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贵阳附近种植基地-贵州对话墨西哥城:两种“刺梨”,共品丰收甜蜜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8|点击次数: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墨西哥城10月10日电一个生长在贵州山村,一个产自墨西哥干旱高原地带,它们都是浑身长刺的水果,同时也是助力当地人治理生态、发展致富的“黄金果”。

贵州刺梨:别看不起眼,浑身都是宝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的茶香村,绵延十里的刺梨沟一望无垠,半人高的灌木丛中点缀着无数金黄的刺梨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头顶烈日,忙着将刺梨采摘装筐;大型卡车在一旁等候,将刺梨鲜果运至临近加工厂。

龙里县坐落在黔中腹地,位于苗岭山脉中段,因气候温润,日照充沛,十分适宜刺梨生长,素有“中国刺梨之乡”的美誉。

贵州对话墨西哥城:两种“刺梨”,共品丰收甜蜜

9月1日,村民在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采摘刺梨。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当地人燕启富2008年返乡创业,建起刺梨家庭农场和作坊,探索生产刺梨果脯、刺梨茶、刺梨酒等刺梨副产品。他告诉记者,别看小小的刺梨不起眼,“它浑身都是宝,食药两用,富含多种营养素,维生素含量极高”。

他在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老百姓抱团发展。他的刺梨种植基地目前面积540亩,“年产量超过450吨,总产值达800万元,每年带动附近村民就业人数超过300人”,燕启富自豪地说。

如今,刺梨产业已成为龙里县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县刺梨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近6000亩扩展到如今的10.5万亩,年产刺梨鲜果1.6万吨,综合产值超4亿元,带动8000余户农户增收。随着各类刺梨加工产业蓬勃发展,一些刺梨副产品还走出国门,打入国外市场。

贵州对话墨西哥城:两种“刺梨”,共品丰收甜蜜

9月1日,在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刺梨展销中心,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与刺梨基地工作人员直播推介刺梨产品。新华社发(肖伟 摄)

作为西南山区的特色经济作物,刺梨不仅酸甜美味,具有很高的经济效应,还兼具生态效应。“它能防止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治理石漠化的‘小能手’,”燕启富说。

“山上不长树,石头露出来”,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现象曾经是困扰贵州的环境保护难题。而刺梨根系发达,耐寒节水,又能涵养水土。

从六盘水市、黔南州到安顺市、毕节市,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之下,老百姓在贵州石漠化地区栽植刺梨苗,逐渐提升石漠化山区的植被覆盖率,以特色经济作物致富同时,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

墨西哥仙人掌果:创造奔赴美好生活的机遇

刺梨为贵州村民们带来收获喜悦之时,远在拉美的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山谷地区,另一种浑身长刺的特色经济作物,也正为身处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当地农民创造着奔赴美好生活的机遇。

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乡,有一种仙人掌的果实汁水丰富、酸甜爽口,可作水果食用,在英文里也被称为“刺梨”(Prickly Pear)。特奥蒂瓦坎山谷是墨西哥“刺梨”仙人掌果的主要产地,当地6个市县的仙人掌果种植面积约1.7万公顷,为5000多名农户创造经济收入。

贵州对话墨西哥城:两种“刺梨”,共品丰收甜蜜

这是8月3日在墨西哥墨西哥州特奥蒂瓦坎拍摄的仙人掌果。新华社发(弗朗西斯科·卡涅多摄)

当地农民阿尔瓦罗·鲁道夫·迪亚斯·安德拉德说:“我的祖父起初种玉米和豆类,后来改种仙人掌。如今,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仙人掌和仙人掌果。如果没有它们,这个地方难以开展农业活动。”

当地农业专家菲德尔·梅希亚·拉腊告诉记者,仙人掌果对水需求量很低,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结果,非常适宜在干旱环境中种植。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气候状况不佳,种植玉米几乎没有利润可言,而每公顷仙人掌果利润在2万至3万比索(约合人民币8000元至1.2万元)之间。

自古以来,仙人掌便是墨西哥文化的一部分。数百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阿兹特克人用树皮纸将传统仪式中的仙人掌绘制记录下来。当今,墨西哥国旗和国徽等重要国家标识上都能见到仙人掌图案。

贵州对话墨西哥城:两种“刺梨”,共品丰收甜蜜

8月3日,在墨西哥墨西哥州,农户阿尔瓦罗(左)和集约化种植专家菲德尔·梅希亚·拉腊(右)察看仙人掌果长势。新华社发(弗朗西斯科·卡涅多摄)

在阿尔瓦罗看来,仙人掌象征着墨西哥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源泉”。他说:“种植仙人掌为我创造机会,让我建立起与大地的联系,也为环境做出贡献,保护自然资源。”

听闻中国也有一种带刺的“神奇”果实,阿尔瓦罗表示自己很想去中国实地尝尝刺梨,同时与中国的刺梨种植者们交流学习,共同探索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之道。

“我们坚信墨西哥需要更丰富的中国经验,中国也可以引入更多墨西哥元素。这些生长在荆棘之地和沙漠中的水果可以让我们团结起来,让更多生产者都能从中获益。”他说。(记者:周宣妮、吴昊;剪辑:王沛;编辑:张代蕾、刘健、王丰丰、杜逾舸、沈浩洋)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