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浙江台州西瓜种植户-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丨牟官顺:追着太阳种西瓜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7|点击次数:

2018-12-10 07:5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方臻子 陈久忍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丨牟官顺:追着太阳种西瓜

【人物名片】

牟官顺,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罕溪头村村民,凭着一手娴熟的西瓜种植技术,闯遍五湖四海。2015年,他在缅甸密支那开始租地种西瓜,是密支那的台州瓜农“第一人”。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丨牟官顺:追着太阳种西瓜

牟官顺在缅甸密支那的西瓜大棚里。

缅甸首都内比都时间早上6时不到,牟官顺简单洗漱后,就迎着渐渐灼热的阳光走出工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工棚外,是牟官顺承包的几百亩西瓜地。连片的白色大棚里,他雇用的100多名缅甸工人陆续上岗。今年,已经是他在密支那种植反季节西瓜的第4个年头。

“70后”牟官顺,是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罕溪头村村民。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牟官顺凭借一手娴熟的种植技术,闯遍五湖四海。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在缅甸热带丛林中,成就了自己,也给当地百姓带去了工作机会、种植技术

台州农民

走出去

虽然已经进入11月,但密支那的气温仍有20℃,日暖风轻,最适宜西瓜生长。

走进牟官顺的种植大棚,一个个麒麟瓜隐藏在瓜叶之下。牟官顺蹲下身子,张开手掌比了一下,西瓜好像又比前一天“胖”了一些,轻轻拍几下,声音低沉厚实。再过几天,今年第一茬西瓜就能采摘了。

每年8月到第二年3月,牟官顺都会跟台州农艺师一起,住在西瓜大棚边的“家”里。这个“家”,就是用几根毛竹竿撑起骨架,房顶盖上油毡布和稻草,再用几块塑料薄膜当墙的简易工棚,几乎可以说是风餐露宿。毛竹架子上一个蓝色塑料大水罐,里面就是大家的生活用水。电,是用从国内带来的柴油发电机发的。时髦点的元素,就是这里并不太稳定的网络信号。

“条件艰苦,一般人不能适应。”牟官顺说,不少人跟他到缅甸种了一年西瓜,第二年就不来了,“我都不敢给家人看我住的地方,他们看了肯定也不让我来。”

看着地里翠绿滚圆的西瓜,牟官顺想起4年前他第一次来缅甸时的情景……

那是2015年5月的一天,牟官顺受腾冲市金鑫经贸有限公司的邀请,和几个朋友一起到缅甸密支那考察。当时看到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简易房屋、参天大树,农人挑着一担一担的芭蕉卖。这样的场景,让这个1973年出生的台州农民感到了一丝亲切,“小时候的台州农村,不就是这样的嘛。”

当时他的彩灯出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去密支那考察就是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当牟官顺看到密支那的大片耕地时,他的眼睛亮了:“可以种我们台州人最在行的西瓜啊!”他当即决定参与中缅农业合作项目,在缅甸进行“替代种植”。

扎根缅甸

种西瓜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台州瓜农就在全国各地承包土地种植西瓜。“1988年,我父亲跟人合伙在上海种西瓜。那一年,他分到了1.3万元,成了村里一件不得了的大事。”牟官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牟法松是村里第一批“走出去”种西瓜的人。

“第二年,村里出去种西瓜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当时没有大棚,种西瓜完全靠天气,收成没保障。”牟官顺说,台州的西瓜种植技术,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从最早的小拱棚到中棚、再到大棚,经过二三十年的实践,台州瓜农逐渐摸索出一套标准化的西瓜高产种植技术,也蹚出了一条异地发展之路。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丨牟官顺:追着太阳种西瓜

2003年10月,吴明珠院士(右)在台州温岭向瓜农袁才明了解西瓜种植情况。

靠着西瓜种植的“独门技术”,台州农民追着太阳种植反季节西瓜,每年利润可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连作种植会影响产量和品质,缅甸有大片农田,可以种一年换一地。而且,这些地没什么病菌,种植西瓜不需要洒农药,绿色品质也使得价格可以高一些。”牟官顺告诉记者,“同时,缅甸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一般大棚瓜的种植成本每亩只要5000元,不搭大棚的‘露地瓜’更是只要3000元,与国内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说干就干。牟官顺租下400亩土地,成了台州在缅甸密支那“追着太阳种西瓜”的第一人。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丨牟官顺:追着太阳种西瓜

2010年7月,全省西瓜专家品鉴台州温岭的玉麟西瓜。

勤劳精神

代代传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人凭着“四千精神”闯出了一片天地。如今,这份勤劳为本、敢闯敢干的底色,已经写入一代代浙江人的基因里。

“辛苦没事,只要能赚到钱就可以了。”牟官顺告诉记者,“种西瓜靠天吃饭,天气、市场决定收成,谁也不能保证收入。2016年天气条件好,大概赚了200万元;2017年,我扩大经营,租了700多亩土地,结果天气不好,西瓜的坐果率很低,忙了半年只能保本。”

原先,牟官顺一年只种一季,今年他尝试种两季,但这也意味着他留在缅甸的时间更长了。“今年我8月底就到了,那时还是雨季,我先用一个月时间开发、平整土地,等到9月中下旬,缅甸进入旱季,就可以下种子了。”牟官顺说道。

“11月,第一批西瓜开始采摘。接着,埋下种子,到明年3月又可以收获一批。”对于今年的收成,牟官顺很有信心,“今年可以说是我种得最好的一年了。国内西瓜市场价格开始上涨,预计收购价格能达到4000元一吨。”

西瓜地里,从台州来的农艺师和几个当地小伙子正蹲在一个即将成熟的西瓜旁。通过翻译,农艺师向小伙子们传授台州人的种瓜诀窍。牟官顺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缅甸农民也能种出甘甜可口的西瓜,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种西瓜,就得靠着一双勤劳的手,正正规规,本本分分。”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