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水培种植基地(智能农场添新气|姚村镇下里街村现代化农业无土栽培科技研学科普基地见闻)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1|点击次数:

新春走基层

智能农场添新气|姚村镇下里街村现代化农业无土栽培科技研学科普基地见闻

  工作人员在向游客介绍无土栽培生菜

  智能农场添新气

  ——姚村镇下里街村现代化农业无土栽培科技研学科普基地见闻

  记者 郭荣 文/图

  火龙果、芭蕉、五彩椒、空中草莓、奶油生菜、巧克力番茄、拇指西瓜……1月4日,记者在姚村镇下里街村现代化农业无土栽培科技研学科普基地参观时,大开眼界。

  “哇,花儿坐上了摩天轮,草莓坐上了跷跷板!”7岁的侯妍伊小朋友在现场参观时忍不住感叹。只见,五颜六色的长寿花悬挂在架子上缓缓上升,犹如摩天轮一样,草莓被悬挂在半空中,不时调整着高度。

  基地的技术员吕军芳介绍:“这属于重力循环栽培系统。这种模式一来节省空间,二来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调整高度,让植物充分接受阳光照射。”记者这才发现,这栋大棚是一座大型玻璃屋,房顶及四周全部由透明玻璃制成,阳光满屋,既温暖又明亮。

  基地划分为5个功能区:瓜果区、叶菜区、花卉区、中药区、科教研学讲堂展示区。不同的区域均采用了立体栽培模式,有罗马柱造型、抱柱造型、吊袋造型等40余种造型,大部分是水培模式,所以在基地行走脚下不会沾染一点泥土。两百多种蔬果、中药材、花卉通过基质培、水培、气雾培等科技栽培模式展示,让人犹如走进了童话世界,一步一景,一目十株,随手就可以品尝到香甜的菜叶、可口的瓜果。

  “目前,我们已经和多所学校签订研学合约。今年,这栋大棚保守收入在50万元以上。”下里街村党支部书记曹新奇告诉记者,“让孩子们接触现代农业、了解新型栽培,很有必要。”

智能农场添新气|姚村镇下里街村现代化农业无土栽培科技研学科普基地见闻

  提到下里街村,很多安阳人都有耳闻。这里是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记者先后多次来此采访,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华丽转身。

  以前,下里街村是个不起眼的“灰姑娘”,村里一没有企业,二没有工头,是姚村镇经济条件最弱的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终于找到了乡村振兴的路子,那就是借我们村地处洹河源头的地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在下里街村采访时,曹新奇底气十足地对记者说。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下里街村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回来后集思广益,决定在村南低洼地发展莲藕、泥鳅等项目。2020年,下里街村进一步明晰了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思路,成立了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水产种植养殖,种植蔬菜、水果、水稻,同时开发了以传统农耕为主题的研学旅游。一条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在脚下延伸。

  2022年,为打造“五星”支部,下里街村聚焦“产业兴旺星”,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持续发力。该村坚持支部领办,成立下里街村丰润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把农户的小块地入股到合作社,利用水资源优势发展田园综合体,建立4个基地,发展合作经济、边角经济、营地经济、小吃经济等。争取上级资金,建设智能大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当天,姚村镇党委书记王鹏云在大棚里指导工作。他说:“下里街村现代化农业无土栽培科技研学科普基地的建成不仅丰富了该村的产业业态,壮大了集体经济,还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近年,姚村镇多措并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发展特色种养殖,引进建筑、商贸企业,有力推进了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下一步,姚村镇将进一步发挥自身资源禀赋,紧紧围绕产业振兴,因村制宜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不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活力。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