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茄子灰霉病早预防早治疗,准确识别,合理用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5|点击次数:
茄子灰霉病早预防早治疗,准确识别,合理用药-库百科养殖网 茄子灰霉病早预防早治疗,准确识别,合理用药57

茄子灰霉病防治技术总结

一、茄子灰霉病识别

此病可为害叶、茎和果实。叶子发病时,在叶缘处及叶子中部形成水浸状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现圆形、椭圆形,茶褐色,后期发展成带有浅褐色轮纹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枯死。果实被害多产生在成株期,重要为害门茄和对茄。

在幼果顶部和果蒂附近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发展后呈现暗褐色,凹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状,后期病部生很厚的灰色霉层,失去食用价值。产生重时,茎秆、叶柄染病也可发病。茎秆发病常常与整枝打杈形成的伤口有关,产生褐色病斑并向周围扩展,湿度大时长出灰霉。扩展后可使其上部及附近的枝杈死亡,严重时可致植株于死地。幼苗茎叶部受害则体现立枯症状。

其叶、茎、花、果实体现症状为:

1、 叶

茄子灰霉病大多数数在叶面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斑,初期、中期为浅黄色或褐色水浸状,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处会长出灰色霉状物。

2、 茎

茎秆染病也可产生褐色水浸状病斑,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小斑,扩展后呈现长椭圆形,淡褐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表面会着生灰白色霉层,有时病原菌会直接感染茎基部,严重时病斑常常环绕茎部1周,使茎部腐烂、变细、坏死,最后导致整个植株萎蔫、坏死。

3、花

病原菌对花器的感染多产生在柱头、花瓣边缘,侵入后形成黄色或褐色病斑,后期向花托蔓延,严重时整个花朵萎蔫、腐烂,长出霉层。

4、 果实

分4种类型

1、在幼果果蒂周围局部产生灰色霉层,进一步发展到果肩和其他位置。

3、直接感染萼片,引起果蒂部腐烂。

4、果面产生黑色颗粒状菌核,以后逐步失水、变色、腐烂。

病原为BotrytiscinereaPers.,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Sclerotiniafuckeliana(deBary)Fuckel,称富g尔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该菌的菌丝无色,有隔。分生孢子梗丛生,多隔、淡榄褐色、浅棕色,顶端稍膨大,有时棒状,有1-2次分枝,其上密生小枝,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梗长短不一,一般与着生的位置及成长的时间有关。分生孢子圆形、近圆形或长卵形,单细胞,近无色,大小7.46-13.67μm×6.22-11.19μm。在遇到恶劣的条件时可在病部长出黑色的菌核。菌核片状,大小不等,一般3.O-4.5mm×1.8-3.0mm。

二、茄子灰霉病发病规律

该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重要产生在保护地内,因此一般无越冬的现象。而以菌核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夏,成为当年秋冬茬蔬菜的初感染来源。病菌重要依依靠分生孢子飞散进行传播蔓延,也可借助于菌核的携带作远距离的传播。病菌的感染须经一个腐生的阶段,因此伤口及衰弱、坏死的组织常常是灰霉病菌的立足点。如在感染果实时,病菌先感染败落的花瓣,经过花瓣,再侵入果实。病菌菌丝的发育起点为2摄氏度,最高35摄氏度,适温20-23摄氏度,分生孢子及菌核形成适温15-20摄氏度,7-8摄氏度也可产生分生孢子。

湿度对病菌的孢子产生、感染及在体内的扩展影响较大。在100%的相对湿度下3d能够产生大量的分子孢子,而在湿度80%时需要15d。孢子的萌发也要求一定的相对湿度,在84%以下,孢子不能萌发,而在92%-95%时。萌发得最好。因此,棚内低温、高湿、弱光、通风不良发病重。

茄子灰霉病防治技术总结

三、茄子灰霉病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可与灰霉病产生较轻的蔬菜轮作。一般十字花科蔬菜产生较轻,能够与其轮作,以减少病原。此外,韭菜、葱、大蒜等百合科的蔬菜灰霉病菌与茄子的灰霉病菌不是一个种,不能互相感染,也能够与这类蔬菜轮作。

2、土壤及棚舍的消毒。病菌是以菌核在土中越夏,因此可利用夏天换茬的时候,以高温处理土壤杀死菌核。具体做法是在6、7月份于雨季到来以前,将前茬的植株清除干净,每亩施入扎碎的稻草500kg、石灰氮60kg,深翻60cm,然后做成高30cm的大垄,垄沟里灌上水使其处于饱和状态,铺上地膜后,将棚膜盖严处理10-15d。

3、生态防治。保护地增加通风降湿,可抑制灰霉病的产生。具体的做法是:上午日出后扣棚提温,使棚温快速升高,当达到33摄氏度时,再逐渐开始放顶风,使棚温降至25摄氏度左右,中午及下午要继续放风。如果日落时棚温仍保持在23摄氏度以上,日落后再放风1-3h,当棚温下降至20摄氏度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棚温保持在17-15摄氏度!如果夜间气温在13摄氏度以上,可整夜不关棚。阴天要打开通风口换气,如棚内温度低,打开后立即关上也比不打开棚防病成效好。

4、科学的灌溉。发病后要恰当控制浇水,浇水的时间最好选在晴天的早晨,最好能采用膜下灌溉及管灌,防止大水漫灌。浇水后要闭棚提温,使棚温升至35摄氏度以上,闷1-2h后放风排湿。如能在浇水的前一天应用一次百菌清烟剂,会对防病更加有利。

5、及时地清除病残。在田间出现发病叶片、病果及病蔓时要及时地予以清除。清除时最好先用食品袋将其套住,以免病菌孢子飞扬。如果使茎部发病,清除时要带有足够的健康组织,并及时喷洒有用的杀菌剂,以防复发。

6、药剂防治。保护地可用喷粉法进行预防。每亩施用5%百菌清粉尘或6.5%万霉灵粉尘或5%灭g粉尘1kg。也可用10%速g灵烟剂,每亩用量250g。如果已发病,除继续应用粉尘外,可在发病初期喷施50%利得(又称异菌?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速g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武夷菌素(Bo-10)水剂1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在病菌对速g灵、多菌灵、扑海因、农利灵有抗药性的地区,可应用65%万霉灵(甲霉灵)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施佳乐(施灰乐)悬浮剂1000倍液。如果仅果实发病,能够应用保果宁2号蘸花提高防病成效。保果宁2号中含有成长素及杀菌剂,一次应用可起到双重的成效。但是要堤防不要重复应用,也不要喷洒在叶子上,以免引起畸形。此外,在用成长刺激素蘸花时加入千分之一的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或50%速g灵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也有一定的保花作用。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