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品字形种植-“品字型”种植让玉米增产增效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8|点击次数:

“比赛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9月21日,我省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晋中赛区在太谷开赛。活动现场,1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字排开。参赛机手娴熟地驾驶着机器,有序驶入玉米地。机器轰鸣声中,摘棒、剥皮、秸秆粉碎收集一气呵成。

最终,太谷区侯成乡侯成村的张玉明以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参赛机手的平均损失率为1.28%,远远低于3.5%的玉米机收损失作业标准。张玉明高兴地说:“玉米‘品字型’种植模式让我们受了益,收获的时候一点也不能损失。”

近年来,晋中市以玉米“品字型”通透式技术集成种植模式为抓手,紧紧扭住“增产增效”目标,聚焦“集成和创新”两大手段,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效合一。

晋中市玉米播种面积31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87.5%。2021年,率先引进推广玉米通透式高产栽培技术和“品字型”种植模式,重点利用农业生产边际效应,开展玉米“品字型”通透式技术集成种植模式试验示范。2021年,首先在太谷和榆社试点种植2200亩;2022年,扩展到太谷、榆社、祁县、昔阳等四县区,示范面积10800亩;今年进一步在昔阳、榆社、太谷、和顺、祁县、榆次、寿阳示范累计推广3万余亩。经过三年的试验推广和种植对比分析,“品字型”通透式技术集成种植模式实现了“垄垄是边行、棵棵是地头”,亩增产20%以上,明显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种植技术一垄双行、一穴4株,间距宽窄交错,布局横竖成行,汇集了大垄双行、宽窄行、一穴多株、比空种植等玉米种植新模式的所有优点,垄与垄之间每穴都是“品”字型交叉种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玉米田群体间风、光、水、气、雾、热等的能量交换,有效解决传统种植方式中因植株过多不合理密植造成的秃尖、早衰和空秆率高、不结棒等多种突出问题。据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武建林介绍,因通风透光度好,增强了玉米植株的抗性,果穗里外大小均匀一致、籽粒饱满、品质优良,增产幅度明显。每年玉米籽粒收获完成后,搂草机就捡拾茎秆,进行液压打包,或者使用打捆机进行打捆。秸秆转换为饲草用于养殖业或其他行业。

在培训中他们注重技术融合创新,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组织市县两级专家和技术服务人员,开展玉米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各类技术服务50余场次,大力推进良种良法相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积极探索在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地力水平、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进一步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太谷区将“品字型”通透式技术集成种植模式与玉米割苗增产技术融合,在玉米出苗5-7片叶时,割苗保留12片子叶,使玉米根系粗壮、毛细根系翻倍,抗旱、抗倒伏效果明显。今年预计产量将达到2500斤以上。寿阳县将“品字型”通透式技术集成种植模式与分层施肥技术相融合,采取侧深施+口肥+追肥的方式,实现了施肥总量不增但产量增加的效果。昔阳县贤赢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引进2BQJF-4型永弘牌播种机10台,通过试验示范,玉米单产增加195公斤,增产幅度为历年之最。

玉米“品字型”通透式技术集成种植模式,实现了农民群众口中“地里卧头牛,还不嫌玉米稠”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植株群体间风、光、水、气、热的能量交换,地头边际效应突出,增强了玉米植株的抗旱、抗涝、防倒伏性能。特别是同等面积内合理密植,比常规种植增加0.8-2万株/公顷,每公顷保苗达到6.5-8万株。经对多个示范点测产对比分析,亩成穗比传统种植方式多出1000-1500穗,每亩增产200-300斤;按玉米市场价格1元1斤计算,亩增收300元左右,实现了既增产又增收。

同时,该技术集成种植模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强了蓄水保肥能力,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既减少了资源消耗,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玉米生产向绿色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王秀娟

(责编:褚嘉琳、温文)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