,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限制,血液循环不好,抗感染力低,组织生长能力也差。

植骨术后必不可少的一段时间的外固定,将会造成肌萎缩与关节僵硬加重。因此,术前应进行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与理疗,对无移位的下肢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的患者,可在支架或外固定的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

6.术前摄X线片,了解病骨情况,根据病情设计手术(包括植骨部位、植骨片的大小和植骨方式)。如拟作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前应对移植骨的全长摄正、侧位X线片,以便选择植骨的部位和长度。

7.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前,应当用超声血流仪探测供区和受区肢体的主要动脉是否存在及血流情况,以便设计手术。

一般受区动脉多选用肢体主要动脉的分支作吻合,如股动脉的股深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等。如受区有2条主要动脉,如尺、桡动脉,胫前、后动脉,亦可选用其中一条主要动脉作吻合,其先决条件必须是另一条主要动脉经超声血流仪或临床检查证实血供良好。

受区的静脉一般多选用浅静脉作吻合,如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因此,术前应检查受区的浅静脉有无损伤或炎症,近期用作穿刺、输液的浅静脉不能用作接受静脉。


植骨术后的处理

植骨术后必须加用范围足够、固定确实的外固定,待移植骨的爬行替代作用全部完成、骨质愈合后方可拆除,因而应根据接受植骨的部位、内固定的强度以及采用的植骨方法选用石膏托、管型石膏或硬质支具外固定,以促进植骨的愈合。

尽管植骨融合判定的“金标准”是手术中探查,但临床上对植骨过程完成的判定通常以X线片检查为依据,因而术后必须定期复查X线片。


组织工程修复

利用自身骨髓,经过体外培养及定向成骨诱导分化后,再种植到高孔隙率的可吸收支架材料上,形成生物活性“人造骨组织”,然后再移植到体内修复大节段的骨缺损。经组织学切片、微循环造影等多项检测证明:置入的“人造骨组织”与正常骨组织无异,形成了正常的哈佛系统,其微血管丰富,骨髓腔完全再通。


植骨床的处理

仔细准备植骨床是保证植骨融合成功的关键,否则可能导致植骨融合的失败、假关节形成导致内固定的断裂及畸形的再发和加重。

在术中除充分显露植骨床外,如骨干的骨折不连,需切除骨折断端及周围的瘢痕组织,咬除骨断端的硬化骨,用骨钻将髓腔钻通,植骨融合时,最好掀开植骨骨床或除去表层骨皮质,避免软组织混杂在植骨中,对于骨缺损的修复,应注意植骨条、块应排列紧密,避免空腔形成。

而在脊柱植骨融合时则应注意

① 不能仅行椎板外、椎板间植骨,应同时行关节突间及横突间植骨;

② 需有足够的植骨量;

③ 彻底清除植骨部位的软组织;

④ 椎体间植骨时应彻底刮除软骨板;

⑤ 仔细准备植骨床。

术中切除椎板背侧和棘突上所有的软组织,并以骨凿将椎板凿成鳞状的小骨瓣,以增加植骨床的面积,尽可能清除小关节的软骨面,使术后小关节可发生自发性融合。同时,应避免融合骨的生长过程受到异常的应力干扰,方能提高植骨的融合率(图3-5-13、图3-5-14)。

植骨术成功与否,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都不可掉以轻心

图3-5-13 脊柱植骨床的显露

植骨术成功与否,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都不可掉以轻心

图3-5-14 脊柱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的去除


来源:《骨科手术学》

主编:邱贵兴 戴尅戎

声明:本文为骨科在线编辑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